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下,勇气与困惑,拼搏与不易,即使从未谋面,即使相隔甚远,我们仿佛也能真切感知彼此。行业的乘风破浪,我们见证和投入,我们旁观和亲历。2021新年初始,让我们复盘2020年行业的跌宕起伏以及奶业人的聚合力量,一起静待新的一年春意盎然。

有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561家规模以上乳品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02%,利润同比降低65.23%,产品库存同比增长了12.91%,亏损企业产生的亏损额达到21.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9.45%。这一连串的负数和红字,给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无论这场疫情多么困难,2020所有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奶业人也是如此。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疫情期间170余家奶业企业和行业组织捐款捐物近20亿元,物资涉及乳制品、营养品、医用/N95口罩、检测设备、空气净化设备、消毒液等品类。在疫情考验面前,中国乳业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020年奶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牛奶产量2329万吨,增长8.1%。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在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我国奶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牛奶产量增速创近五年新高,上半年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2020年,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稳定优秀,在国家监督抽检的34类食品中合格率最高。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第18号、第28号)通告计算,前三季度共抽检乳制品样品54421批次,不合格83批次,不合格率0.15%;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9305批次,不合格15批次,不合格率0.15%;抽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525批次,不合格率为0。





新一轮奶源布局“大战”推动了种牛的大量进口。9月3日,新西兰始往中国载有活牛的船失踪后,MPI(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出口商提供的动物福利保障进行了单独审查,暂停新西兰活牛出口。虽然10月新西兰恢复活牛出口的有条件申请,但审批严格,牛源依然紧张。无独有偶,牛结节病的爆发,牛群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对我国的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些因素都推动了牛价的发展。
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活牛25.66万头,同比增长298.8%,且采购成本同比增加15%。目前,每头活牛的进口市场价为2.8万-3.0万元,已处于历史高位。专家提醒,在购牛时要仔细考虑自身牧场各项成本之后,再决定是否在当前高价购牛。

学术界公认的牛奶中的主要天然活性营养就有500多种,包括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乳清蛋白、磷酸肽、低聚糖、共轭亚油酸、神经节苷脂、鞘脂类、乳矿物质、生长因子和核苷酸等,对于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从未停止。
2020年,国际顶级期刊《Clinical Nutrition》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不喝牛奶相比,摄入适量牛奶与更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中风死亡率相关。每周摄入1-3份(1份=250毫升)的中老年人,与不喝牛奶的人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28%,中风死亡风险下降2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下降43%。
西班牙《先锋报》的一篇文章显示,对近2万人进行的一项行为研究显示,在9年时间中,每日摄入全脂牛奶超过1次的人,其肥胖的概率比摄入脱脂牛奶的人低15%左右。除此以外,《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科技日报也纷纷发布了牛奶对健康影响的诸多研究结果。
8月份,以色列Leumit健康服务(LHS)机构和巴伊兰大学阿兹瑞利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者可能更容易受新冠病毒的感染。11月份,英国的研究人员呼吁政府在面包和牛奶等常见食品中添加维生素D,理由是有证据表明这种营养素可以帮助抵抗冠状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