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遗传基因检测,这头小母牛遗传基因特别优良,目前健康状况很好。”该实验室负责人肖卫明说,随着这批胚胎移植技术繁育的南方奶牛良种“胚胎牛”陆续诞生,今后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便有了“浙产芯片”,可有效打破高端奶牛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奶牛种业位于奶牛养殖产业链最上游,优秀核心种质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今年1月,浙江省出台《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在省市县联合推动下,由浙江一鸣食品旗下中星畜牧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胚胎生产、移植技术等研究,攻坚奶牛种业“卡脖子”问题。
实验室负责人肖卫明介绍,以往通常情况一头普通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头小牛,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让优秀母牛超数排卵,经优秀公牛冻精植入体内受精,一头母牛便可获取十几或者几十枚具有高产潜力的胚胎。这些胚胎“借腹怀胎”移植到其他母牛体内,可以生出很多具备高产潜力的“试管奶牛”。
今年1月,技术人员在泰顺县柳峰乡云岚牧场开展胚胎移植工程。从牧场40000多头奶牛中,选出遗传性能排名前10%的“供体”牛来生产胚胎,并将胚胎移植到遗传性能排名后25%的“受体”牛,以此阻断劣质基因遗传,快速激活牧场种群的高产潜力。首批移植14头高育种值胚胎牛将在最近这几天陆续降生。
10月9日,在现代化干净整洁的圈舍里,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牛,看到有“不速之客”过来,欢快地从围栏缝隙里探出脑袋上下打量。记者注意到,在小牛出生后,牧场在它的耳朵上挂了一个黄色标签。“这是小奶牛的专属‘身份证’,上面写有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跟踪监测,开展每日巡查。”云岚牧场相关负责人叶侠鸶介绍,牧场依托牛群管理、物联标识等数字化平台对小奶牛开展科学喂养。同时,通过体形、基因等测定技术,继续培育适合南方气候的优质核心奶牛种群。
“新生代奶牛预计单产可达14吨,比现在平均提高4吨左右,并且乳品质高于普通奶。”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张超西算了一本账:胚胎移植投入6000元左右,一头低产奶牛生下高产奶牛,比自然繁殖的奶牛增加收入约5.3万元。在“公司+农户”模式推广下,可帮助更多奶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