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奶业专栏 » 奶业动态 » 正文

124年前,一位国人这样启发中国奶业,现在一群奶业精英又做了同样的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1-04-16  来源:🔗乳业资讯网  💛2747
核心提示:“牧养诸法,既遵古制,外邦之牛,绝少贩入,以免别种混杂,故历来荷兰牛种最清真。两千年来,一切水土,饲料,牧养未尝稍替,以
“牧养诸法,既遵古制,外邦之牛,绝少贩入,以免别种混杂,故历来荷兰牛种最清真。两千年来,一切水土,饲料,牧养未尝稍替,以故所产之牛所出之乳,素称极美也。荷牛之多乳者,其角必短,毛色极杂,斑黑尤为大宗。
凡牛之美恶,历年必经官医验过,方准出售,即乳质亦必随时呈验。豢牛多者,恐外人一时无从鉴别,特将牛之名称、年岁、给乳若干,编成号数,登诸册簿,一便检阅。”

图片

每个时代都不乏为农业思,为民生计的人。1897年,一位名为“鸳湖渔隐”的晚清农学人士在《农学报》上翻译发表了荷兰佛里寺省牧牛公司的《荷兰牧牛篇》,成为近代以来第一次系统介绍西方奶业养殖方式的著作,详细著述了这家当时已经拥有12000多头牛的牧牛公司的奶牛养殖特点。文中指出饲养奶牛之利,对当时上海奶牛业的发展及后来引种改良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图片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元年,奶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近日,一群奶业精英又一次聚首国家农业图书馆海外农业研究中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奶业良性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论坛讨论。

“中国奶业的外在风险在增加,主要表现为奶业自给率持续下降、新增需求主要靠进口满足、中国占国际市场可获得供给比例高等风险,未来应从奶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手,推动政策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创新,实现奶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刘长全主任在论坛上以题为《中国奶业经济形势、供给安全与创新发展》的报告中提出如上观点。奶业未来发展如何着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奶业发展如何为乡村振兴助力?国际奶业交流应该如何开展?

参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一头来自荷兰的奶牛,或许带来了答案……

图片

2021年4月13日,乡村振兴与奶业创新发展模式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荷兰皇家菲仕兰发起,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乳业》杂志社执行承办,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武田富、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秘书长/《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董晓霞等3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言,多位领导、专家和中国农垦乳企代表积极参与活动建言献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文章开头提到的1897年的“荷兰佛里寺省牧牛公司”正是现在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前身。

图片

荷兰被称为“牧场之国”,其发达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0%左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有着150年历史的荷兰皇家菲仕兰,拥有荷兰近80%的牧场,是荷兰最大的乳品公司,也是世界十大乳制品公司之一。菲仕兰会员奶农已经迅速地完成了现代化转型,并探索出了可持续发展且可复制的经营之路。荷兰驻中国大使馆农业参赞武田富表示:“菲仕兰在世界各地开展的‘菲常奶农’项目,是一种极具开创性的方式,通过与当地奶农分享经验,增进奶农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奶业的融合发展。”

图片

中国奶业经过“十三五”的长足发展,在产量、质量及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指出:“首先是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不足,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次是奶牛养殖成本依然偏高,导致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国内奶源自给率逐年下降;此外,奶农基础地位尚未建立,中小牧场不断出局,利益联结松散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当前中国奶业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双管齐下推动奶业发展。一方面,促进奶业产业链技术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公众科普,提升牛奶的消费量。荷兰是传统的奶业发达国家,中荷双方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共同利益广泛。希望两国奶业界特别是企业界的朋友,抓住新机遇,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奶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图片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认为:“乡村振兴与奶业发展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和新格局就要促进乡村振兴和奶业创新融合发展。”她同时强调:奶业的创新发展一是要有产业支撑,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二是要有科技支撑,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三要有文化支撑,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融合发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荷兰皇家菲仕兰于1871年由9名奶农创立,经过150年的发展,目前销售额接近120亿欧元。菲仕兰发源于农村,基于奶业不断发展,跟乡村和奶业有很深的渊源和感情。菲仕兰愿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中荷奶业交流,与同行携手促进中国奶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推动中国乳制品消费量的提升,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营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

一头来自荷兰的奶牛也将荷兰奶业的发展经验通过菲仕兰的“菲常奶农”(Farmer2Farmer)系列公益项目带到了中国,并在本次论坛上正式启动2021年系列活动。

图片

据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奶业发展经理乔汉斌介绍“菲常奶农”是一个双边受益的项目,通过发挥荷兰奶业全产业链管理的优势经验,分享菲仕兰奶农的知识和技能,帮扶具有潜力的区域奶业发展提质增效,提升奶农的实际收益。项目始于2013年,24名菲仕兰会员奶农参与其中,先后开展35次各类交流活动。2018-2020年,“菲常奶农”项目在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市的7个牧场开展帮扶工作,通过改善牛群管理方式、饲料配方等方式,提升了产量和质量,降低蹄病发病率,同时改善牧场财务管理能力,帮助牧场持续盈利。

图片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时期,“菲常奶农”项目将采用创新方式打破地理阻隔,针对奶牛养殖的营养与饲喂、饮水、奶牛舒适度、肢蹄健康、后备牛和热应激等8大牧场管理主题的15个牧场纪实视频,依托《中国乳业》杂志社的“云解答”线上直播平台,开展4场在线论坛,从技术、模式、文化、现实等层面进行经验分享,实现在线帮扶。

https://mp.weixin.qq.com/s/ELGu6mKzvfLCMCp9o63Wtw

一分钟预览2021“菲常奶农”15支牧场管理纪实视频
2021第一期“菲常奶农”在线交流论坛将于5月举行,您可关注“菲常奶农”微信公众号预约收看。




图片

此次论坛是在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内奶源紧缺,奶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的背景下发起,旨在探索中荷奶企创新管理模式和上下游管理机制、分享适度规模发展、奶牛养殖创新技术应用等经验,共话奶业创新发展模式。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刘长全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奶业的外在风险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奶业自给率持续下降,新增需求主要靠进口满足,中国占国际市场可获得供给比例高等方面。未来,应从奶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着手,推动奶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生产关系现代化、生产结构现代化。一是推动政策体系创新,提升奶业发展定位,从粮食安全向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发展;二是推动生产体系创新,提升社会化服务与数字技术驱动作用;三是推动经营体系创新,提升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分配地位,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推动产业体系创新,提升各维度的供需匹配关系。
图片
荷兰皇家菲仕兰全球奶业发展和原奶品类总监艾业荣表示家庭牧场是荷兰乡村繁荣的基石,目前荷兰有16963家牧场,83%的牧场进行放牧,成母牛存栏约160万头,平均牧场规模99头,头均单产9155公斤,年奶产量1380万吨,牧场平均收入5万欧元。荷兰菲仕兰奶农合作社历史悠久,形成了鲜明的合作社制度和文化。奶农和乳业公司之间存在着交易,所有权,治理/决策等三种关系。四种奶农类型的奶农都和谐共存于合作社之中。奶农加入合作社的原因也可以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从而更好地实现合作社长期发展。当下菲仕兰主要关注基于可持续发展声称和欧洲本地化的特殊原奶品类需求增加的趋势,以及关注东南亚、巴基斯坦、中国、尼日利亚和罗马尼亚等菲仕兰业务所在国产业链向上游整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小型/适度规模牧场,以期达到奶业可持续发展,菲仕兰将贡献力量。
图片

图片

在奶业创新发展模式主题沙龙环节,来自北大荒完达山乳业、荷兰皇家菲仕兰、天津嘉立荷、辽宁奶协、河北奶协、天津奶协的领导、专家进行了充分交流。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所《中国乳业》杂志社社长董晓霞在主持中介绍到,团队梳理全球奶业20强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现,近一半企业初期是基于奶农或合作社建立,奶农与乳企形成了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菲仕兰是基于合作社建立公司的典型代表,它具有完善的生鲜乳定价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总经理刘军分享了企业的奶源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奶农与乳企利益联结的经验。他提出,完达山乳业现有36家黑龙江省内牧场和34家省外牧场,日均收奶量1100吨。完达山乳业积极完善奶业利益联结,一是和奶协联合开展第三方检测,每季度取一次样,企业当场检测的同时,送至合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比公开检测指标,解决牧场对乳企检测数据的不信任问题。二是将产业链上下游共赢作为核心,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资金对奶农进行补贴,按照收奶量进行补贴。三是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缺乏资金的牧场解决资金困难,2020年解决了6000万资金困难,同时,公司用自有资金解决牧场困难,2020年短期借贷资金达到1个亿。四是积极开展技术帮扶,通过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奶牛中心合作,提升牧场单产,优化奶牛遗传水平,提高核心牛群比例。

图片
荷兰皇家菲仕兰奶业发展经理乔汉斌介绍了菲仕兰奶农与乳企共享发展机制。菲仕兰奶农合作社会员出资建立菲仕兰乳业公司,帮助其开展乳制品加工,开展市场销售,合作社会员按区域选出代表,形成常务委员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菲仕兰乳业公司按照原料奶中蛋白、脂肪、乳清等成分,将原奶进行精炼、分离加工,生产成价值高、利润高的特殊营养品,价值适中的消费乳制品,用于贸易的大宗乳制品和价值较高的乳铁蛋白等配料,最大程度提高原料奶的附加值,为奶农创造最大价值。在利益分配上,乳业公司和奶农会通过Foqus星球制定共同的牧场发展目标,以保证质量,面对公众监督和社会挑战。Foqus星球中根据发展目标制定奖惩制度,以推动牧场发展。承诺奶价制度保证奶农每个月开始之前便知晓牛奶支付价格,其参考了区域主要乳企的牛奶定价而计算得出,因此保证了奶农享有合理的市场价格。承诺奶价依据固定牛奶成分支付的方式,保证了奶农养殖和育种目标的长期稳定,也链接了奶农牛奶生产和工厂加工销售,实现奶农和乳业公司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在承诺奶价基础上,将会有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再分配,乳业公司根据Focus星球对合作社奶农的绩效奖励,以及年终以债券和现金形式的分红。基于以上制度保证实现奶农和乳企的利益联合和共享发展。
图片

天津嘉立荷企业运营部副部长仇普斌介绍了企业经营现状以及对当前奶业的一些认识。他介绍,天津嘉立荷现有14个牧场和2个在建的万头牧场,平均单产12吨以上,近年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逐渐由单纯的绩效考核(KPI)转变为综合党建、食品安全、环保、仓储管理等7大考核指标,形成共同的工作价值取向。他认为,在当前普遍追求万头牧场的时候,中小牧场也有生存空间,但需要有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国内奶农和乳企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利益联结不紧密。

图片
辽宁省奶业协会会长徐环宇围绕行业协会在奶业产业中提供服务、行业自律、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奶业协会应协助政府部门把真实的行业数据反馈给政府,协助政府了解奶业行业,同时帮助奶农发声;说到行业自律,当前奶农与乳企地位不对等,突出表现在合同的不公正公平;沟通协调方面,辽宁奶协正在组织协调开展辽宁学生奶推广办法研讨会,请卫建委、教育厅、市场监督局、农业部门专家沟通协调奶业推广办法和标准。
图片
河北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围绕适度规模牧场的发展模式发言。他认为,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一座座大型牧场拔地而起,甚至形成了很多几万头规模的牧场群。大型牧场在奶牛养殖技术水平提升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大优势,但同时,土地、环保、防疫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亟需发展适度规模的养殖模式。他认为,衡量一座牧场规模是否适度,应主要看其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牧场是否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应单纯以牧场奶牛存栏数量来定义。当前,河北省在君乐宝集团的带动下,正在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奶牛家庭牧场的新模式。希望能早日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复制,让中国的奶牛养殖行业越走路越宽。
图片
天津奶业协会会长徐练海对家庭牧场以及乳制品价格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家庭牧场的规模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能承受最大的奶牛养殖经营规模。当前乳制品价格普遍偏高,普通老百姓存在喝不起、吃不起奶的情况,抑制了乳制品消费,不利于奶业健康发展。天津奶业协会副秘书长何茹也指出,如果国内适当放开乳制品加工,也将会极大促进奶业发展。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