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3、4月份猪场防乙脑,你准备好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01-30  💛2485
核心提示:日本乙型脑炎(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 JEV)急性感染,以引起中枢神经
日本乙型脑炎(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 JEV)急性感染,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特点的人畜共患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简称乙脑,是一种动物和人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本病是猪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导致怀孕母猪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碍,公猪感染后发生急性睾丸炎。

猪乙脑病原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呈球形,直径约40纳米,有囊膜,是具有20面体核衣壳的单股RNA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100℃ 2分钟均可使其灭活。其存活时间与稀释剂的种类和稀释程度有很大关系,如以脱脂乳、10灭活兔血清和0.5乳白蛋白水解物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病毒的稀释度越高,病毒死亡越快。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水、甲醛等都有迅速灭活作用。病毒对酸和胰酶敏感。

因此,选择乙脑疫苗稀释时,要用PH值在7~8的稀释液,如中牧公司乙脑专用PBS(磷酸盐缓冲溶液),起到缓冲PH的作用;得到适合乙脑病毒存活的合适PH值,保持了渗透压平衡,大大提高了疫苗的使用效果。


流行特点
传染源为带毒动物。其中猪和马是最重要的动物宿主和传染源。乙脑病毒必须依靠吸血雌蚊作媒介进行传播,流行环节是猪-蚊-猪。乙脑病毒可在蚊体内繁殖和越冬,并可经卵传代。乙脑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肿胀的睾丸和死亡的脑组织内。要求猪场在蚊虫季节来临前一个月进行普防,一年需普防2次。

猪乙脑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达40~41℃,呈稽留热,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球状,附有粘液,尿深黄色,有的病例后肢呈轻度麻痹,关节肿大,视力减弱,乱冲乱撞,最后后肢倒地而死。主要表现为:
怀孕母猪:突然发生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病猪多出现高热;有的胎儿正常发育和产出弱仔,产后不久即死亡。
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少为双侧性的。初期肿胀有热痛感,初期睾丸肿胀,触诊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逐渐萎缩变硬,性欲减退,并通过精液排出病毒,精液品质下降,失去配种能力而被淘汰。 
生长育肥猪:精神沉郁或有神经症状,食欲减退,有的出现后肢麻痹、视力减退、摆头、乱冲撞等

猪乙脑病理变化
早产仔猪多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变是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肝和脾有坏死灶、脑膜和脊髓膜充血。出生后存活的仔猪,高度衰弱,并有震颤、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剖检多见有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大脑皮层受压变薄,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可见有多发性坏死灶。

猪乙脑诊断
根据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及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公猪睾丸一侧性肿大等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其主要的方法有病毒分离、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鉴别诊断应包括布鲁氏杆菌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和弓形体病等。

猪乙脑防控
按本病流行病学的特点,消灭蚊虫是消灭乙型脑炎的根本办法。由于灭蚊技术措施尚不完善,控制猪乙型脑炎主要采用疫苗接种。猪用乙脑弱毒疫苗免疫后,夏秋分娩的新母猪,产活仔率提高到90以上,公猪睾丸炎基本上得到控制。注射剂量为1毫升。接种疫苗必须在乙脑流行季节前使用才有效,一般要求3-4月份进行中牧乙脑疫苗接种,最迟不宜超过5月中旬。临床上主要接种头胎新母猪。推荐免疫程序为

后备母猪/后备公猪配种前180-210日龄期间免疫2次,每次1头份。

经产母猪:产前30天跟胎免疫或者每年3,4月份、8,9月份蚊虫出现前各免疫1次,每次1头份。

种公猪每年3月份、8月份蚊虫出现前各免疫1次,每次1头份。

 编辑:姚红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