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恢复,但由于粮食对外依存度高,且饲料原料利用率低,造成饲料资源紧缺。针对这一现象,5月16日在“禁抗时代,精准营养”全方位替抗营养应用方案交流大会上,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凌华云表示,利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原料预处理,可以提高饲料原料利用率。
饲料资源紧缺,原料预处理可拓展饲料资源
凌华云博士介绍,通过粮食数据追踪,2011年到2017年,我们粮食对外依存程度基本逐年升高(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对外依存程度高达21.2%。不仅如此,凌华云表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需求量还会上涨,而缺口量也会随之上涨。能源饲料原料缺口量也会维持在一定水平。
而在原料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其利用率却不足。据新华扬技术中心调研数据显示,玉米中干物质消化率仅为74.32%,蛋白质消化率仅为76.17%。
另外,部分饲料原料物质造成仔猪过敏、引起断奶腹泻等问题相对普遍。这种种因素要求生产企业要对饲料原料进行预处理。
饲料原料预处理主要是在动物体外,根据不同原料的具体特性,进行特定的系列加工处理,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消除抗营养因子或毒素,从而增加原料的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和适口性等的一种加工过程。预处理可以拓展饲料资源、提高饲料营养与利用率,同时契合当前无抗养殖与环保的需求。
原料预处理有三大技术,生物发酵占据优势
凌华云介绍,原料预处理的主要技术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三大预处理法。
其中物理法主要是水浸、粉碎、膨化、乳化、热等,该方法对饲料原料没有损失,但也没有改变营养本身结构。化学法则主要是酸碱、有机萃取等技术,该方法污染大,而且没有改变营养本身结构。生物法则主要有酶解法、发酵法,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等优势,且可以对产物综合利用。因此,凌华云认为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在原料预处理上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