相比其他畜产品,奶价相对稳定,与多年来牛奶产量徘徊密切相关。2014年之后,我国牛奶产量一直在3000-3200万吨的区间内徘徊,期间的牛奶增产只是2016年大减产之后的恢复阶段。虽然2019年产量同比明显增长,但与2015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直至2020-2021年,牛奶产量摆脱了徘徊局面,连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奶类产量3683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牛奶产量3560万吨,比2020年增加140万吨,增长4.1%。其中,四个季度产量分别为709万吨、831万吨、974万吨和1046万吨,可以看出产量逐季提高。
尽管如此,过去5年牛奶产量的平均增速不过3.0%,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不过1.4%,与其他动物蛋白产品产量增速相比,并不突出。考虑到中国奶类产品供需缺口之大,国内生产的增速较为缓慢。乳制品生产的增长情况类似,2020年产量为2790万吨,同比增长1.2%,预计2021年乳制品产量为2860万吨,同比增长2.5%,但也未达到2016年近3000万吨的历史高位。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在奶牛养殖高收益的推动下,奶源基地建设加速。2020年,公布进入操作流程的建设项目将实现165万头奶牛的产能,加上2020-2021年进口的52万头种牛转化为实际有效产能,预计2020年、2021年的规模场奶牛存栏分别为520万头、580万头;2022年和2023年预计进一步上升至640万头、710万头;而在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达到743万头。
随着上游养殖端产能陆续释放,2022年中国平均原奶产量预计将从上年的7.7万吨/天,增长至8.6万吨/天,再加上进口乳制品预期继续增长,2022年的总供应量同比增幅大概率将超过10%,这就需要下游端的牛奶消费增速达到8%甚至10%,牛奶市场供需平衡的局面才能维系下去。
从需求层面来看,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40公斤/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发展潜力巨大。正是基于这个基本因素,业内普遍看好中国奶业是朝阳产业,总体上升趋势不变,会有20-30年的黄金期。
目前,对乳制品消费影响最直接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具体而言,是指新生儿数量逐渐萎缩和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2021年全国人口净增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均创历史新低。由于国内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疫情的扰动,2022年新生儿数量还将继续下降,并可能出现60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城镇、农村的奶类产品人均消费量自2016年以来已陷入停滞,分别在16.5公斤/年和7公斤/年的水平上徘徊;但2020年出现明显增长,估计2021年将延续这一势头,人均消费量有望分别接近18公斤/年和8公斤/年。虽然这一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家庭直接消费奶类产品,尚不包括外出就餐消费和加工品消费,但从中也可以看出,除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外,消费水平本身还大有潜力可挖。
当然,消费意愿是一方面,消费能力则是另外一方面。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而在消费方面,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餐饮收入总额为46895亿元,增长18.6%。如果2022年居民收入和支出仍然保持这样的增速,足够支撑奶业消费迈上新台阶。
但2022年的就业和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从而抑制居民进行消费。一方面,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重症率和致死率明显下降,已经放松甚至取消了疫情管控,海外生产预期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恢复,中国出口订单面临回流压力,出口产业链的就业将遭受冲击。同时海外疫情的蔓延会使得2022年防输入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更不利于国内生产秩序和就业的稳定。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速有不断放慢的趋势,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增速更慢,贫富差距的扩大将抑制消费。从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来看,以四个季度移动平均计算,2021年第三季度为68%,比2019年第四季度仍低2.1个百分点。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三季度城镇储户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为24.1%,比2019年四季度下降3.9个百分点。这说明疫情后的消费大概率只会延续温和修复的趋势,指望奶类产品保持8-10%的消费增速,难度还是很大的。
由此,可得出结论,由于近两年产能扩张较快,进口高速增长,消费增长又存在较大变数,奶业市场进入过剩状态的概率变大。猪价和鸡肉价格又已经全面进入下行通道,因此对奶价的后市不可过分乐观。养殖户应谨慎看待当前的价格上涨,做好成本控制,尤其是合理规避和对冲豆粕玉米原料价格上涨风险,不可盲目扩产。政府部门亦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扶持养殖户和乳制品企业对接,适度加强养殖户的议价能力,以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