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栏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法律法规
供求信息
回顶部
在线投稿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
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22时35分
首页
电子杂志
重要通告
行业动态
人物故事
市场分析
技术推广
奶业专栏
会议会展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动态
» 正文
奶业专栏
推荐图文
推荐奶业专栏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乳品累计进口147万吨 同比增长31.4%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20年总结报告
越南首家乳制品公司打入亚欧经济联盟市场
2020年1季度全国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9.8%
疫情影响下全球奶业相关产业走势及对我国奶业的影响
点击排行
乳制品企业2024年业绩汇总
2024年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情况
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有望诞生 阿拉福兹能否克服奶价波动影响?
河南三门峡市:加工延链助力奶牛养殖业突围
“河洛云牧”智慧奶业平台正式发布
上市失败!中国乳业“领路人”转行卖奶茶,国产奶粉的出路在哪里
🕓
2023-12-18 来源:
🔗
乳业头条
💛
1627
“完达山上市计划流产。”
今年6月,完达山
乳业
公司发布《上市辅导终止公告》,这意味着完达山的上市计划就此搁浅。
作为中国乳品行业最老的品牌之一,完达山从创立之初,就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不但有最高品质的
奶牛
,还有东北高寒黑土地作为养殖场,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的孩子”。
早在90年代,完达山商标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2004年,完达山创下13.5亿元的营收,位列全国
乳制品
公司的第四位。
然而随着众多企业涌入
乳制品
市场,完达山后来的发展却一言难尽。
不仅问题逐一暴露,而且企业本身也从
乳制品
第一梯队掉到第三梯队,被后起的飞鹤轻松超越。
更令人可惜的是,伊利、蒙牛等多家曾经与完达山齐头并进的企业均已上市,只剩65岁的完达山,进行过四次上市尝试,都未得偿所愿。
国内老牌厂商完达山
乳业
为何会慢慢走向下坡路?它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中国
乳制品
企业中,完达山属于出生早、条件好的那一挂。
1963年,正在开垦北大荒的王震将军下令,从北京、上海调来750头世界上最优良的
奶牛
——荷斯坦
奶牛
,并建立起首个奶源基地,第一任厂长为畜牧专家张源培,完达山品牌也随之形成。
8年后,完达山的首批
奶粉
问世,它意味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
乳制品
。
后来,完达山又研制出大颗粒速溶
奶粉
,使中国
乳业
跨入速溶时代。
此外,完达山乳产品的质量也同样瞩目。
完达山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着3个100%:100%自产自控奶源,100%现代标准化
牧场
,100%使用新
鲜奶
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如此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使完达山在上世纪80年代,连续4次达到我国最高食品质量,并获得国家银质奖章。
随后,完达山又获得了黑龙江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而申请驰名商标必须商品质量良好。
2001年,完达山推出的无抗生素
奶粉
开始出口海外,几年后,这款
奶粉
的出口量位列全国第一。
2003年,“大头娃娃事件”事件被爆,大量婴儿因服用劣质
奶粉
,脑袋肿大、营养不良。
50多家
乳制品
公司损失惨重,而完达山也遭遇了几百次的样品抽查,检查结果均合格。
2008年,在著名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一众企业都检查出三聚氰胺,其中不乏蒙牛、伊利、光明等大品牌,而完达山则再次证明质量是它“最不起眼的优点”。
自品牌成立以来,完达山一直保持着质量100%的合格,可以说是民族
乳业
中“最后的良心企业”。
高品质带来高销量,完达山曾以13.5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262万元的净利润,位居中国
乳制品
企业的第4位,但这也是它的最好成绩。
历经千帆后的完达山早已辉煌不再。
数据显示,2022年完达山的收益为50.56亿元,净利润2亿元,排名掉到第13位。
而伊利的盈利高达1232亿元,净利润94.31亿元;蒙牛则为925.9亿元,净利润53.03亿元。
老对手将完达山远远甩在背后也就罢了,连曾经的小弟飞鹤净利润都能达到49.42亿元。
如今,中国
乳制品
企业中,伊利和蒙牛占据60%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
乳制品
行业第一梯队;
紧随其后的是光明
乳业
和新希望
乳业
,属于第二梯队;而完达山只能排在第三梯队。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陷入“平庸”,成为三线品牌,实在是可惜。
上市一直是完达山的痛,当其它同等级的
乳制品
企业纷纷完成上市时,只有它4次上市4次折戟。
2000年,公司首次申请上市,并用2年时间完成上市的前期准备。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2003年底,时任公司董事长的王德胜被调离,完达山的上市也因此按下“暂停键”。
2007年,公司又计划着第二次上市,但时运不济,它碰上了“三聚氰胺”事件。
即使公司的产品没问题,但消费者对
乳制品
的信任跌入谷底,导致公司出现商品卖不出去、货品积压等经营问题,上市再次被逼终止。
2018年,完达山第三次上市,却又受到挂名为“烟台完达山”公司的影响。
据悉,“烟台完达山”停产欠薪,还背负1亿元人民币的外债,资产被冻结并拍卖。
但其实“烟台完达山”连完达山的子公司都算不上,只是跟它旗下子公司有关。
子公司占有“烟台完达山”20%的股份,而且并不是最大股东,“完达山”品牌名也只是暂时借用。
虽然完达山在第一时间便澄清了二者的关系,但于事无补,完达山的第三次上市又以失败收场。
完达山不信邪,偏要进行第四次的尝试。
2020年,公司的新董事长王贵带领集团开启第四次上市计划,并提出到2025年营收达到100亿元和上市后市值过100亿元两项目标。
接着,公司又将6.6%的股权进行挂牌转让,目的是优化股权结构,并结束了与统一集团的合作。
但这次完达山的上市梦依旧“破碎”,而“双百亿”目标也推迟到了2028年。
据业内人士分析:“A股上市,对公司的营收、利润和整体可持续运营的要求较高,目前的完达山达不到要求很正常。”
完达山四次上市、四次未果,其中有三次都是其自身原因造成。
对此,完达山内部人士评价:“与其它企业相比,完达山更像是一个低效的行政部门。”
完达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缓慢,甚至落入下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便是在工作效率上,完达山的做事效率实在是太低。
“大头娃娃事件”后,华北市场空缺,完达山嗅到商机,便拿出13亿元建设新的工厂,但却没能及时占领华北市场,反而是伊利和飞鹤收获颇丰。
2017年,辉山
乳业
因财务问题强制退市。这是完达山称霸东北市场的最好时机,然而辉山的市场空白却被蒙牛和伊利迅速瓜分。
同时,完达山在管理中的不到位,还体现在与经销商的关系上。
完达山的销售人员曾口头承诺经销商,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可回收,但2012年,北京大部分经销商货物积压,销售人员却置之不理,导致产品过期,经销商利益受损。
还有经销商发现,完达山
奶粉
的配货价是每罐23元,而批发市场的销售价却是每罐21元,比完达山的出厂价还要低2元。
管理不善的问题是显性的,还有一个隐性的问题,就是完达山产品涉及面广,却都不够硬核。
完达山最开始是以
奶粉
起家,后又拓展到液态奶领域,双路线共同发展,推出了多种类型的产品。
表面看起来完达山实力雄厚,但却不堪一击,完达山两大生产线都不如其它品牌。
奶粉
界,完达山被飞鹤、贝因美、惠氏、美赞臣等品牌赶超;液态奶领域,君乐宝、新希望、三元等二线品牌远胜完达山。
而且完达山发展了65年,却没有一款“出彩”单品。
提到蒙牛,大家能想到“纯甄”“特仑苏”;飞鹤能想到“星飞帆”;伊利有“安慕希”“优酸乳”“金典”等等。
但提起完达山呢?除了知道一个完达山品牌,其它就基本无人知晓。
除此之外,完达山对营销也不够重视。
早期完达山是做
奶粉
的,按理说应该多注重向母婴连锁店推广,而完达山却完全不在乎,还将营销任务全权交给经销商,从不主动做品牌推广,导致完达山
奶粉
难以走出东北市场。
当然,去年完达山邀请国民喜剧明星马丽,为旗下高端
奶粉
“稚采”代言。
它又在今年与知名儿童连锁品牌孩子王合作,成功入驻孩子王200多家门店。
但这些营销措施,更像是亡羊补牢,效果有限。
另外,完达山还在宣传上有造假嫌疑。
据报道,有消费者买了完达山乳臻牛初乳粉,这款产品对外宣传能够解决高血压等疾病,但用过后血压没降反升。
后来,完达山回应乳臻牛初乳粉为“贴牌产品”,并非完达山的产品,但这件产品却摆在完达山品牌专卖店内进行售卖。
完达山欲盖弥彰的解释,使得品牌形象大跌。
如今的完达山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上市不顺、同行竞争激烈,而自身又存在各种问题。
不过,完达山并没有选择“躺平”,纵使压力“爆表”,它依旧在尝试新的出路。
今天6月,完达山推出全新品牌“乳此新鲜”,并在北京开出首家线下门店。
店内招牌产品包括烟囱面包冰淇淋和大茶缸冰淇淋,售价为49元和45.9元,它还以“不加一滴水的冰激凌”为噱头,吸引顾客。
当然,它的果茶、酸奶奶昔、牛乳茶等普通茶饮,价格与其它品牌差不多,在12元-25元之间。
截止到6月底,“乳此新鲜”在哈尔滨主要商圈开设了17家直营店,又在北京、黑龙江等地铺设20家加盟店。
“乳此新鲜”管理层表示:“将在5年内开设2000家门店,主要以加盟店为主。”
由此可见,完达山在茶饮品赛道上,“野心”不小,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完达山选择茶饮作为“第二业绩增长点”并非明智之举。
从入场时间来看,2016年到2019年的3年间,属于新茶饮的爆发期,收入规模激增至2044.8亿元。
但之后新茶饮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增速回落至5.1%-13.5%,新茶饮的最佳入场时间已过。
从外部竞争看,新型茶饮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且不论喜茶、奈雪、一点点等早期奶茶品牌,光是跟完达山一样的
乳制品
企业,推出的奶茶品牌就不少。
2017年,光明
乳业
创立的Milk Club在杭州开业;2021年,伊利推出国潮茶饮品牌“茶与茶寻”,主打“0糖、0卡、0脂”的果味茶饮料。
蒙牛旗下有奶茶品牌“南小贝”,该品牌计划到2023年实现1500家门店,但到今年7月仅开设300多家店。
新
乳业
也收购了“一只酸奶”60%的股份,进入新茶饮行列。
从开店数量来看,预计到2023年底,全国新茶饮门店会超过50万家。
更可怕的是,就算像蒙牛、伊利等这种,既是
乳制品
行业的头部企业,又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成熟的营销策略。
但它们旗下的奶茶店也只是昙花一现,除了开业之初有热度,后来便人际寥寥。
所以说,新型茶饮对
乳制品
企业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
更何况完达山的“乳此新鲜”,不但产品在市面上早已司空见惯,价格上还不占优势。
看来,完达山的“翻盘”还为时尚早,仍需继续努力。
编辑:刘金娥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下一篇:
弱消费高成本交织原奶面临“艰难时刻” 2024行业困局或将缓解|年终盘点
上一篇:
伊利“难逃”增长困境,新巨丰收购纷美包装后或使蒙牛风险增加
同类奶业专栏
• 乳制品企业2024年业绩汇总
• “河洛云牧”智慧奶业平台正式发布
• 河南三门峡市:加工延链助力奶牛养殖业突围
• 欧洲最大乳品合作社有望诞生 阿拉福兹能否克服
• 2024年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情况
• 甘肃平凉:2024年牛存栏57.1万头,出栏48.7万头
• 宋亮:2026年奶价有望逐步得到恢复
• 中央一号文件谈奶业:八问家庭牧场如何在中国重
• 2025年春天:民营企业座谈会对乳业发展有什么影
• 两会聚焦|2025中国乳业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