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02时00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动态 » 正文

奶业专栏


推荐图文
推荐奶业专栏
点击排行

源自大理 逐梦九天 来思尔乳业航天菌种三探太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2-12-02  来源:🔗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  💛1670

日前,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来自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思尔乳业”)的49株自主培育云南高原菌种也搭乘神舟十五号,一道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性的一刻。

这是来思尔乳业依托高原特色优势生物资源,第三次入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太空搭载名单。2021年6月17日,首批22株来思尔益生菌登陆中国空间站,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太空旅行。2022年6月5日,28株来思尔益生菌随神舟十四号再访太空;如今,来思尔乳业第三次将航天菌种送入太空,继续探索“太空育种”更多可能。

科技创新搭天梯 走进太空“实验场”

中国关于“航天育种”的研究,远远早于它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1987年,我国对于农作物种子的航天诱变育种实验就已经起步,但其中被选为研究对象的“活的种子”却寥寥无几。从22株到28株再到如今的49株,随着进入太空的菌种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来思尔乳业行稳致远,将“太空育种”事业逐渐深化。

来思尔乳业菌种(资料图)。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 供图

2021年,随着第一批菌种被选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太空搭载名单,让坐落在苍山洱海之间的来思尔乳业与神秘的太空结下不解之缘。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来思尔乳业成立“航天菌种生理与功能研究室”,组建“航天菌种项目研究小组”,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经过一年的选育与研究,来思尔自主培育的云南高原益生菌菌种表现出了优越的活性与稳定性,成功经受住了“太空考验”。

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都是下次探索的开始。本次神舟十五号“太空快递”的航天菌种已达49株,数量、种类均远超前两批次航天菌种。这些菌种将通过约六个月的育种周期,完成太空诱变育种与探索的“神圣使命”。

除了“太空育种”的研究,来思尔乳业早已将创新镌刻在企业发展的脉络中。每年不低于企业收入的百分之三的研发投入,让这个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老牌乳企在新时代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大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思尔乳业年产20万吨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化工厂中员工奋斗正酣,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好味道的产品;自主开发的直投式发酵剂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及全自动活菌直投式发酵剂生产线,将实现自主可控菌种酸奶发酵剂的产业化应用;以智能化工厂为核心的来思尔全产业链数字孪生平台,将充分融合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产业链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精益化,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可控。

种业振兴跨天障 大理产出“民族芯”

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而作为酸奶中必不可少的益生菌,这枚“芯片”的技术长期被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绝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为解决益生菌种“卡脖子”难题,来思尔乳业自创建之日起,就立志研发本土民族益生菌种,做中国人自己的益生菌酸奶。

来思尔乳业科研为先(资料图)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 供图

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的奶源生产地,来思尔乳业依托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云南“微生物宝库”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从当地选育出丰富的益生菌资源,并对其中更具有益生功能的菌种进行系统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最终从1132份云南特色样品的11168株优质菌株中,自主创新选育出能够稳定应用于生产的菌株,打破了进口菌株对我国酸奶行业的长期主导地位。

从筚路蓝缕到勇攀高峰,来思尔乳业留下了不凡的发展印记。截至目前,来思尔乳业已经率先打造出国内大型益生菌菌种资源库之一,也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全部采用自主可控菌株生产酸奶的企业。且随着菌种生产线的日臻完善,实现菌种工业化生产指日可待,来思尔乳业也将为国内发酵乳产业提供真正具有“民族芯”的自主可控菌种。

优异的“民族芯”菌种不仅让来思尔乳业的酸奶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也让来思尔乳业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等荣誉,代表着来思尔乳业在发展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闪闪发光的节点,也成为来思尔乳业仰望星空逐梦九天的底气。(完)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