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盛夏时节,再谈谈副猪嗜血杆菌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8-06-12  来源:🔗猪动力  💛4386
核心提示:盛夏时节,再谈谈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因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很多,而且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单纯通过疫苗或者抗生素来控制本病难度都较大,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

当前已经进入盛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规模猪场,可能都不会太注重保育舍升温工作了。笔者最近在安徽江苏跑了好几个猪场,保育舍病猪几十只解剖下来,还是副猪嗜血杆菌病较多,我觉得对副猪嗜血杆菌这个病的认识必须改变,副猪不是天气凉时才有,而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引起肺和心胞膜腔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症。

一、病原

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暂定为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显微镜下该菌有多种不同形态,从单个末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扩丝状菌体。无鞭毛,不产生芽胞,新分离的至病菌株有荚膜。美蓝染色呈两有极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本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PH7.6~7.8。

该菌生长时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V因子),这种物质可通过血液的培养(巧克力培养基)或葡萄球菌菌台条状附近的卫星生长获得。培养24-28h之后,在血液培养基上呈小而透明的菌落,该菌落在血液琼脂上不出现溶血现象。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147.jpg

猪副嗜血杆菌独特的"卫星"现象

该菌存在大量的异源基因型,天然存在各种血清型,目前已知有15种血清型,其中4、5、13型最为常见(占70%以上)。

猪副嗜血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中易死亡,60℃5~20分钟被杀灭,4℃存活7~10天。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猪副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泰农、林可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敏感。

二、流行病学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发病猪病死率高达42%,发病猪淘汰率高达27%。

细菌寄生在猪鼻腔等上呼吸道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 患猪或带菌猪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其它易感猪,也可经消化道等途径感染。现场如果猪发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猪群整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本病。

猪群密度大,气候异常变化,舍内温度过低,圈舍潮湿、饲养密度过大,舍内空气混浊,氨气味浓,转群、混群或运输时多发。猪如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副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它们的病情,使病情复杂化。

三、症状

1、急性型:

往往首先发生于外表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或厌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心跳加快,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或发绀,眼睑皮下水肿,部分病猪出现鼻流粘液,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出现跛行或一侧性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临死前病猪共济失调,角弓反张,部分出现转圈、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

在发生关节炎时,可见一个或几个关节肿胀、发热,初期疼痛,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起立困难,后肢不协调。









仔猪腹股沟内侧皮肤表面有铁锈出血点

2、慢性病例:

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皮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甚至衰竭而死亡。



四、病变

猪胸腹腔内有多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性渗出物;心包积液,心包膜与心脏粘连,伴有心包炎,严重的呈“绒毛心”;肺脏病变尤其明显,除表面覆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外, 还有多处结缔组织包围的小化脓灶, 全肺出血且呈暗红实变,肺纹理增粗,肺脏肿胀,出血,淤血,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

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红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纹样;肾、十二指肠均有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07.jpg

全肺出血且呈暗红实变,肺纹理增粗,肺脏肿胀,出血,淤血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11.jpg

肝脏表面有纤维蛋白膜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14.jpg

腹腔内的纤维素条索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19.jpg

腹腔内的纤维素条索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22.jpg

关节肿胀,内有大量纤维素样涌出物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27.jpg

病猪前肢关节肿大

微信图片_20180607093230.jpg

心胞炎(绒毛心)

五、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尤其是剖检病变),可以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在血清学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

本病主要与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猪副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包括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呈多发性浆膜炎;而典型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则引起的病变主要是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心包炎,仅局限于胸腔。

六、防治

猪场一旦得到正确诊断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必须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或同群猪进行药物预防;大多数猪副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预防可用副猪灭活苗免疫母猪,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 小猪及断奶仔猪: 3~4周龄进行首免,并在3周后再次免疫,每次2ml。

 编辑:姚红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