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图片教学 » 正文

优质猪肉生产的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印遇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12-01  来源:🔗互联网  💛4382
核心提示:印遇龙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他致力于生猪生态健康养殖的研究、示范、推广

印遇龙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他致力于生猪生态健康养殖的研究、示范、推广,取得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科学养猪水平,有利助推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三年成果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印遇龙院士在中原养猪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全世界每年屠宰130亿头猪,中国占了约一半,1.7万亿。猪是高产的动物,1头母猪(25头仔猪)每年产肉4000kg,而1头母牛(0.5头小牛)仅产肉500kg。

1 背景:提高猪肉品质的需求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畜产品的增加,以及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对畜禽肉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风味、嫩度等。也对养猪生产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在不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同时,增加瘦肉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养调控。

改善肉品质可以从屠宰加工,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蛋白质以及能量水平等方面入手。

1.1 肌肉调控

肌肉的化学组成包括1%的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60%水分,15%脂质,4%矿物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其次就是蛋白质,可见其重要性。

1.1.1 影响肉品质的因素

感观特征:肉色、嫩度、风味、脂肪的外观质量;技术质量:pH值、系水力、脂肪的坚实度、氧化稳定性;营养价值:脂肪质量、脂肪酸成分、蛋白质价值、添加剂;卫生质量和安全性:无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无抗生素、重金属和农药等残留。

1.1.2 黄膘肉

生长肥育猪阶段,由于日粮营养调控措施不当,易形成黄膘肉,严重影响猪肉品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2 小结

调控猪肉品质的主要营养因素包括:营养与品种优势的结合;营养水平(蛋白质、能量);氨基酸;功能性添加剂。

2 营养调控技术

2.1 利用品种优势

长白猪与巴马香猪肉质差异比较研究:目前针对瘦肉率和生长速度的追求使得猪肉品质普遍下降,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的地方猪资源结合营养调控技术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

2.2 蛋白质水平

断奶仔猪阶段:NRC标准推荐值的基础上进行添加。

生长猪阶段:平衡赖、蛋、苏、色,四种氨基酸。

育肥猪阶段:蛋白质水平降3个百分点可行。

2.3 能量

以豆油的形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肥育背最长肌、背脂、腹脂和肠脂FAS、HSL、LPL以及PPARγ mRNA丰度,间接影响肌内脂肪的含量。

2.4 精氨酸

精氨酸可差异调控肥育猪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从而降低机体脂肪率、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改善肉品质。

2.5 谷氨酸

常脂日粮添加谷氨酸钠后,生长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降低,脂肪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升高;高脂日粮添加谷氨酸钠后,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2.6 精氨酸+谷氨酸

日粮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酸对肉品质的调节:精氨酸和谷氨酸组合可通过降低猪肉黄度值,改善猪肉肉色。

2.7 支链氨基酸

日粮氮营养素的高效利用体现在肌肉组织的增长,支链氨基酸BCAA在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部分改善肌肉品质。

日粮支链氨基酸BCAAs可通过脂联素-AMPK途径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并通过PGC-1α促进线粒体生成和脂肪酸氧化,同时还可以介导IL-15加强肌肉组织对脂肪组织的调控作用,降低机体脂肪率,改善胴体品质。

2.8 其他调节剂

2.8.1 饲用中草药

饲用植物可提供经济与社会效益,养殖业可考虑常用中草药制剂。

2.8.2 功能性添加剂寡糖(GMOS)、非常规饲料原料其他的调控技术体系也可以改善猪肉品质,如功能性添加剂寡糖(GMOS) 、非常规饲料原料等。

2.9 功能性添加剂

日粮添加适量的桑叶粉能最大改善湘村黑猪的眼肌面积、肉色L*值、肌纤维特性,降低湘村黑猪肌肉组织中的MyHCⅡb表达水平,提高湘村黑猪背最长肌中NRF-1和股二头肌PGC-1α的表达量,增强机体线粒体呼吸代谢,诱导股二头肌肌纤维向Ⅰ型肌纤维的转化,促进Ⅰ型肌纤维的形成,改善肉质。

育肥日粮中苎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质和胴体品质。日粮添加适量的苎麻(尤其是6%和9%时)能达到最大的改善肉品质的作用。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