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就要爱猪,一看猪就烦的人不会养好猪,只有爱猪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有人说:爱母猪如情人,爱小猪如子女。尽管比喻的十分不妥帖,但是至少说明对猪要好点、再好点!
养猪人经常提到应激这个名词,应激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不良环境刺激,引起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或紧张状态的统称。
任何猪不舒服的动作都是应激。比如给猪打针,打针时的疼痛。饲料添加药物后的苦味,加剧猪的食欲减退。猪舍环境中的臭味、潮湿等。猪群密度增加而空间不足,导致猪群拥挤,暴力赶猪,饲喂给霉变的饲料等。
由于现在饲养的猪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重生产性能,轻抗病能力,所以对于应激都很敏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差,由应激造成的损失更大.
高度集约化规模养猪的过程中,有许多管理工作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如:剪牙、剪尾、趋势、断奶、调群、接种疫苗、投药等,特别是水泥圈舍饲养条件下,猪的紧张和压抑造成的应激是最大的应激原。
攻守是否平衡决定动物健康还是生病,攻势乃指外在病原对猪只的攻击,守势则为猪只内在的免疫防御能力。只要改善体外环境减少病原,改善体内环境提高猪只抗应激能力与免疫力,猪自然就健康。
现在都讲要以人为本,而养猪的就要讲以猪为本才对,达到人与猪的和谐相处,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以前我在实习时去的一个猪场有个饲养员,有一次我发现他在给育肥猪填料的时候,一手拿填料的铲子,一手拿一个钢筋棍,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是为了填料顺利。
因为在填料的时候猪都挤到长方形的料槽上面,饲料填不进料槽里面,弄的里外都是料,连猪身上都有。于是他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填料前,看见猪过来了,就用钢筋棍打猪,猪被打以后就不敢往前上了,料是填进去了,可猪却遭殃了,有的猪甚至会被他打中脑袋死亡。像他这样养猪,根本没有按人性化去管理。
还有一个饲养母猪的饲养员,有一头母猪的一条腿坏了,吃食的时候站不起来,他每次喂料时就拿料盆蹲在猪眼前,一点一点喂,直到猪吃完,还坚持给猪伤口上药,有时技术员治疗不及时,他比谁都着急,经常催促技术员来治疗。
在他每天这样精心饲养下,母猪终于站起来了,减少了因母猪淘汰而造成的损失。如果他也像前面那个饲养员那样去做,或者不管不问,爱吃不吃,这头母猪肯定得因为经常吃不上饲料而饿死或者淘汰。
这两个人的做法,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营效果。
人性化管理还涉及很多方面,如把猪栏的铁丝头和水嘴的尖锐处磨光,防止猪划伤。地面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不要太光滑,既利于尿和水的排出,又保证猪不滑倒。给猪保暖,猪栏内栓铁链,让猪咬着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