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宁夏石嘴山市助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研讨会隆重召开。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畜牧主任工程师张彬围绕优质饲草降本、智慧管理提效、精益运营增收三大核心,在大会上分享了《打造核心竞争力,共赢奶业新未来——以财务视角剖析下的牧场降本增效案例分享》主题报告。在当下国际竞争加剧、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实践经验与系统性解决方案,有力助推产业链上下联动、协同发展,加速提升奶业核心竞争力与奶业新质生产力实践落地。
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做主题分享报告
优质饲草,夯实降本增效的“第一根基”
本次大会的主旨之一是: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和经营管理水平。而优质饲草正是夯实降本增效,保障经营水平提升的“第一根基”。
面对我国奶牛养殖大宗原辅料依赖进口、成本高企的行业痛点,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以“种养结合”为核心,构建了覆盖“种-管-贮-用”全链条的饲草技术体系,通过服务团队为牧场免费应用转化。在服务全国合作牧场过程中,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帮助牧场储备玉米青贮质量达到“双32”、平均亩产实现4.54吨、青贮饲料消化率达到85%,从源头确保了牧场的降本增效、经营提升。
宁夏平罗县澳兰牧场介绍:在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服务团队的专业技术支持下,牧场的玉米青贮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牧场在剩料管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剩料率可控制在3%以内,有效降低了奶牛饲养成本。据统计,澳兰牧场不仅奶牛单产突破了41公斤,单公斤奶饲喂成本较同期也下降了0.22元,充分展现了牧场在新技术创新应用领域的卓越成效。
我国牧场饲草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60%-70%,较奶业发达国家高出10%-20%,其中进口苜蓿、豆粕等依赖度超30%,加之国际竞争的加剧,严重制约着奶牛养殖成本管控,发展优质的本地化饲草料也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
当前正值春耕关键期,青贮种植与储备依然成为牧场降本增效的“先手棋”。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依托先进的自主创新、系统化的优质青贮全链条技术体系,为优质青贮品种选育、田间种植管理、收获加工、贮存饲喂、青贮消化率提升等方面,制定了详实的操作流程与标准,在全产业链的紧密联结下,带动420多万亩青贮玉米种植,不仅为奶牛养殖业优质饲草提供了保障,也带来了超过25亿元的收益,实现了由“质量管理”到“品质升级”再到“价值创造”的新跃迁。
智慧管理,从“经验驱动”到“数智赋能”
饲草料成本波动与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是本次参会人员重点关注的话题,也是整个行业绕不开的课题。作为我国奶业的领军企业,伊利早已将奶业数字化、智能化作为战略目标稳健推进。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将十五年的奶牛养殖经验,通过数字化建模、转化,自主开发了“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在全面智慧应用、成本精准决策、系统数据融合和智领奶业升级等方面紧抓牧场实际生产需求,不断推行新技术、新构架、新方法,从满足牧场多元化管理需求、提升牧场运营效率出发,免费为每一座合作牧场都提供了一个提质降本增效“AI智慧助手”。
正如张彬在报告里讲到:“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通过卫星遥感农业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精准服务平台、精准饲喂服务平台三大科技平台。高青贮日粮模型、低蛋白日粮模型、高效率转化模型、多元化饲草复模型、湿贮玉米模型式五大降本增效模型,对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田间种植管理、收获加工、贮存饲喂、青贮消化率提升等全方位、全流程开展贴身技术服务应用,使奶牛口粮更精准、更高效、更科学、更有价值,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这些科技创新举措就是“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其中的集成技术模块之一,为现代化的奶牛养殖赋予了科技之翼,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智赋能”。
位于宁夏灵武市的春田牧场,在“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的加持下,牧场通过加强全株玉米青贮管理、强化高水分玉米的使用等科学技术,持续优化饲喂体系,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74元,较同期降低0.25元。目前奶牛单产更是突破43公斤,充分印证了“数智化”赋能的成效。
精益运营,向管理要效益,激活内生动力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财务数据是实现精益管理的精准导航。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以财务分析为工具,系统性挖掘牧场降本、增效、增收空间,激活内生动力,向‘人效’与‘牛效’要收益。”这一精益运营理念在大会现场得到了普遍认可与共鸣。
精益管理是一种思想理念,是一种全新的降本增效生产管理模式。以全新的财务视角剖析降本增效为牧场精益运营提供了“精准导航”。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在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方面,通过萃取全球最领先的养殖技术与标准,将精益管理理念系统性地引入到奶牛养殖行业,帮助牧场建立标准化、精益化作业流程和科学化饲养管理模式,真正将这把“利刃”嵌入进了奶牛养殖业,为新形势下奶产业迎难突破提供了新利器。
在青铜峡市永青牧场,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以全新的财务分析视角为突破口,对牧场经营全成本逐项分析,通过精益管理系统性植入挖掘牧场可改善、可提升的利润点,牧场奶牛单产较去年同期增长6.72公斤。在经济效益方面,单公斤奶饲喂成本降至1.68元,较去年同期降低0.58元,实现了养殖水平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据了解,早在2018年,伊利就在行业内率先构建了“精益牧场损益大模型”这套成熟的牧场精益运营体系,并通过免费开展的“精益牧场服务项目”帮助全国合作牧场降低养殖运营成本36亿元。
以技术创新锚定奶业新未来
宁夏石嘴山市金融助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恳谈研讨会
在本次大会上,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的这套系统性解决方案恰当其实,可谓行业降本增效的“标准答案”。未来,伊利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饲草种植、智慧农业、精益管理全链条升级。站在行业发展新拐点,以新视角、新技术、新模式、新突破为利刃,破局升级、行稳致远。将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奶业新质生产力的跃迁。筑牢奶业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迎接奶业新未来,让中国奶业在全球竞争中破局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