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15时10分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常识 » 正文

奶业专栏


推荐图文
推荐奶业专栏
点击排行

涉疫奶枣流入25省,论进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1-02-02  来源:🔗乳业资讯网  💛4987

山东枣庄部分涉疫奶枣流入多地市场一事近日引发关注。1月31日,四川德阳、广元、泸州三地相继通报称,相关产品通过“网购”流入本地,其中部分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涉疫奶枣已至少波及山东、浙江、山西、天津、贵州、江苏、河南、黑龙江、重庆、江西、安徽、湖南、福建、陕西、四川等25省市。

事件的扩大往往会加深消费者的恐慌和疑虑:进口乳制品是否可以如常购买?以海外奶源、乳清粉为原料的液奶、奶粉等乳制品,疫情期间“安全”吗?为此,小编整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看看进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图片


进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一


心理上不必过度恐慌

有人要说:不恐慌那是不可能的!

但当我们细细了解乳制品加工程序、检测程序以及食品对人的传染性问题后,那避之不及的恐慌或许会减轻一点。

首先,针对此次涉疫奶枣,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表示:由于生产加工奶枣所用的乳清粉为干燥、常温保存的非冷链食品,该批涉疫奶枣从原材料进口、加工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温下保存长达1月有余,且截至目前,山东及全国范围内未见直接接触该产品引起的病例报告,也未见从该批产品中分离出活病毒的报道,因此虽然该产品检出核酸病毒阳性,但其传染性较小

图片

其次,对于其它乳制品来说,要想送到中国消费者的口中和手中,至少要经历三次重要检测:海外工厂出厂要检测,入关时中国海关要检测,国内企业出厂时也要检测。大可不必引起公众的“恐慌”。

类似乳清粉等进口原料如果用在生产面包、蛋糕、奶粉等领域都会有多道加热程序,病毒难以存活。尤其是婴幼儿奶粉湿法工艺至少有4道加热流程,奶粉里面绝对难以存活。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3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食品被检测核酸阳性,是否对人有传染性”的问题:

图片


图片

①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是针对病毒的核酸片段,无论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检出核酸阳性,因此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就具有传染性。

③这些食品检出核酸阳性,只能说明它曾经被新冠病毒污染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

④从全国各地对食品及其外包装特别是进口食品及其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来看,总体的阳性检出率也是比较低的,不到万分之一,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外包装,总体的污染量也是比较低的,因为新冠病毒在食品的表面不会繁殖。


综合分析,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对进口食品,无论是进口环节还是流通环节,加大了预防性消毒和核酸检测,而且在源头加强管控。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进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二


注意包装

有些消费者会担心包装感染,而对于包装,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包装核酸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在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均可检出核酸阳性,但核酸阳性不代表具有传染性。目前检测出核酸阳性的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大多属于污染较轻的。由污染造成感染,一般来说必须是污染量较大,且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相关从业人员当中,特别是物流装卸工感染相对较多,并未发现因食用进口冷链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

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到底有多少核酸呈阳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我国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总体较低,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为万分之0.48,且主要为搬运等流通环节造成的食品外包装污染。

所以针对进口乳制品的包装,消费者无需避之不及,加强食品安全预防意识,拿起手套消毒即可。

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三


各地各企业防控加持

疫情阴霾之下,各地政府部门和乳品企业都在全力以赴,将风险降到最低,给消费者安全无虞的消费环境。

例如,北京自2月12日起(含当日),将全部储存温度在0℃以下(含0℃)的进口冷链食品纳入“北京冷链”追溯食品品种范围,包括冷冻粮食制品(如速冻米面制品)、冷冻乳制品(如黄油、奶酪)、冷冻饮品等进口冷链食品品种。对无检验检疫证明、无核酸检测报告、无消毒证明、无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做到不采购、不经营、不使用、不运输、不存储。

浙江去年上线了全省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利用“冷链食品溯源码”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消费者通过扫码,可以知道购买或食用的进口和省外冷链食品的产品信息。

深圳市设立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从各港口码头提柜离港并在深圳储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冻品,在储存、销售、加工前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外包装消杀和抽样核酸检测;进入集中监管仓的进口冻品,经外包装消杀和抽样核酸检测合格,并取得相应证明后方能出库。

此外,各个乳品企业和奶粉企业也都在强化产品检测,保障产品安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例如,新西兰乳业巨头a2牛奶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与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农垦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紧密协作,覆盖每批次产品进行核酸检测,包括产品外包装和产品本身,截至目前,已经检测了各类产品超过300批次,而且中垦上海所有的一线操作员工还率先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除了进口乳制品外,国产乳企更是字打底,谨字当头。日前,君乐宝乳业方面表示,君乐宝的乳品产品和奶粉都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每批次出场的产品都是安全的。美可高特官方发布,包括乳清粉在内的每批原料进厂前都会主动送检,得到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后才会放行进厂投入生产。至今已对包括乳清粉、全脂羊奶粉、营养素等300多批次原料进行了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口乳制品的正确打开方式四


看看专家建议,保持良好习惯

图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消费者处理食物时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素,即保持清洁(勤洗手、厨房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温度储存、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这五条本来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但用来避免新冠病毒在食品链中发生交叉污染,也是可以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烹饪过程要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食品安全五要点)在采购新鲜食材时,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采购、处理冷链食品时,要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只要我们注意手卫生,吃水果前用流水清洗,应该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公众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首先对外包装表面进行消毒,随后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


根据饮食参考、农视网等综合整理

编辑:刘金娥

免责声明

  •   1、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2、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