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奶龙头,攻城不易,守城更难
11月11日,光明乳业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提到了近年来成为乳业新风口的低温奶品类,公司称,作为乳制品行业“新鲜”的建设者与倡导者,光明乳业低温乳制品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区别于常温奶,低温奶主要是指的是采用巴氏杀菌法、保质期在2-10天的低温鲜奶或低温酸奶。
低温奶“新鲜、短保”的特质虽然筛掉了一批实力不足的乳企布局低温奶市场,但也阻碍了光明乳业加快全国化的脚步。与此同时,在常温奶领域完成“原始积累”的乳业双强已争先开拓低温奶市场。
因此,光明乳业目前不仅需要稳住低温奶的领先优势,同时还要在巨头的“压制”下发展常温产品,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
低温奶竞争加剧
深耕低温奶市场长达二十年的光明乳业,一直在低温奶市场上保持着领先优势。根据欧睿数据,2020年光明乳业、三元股份(600429.SH)和新乳业(002946.SZ)在低温奶市场分别有12%、9%和6%的市场占有率。
低温奶这块“蛋糕”不只令光明乳业“垂涎”,其高增速和高毛利也促使众多乳企纷纷涌入该赛道。
以披露过低温奶毛利率数据的新乳业为例,2014-2018年,其低温产品的毛利率维持在40%上下,远高于同期常温产品25%左右的毛利率。
东北证券数据显示,低温奶行业增速从2015年的6.1%提升到2019年的11.6%。据欧睿国际预测, 2024年低温奶销售规模将达472亿元,占比将达17.3%。
国内头部乳企已在低温奶市场“跑马圈地”。伊利股份(600887.SH)在2019年底推出三款低温鲜奶,蒙牛乳业(02319.HK)则在2018年成立独立鲜奶事业部, 2021年10月,蒙牛乳业还牵手可口可乐进军高端低温奶。
区域龙头乳企新乳业更是将低温奶写入了五年战略规划,其发布的《2021-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了第三代鲜战略——“鲜立方战略”。新乳业董事长朱川表示,未来十年新乳业希望成为中国低温、新鲜、创新乳品企业的引领者。
随着更多乳企的加入,低温奶赛道正变得越来越拥挤,虽然光明乳业拥有先发优势,但也存在再次被超越的可能性。
需提及的是,光明乳业此前曾是常温酸奶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最早推出的常温酸奶品牌莫斯利安开创了行业先河,但在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乳企跟进推出安慕希和纯甄后,莫斯利安品牌销售收入在2015年首次出现下滑,2016年后再未公布过相关数据。
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利用自身全国化的销售网络和营销推广在常温奶包括常温酸奶领域取得了优势。记者注意到,在营销方面,仅2021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营销费用投入就是光明乳业的数倍之多。
对此,光明乳业对《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以莫斯利安为代表的常温奶销售收入虽然放缓,但依然保持着向好的发展趋势。同时,公司表示,进军低温奶市场的门槛相比其他牛奶品类较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冷链物流方面的投入至关重要。
而对于营销费用的差距,光明乳业认为,营销费用在同品类产品的竞争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消费升级下越来越趋于理性的消费者肯定也会做出更合理的选择,引导低温奶领域趋向公正良性竞争。
低温奶守卫战
为了最大限度保存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及口感,低温奶通常使用72-85度左右的低温杀菌。而受制于生产运输距离和冷链运输的成本等问题,目前主营低温奶的企业尚无法成为全国性企业,势力范围仅局限于特定区域。
就算是在低温奶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光明乳业,其主要的势力范围仍为华东地区,同时光明乳业也坚定全国化扩张的战略,公司表示将坚持“稳固上海,做强华东,优化全国,乐在新鲜”发展战略。未来,光明乳业的低温产品若要持续向全国区域扩张,则需拥有更发达的冷链物流以及更全国化的奶源布局。
光明乳业对记者介绍,公司拥有“国内首批获得五星级冷链”资质、连续五年为进博会提供餐饮食品保障服务以及行业内唯一通过欧洲BRCA++、IFS最高级别认证的冷链物流企业光明领鲜物流。
而根据浦银国际研报,由于光明乳业立足长三角的定位,自身的冷链物流体系也仅打通了长三角地区,未触及全国网络。若光明乳业要持续扩张自己的低温乳制品版图,在当地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体系尤为关键,但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资本开支及更长的投资回报周期。
在奶源建设方面,行业巨头早已开启“买买买”模式。据了解,蒙牛乳业、伊利股份联手瓜分了全国约40%的奶源。目前我国排名第一的优然牧场,背后的大股东为伊利集团,而排名第二的现代牧业,则为蒙牛乳业的全资子公司。
光明乳业也在2021年3月底发布的2021~2025年战略规划中提出,“将加快长三角等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的优质奶源基地和优势区域市场”,2021年底,光明乳业定增募集资金19.3亿元,大部分投向了奶源建设,目的是巩固自己在低温奶领域的优势。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营收213.85亿元,同比下降3.05%;净利润3.69亿元,同比下降16.98%。单看第三季度,光明乳业净利润为8802.57万元,同比下降52.18%。对此,光明乳业表示,未来将从保持改革定力、聚焦精准营销、夯实管理举措等方面提升盈利能力。
下一步,在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能否有效提高盈利能力,以持续“抽出”更多资金与头部乳企对抗,或成为光明乳业稳固自身在低温奶领域优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