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猪病 » 正文

关于福利养猪理念与实践若干问题的浅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5-07-08  来源:🔗转载 养猪信息网  💛3706

         福利养猪是动物福利理念的延伸与实践。“动物福利”一词近年来已成为畜牧业界乃至部分民众使用率较高的时尚用语。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由于“福利”长期以来几乎是与人的待遇改善与物质享受紧密相连的专用名词,现在却和动物(特指食用农场动物如猪、牛、鸡等,下同)联系在一起(其本质内涵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更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对“动物福利”的精准定义,于是造成了动物福利理念传播上的困难与人们认知上的疑惑与混沌。以下言论在当下依然不绝于耳:把人的福利整完美了,才有可能谈及动物福利;目前是真正关注人的福利的时候,不要奢谈什么动物福利;人的福利状况尚且如此,给我谈什么动物(生猪)福利?如此等等。不仅在理念与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在养猪生产实际中,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早已证明没有必要给初生仔猪剪牙、断尾,然而在当下,许多养猪人仍然作为一项生产操作加以强制实施。基于以上现状,笔者以从事近十五年的动物福利理念推广以及研究践行福利养猪的感悟与拙见,对存在于福利养猪理念与实践的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生猪福利:定义与本质
1.1 关于动物福利定义
        言及福利养猪必然言及生猪福利定义,也自然要追索动物福利定义。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的福利内涵与动物福利内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人们对动物福利思考角度与认知上的差别等因素,导致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精准的对“动物福利”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从众论中比较倾向于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动物福利”概念的描述:“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应对其生存环境。若健康、舒适、安全、营养良好、行为自由,无疼痛、恐惧不安等不适,则动物福利状况良好”。
笔者之所以认同上列表述,其原因有三:一是道出了动物福利的主体是动物本身,动物福利水平如何,是否适应了其生存环境,由动物的表现说了算,而不是以人的感觉与想象说了算(也就是所谓的动物表现结果导向而非人为设计导向);二是道出了动物福利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即动物是有感知力的(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特别强调这一点)! 如果不承认动物的感知力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动物在精神(心理)层面的诉求;三是道出了动物福利最本质(核心)的内容,即追求动物身体健康与精神快乐。这种本质的描述也许是最重要的。因为只要人们认同并抓住了动物福利的本质诉求,凡是一切改变(改良)的举措,只要是有利于动物身心康乐的,我们就认为是提高了动物的福利水平。动物如此,生猪当然亦如此。
         我国知名学者、《中外管理杂志》原总编杨沛庭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某件事物无法进行精准定义时,最聪明的做法是抓住该事物的本质或核心的东西,而不要纠结于定义本身表述是否准确。
1.2 人的福利与动物福利的本质区别
        这个问题看起来普通其实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很清晰地把二者切割开来就易混为一谈,就会造成很大的误解与阻力,更谈不上有正确的理念与行为了。有人说,既然动物福利与人的福利不是一回事,那为何不把“动物福利”叫做“动物舒适”或“动物康乐”或其它名称以示区分。 “动物福利”概念的确是舶来品,目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动物福利”进行了立法。近一百多年来,国外尤其是西欧(以英国为代表)在人与动物(尤其是宠物)的医疗设施与水平上几乎是同步的(如人的医院有B超时,动物医院同时期也会配置);在对待动物(尤其是农场动物)的态度上,由于有法律上的约束与要求,被人们认为与对待人一样需要受到身心照料甚至提升到尊重的程度。印度精神领袖甘地说过一句名言: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伟大,精神是否高尚。这个惊人之语,更是把人们如何对待动物的态度提升到了一个民族的道德层面,至今仍被西方奉为佳皋而广为流传。也许是上述或其他原因,导致西方把“福利”一词移植或嫁接到了动物身上,美其名曰“动物福利”,此称谓被国际上认可并沿用至今。当十多年前动物福利概念传入我国大陆时,为了与国际接轨也自然直译成了容易引起误解的“动物福利”而非其它名称。
        然而,人的福利与动物福利,虽然“福利”两字相同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笔者以为其区别在于:人的福利其本质诉求是,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条件下的额外待遇与物质享受(如奖金、培训、休假、分房、养老保障等);而动物福利其本质诉求是追求动物身体健康与精神快乐,其强调的是养殖者要为所饲养的动物创造尽可能满足其生理需求与生物学习性的居养环境(如不被踢打、有病早治以减轻痛苦、适宜的温湿环境和营养供给等)。如果要讲得更简约一点,那就是人的福利主要是指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条件下之外的各种待遇与享受,而动物福利则主要是指尽量满足其基本生存与习性需求之内的各种善待。
        其实,正确区分人的福利与动物福利的不同并非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以及福利养殖示范场的辐射影响作用,让更多的从业者和民众知晓、倡导、支持并推广动物福利,其核心目的是让动物更健康(事实上精神快乐是动物健康的外在表现),进一步讲,对人的福利带来的好处则是达到肉食品更安全更可口,进而使人的健康更有保障。只有人们认为动物福利不是作秀而是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时,动物福利理念才能深入人心。希望这一天为期不远了!
1.3 五大自由?五大原则?亦或五大免苦?
        有关动物福利理念所包含的“五大自由”的表述是国际上公认的,因为其涵盖了动物关于生理、心理与自然行为等五大重要方面的内容。然而“自由”二字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似乎比较敏感,不仅在目前多数人还没有真正享受“自由”(诸如时间自由、财务自由等);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由”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理想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并且追求自由是第一位重要的;这可以用大家十分熟悉的舶来诗为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由此可见,如果把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要求作为“五大自由”来传播交流时,就会遇到一些阻力甚至反感,笔者早年以“五大自由”之说作基层培训时所遭遇的诧异表情至今仍历历在目。也许在当下,需要一种容易引起共鸣而不是易导致非议或反感的说法来替代“五大自由”之说(其实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
        国内有研究者提出用“五大基本原则”(已出版的《动物福利导论》采用了这一提法)来替代“五大自由”,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表述,至少不易引起人们反感或误会。笔者以为,动物福利“五大基本原则”(以下简称“五大原则”)即动物福利的五大基本原则要求,事实上主要是对人们从事福利养殖最基本的原则上的要求,这种表述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笔者在“五大原则”的基础上将其进行了延伸,提出了更易在实践中传播交流的“五大免苦”说,即将“五大原则”或“五大自由”解读为:利用或创造条件使所饲养的动物(生猪)免受饥渴之苦;免受居所脏、潮、挤以及冷热不适之苦;免受伤病疼痛之苦;免受精神惊恐之苦;免受不自由难以表达天性之苦。其实,这只是换一种说法而已,即换汤不换药。然而,在笔者多年的福利养猪推广中采用 “五大免苦”之说,不但没有遇到非议,而且常常可以收到肯定甚至赞同的积极效果。
2.关于剪牙:八颗焦牙果真多余或有害吗?
        众所周知,初生仔猪有八颗褐色的焦牙,上下各四颗,且不参与日后咀嚼饲料。有人会问,既然焦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齿,那为什么还会遗传下来而存在呢?这就类似于问人的阑尾为什么会存在一样,其实,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人的阑尾并非多余无用的,而是参与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和肠道免疫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这已佐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名题,即自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三十多年前,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开始兴起,由于当时对国外引进的母猪品种在营养与饲料上的研究欠缺而且管理上比较粗放,致使多数猪场其哺乳母猪的泌乳力不高,仔猪常常为了争抢乳头吃奶而发生咬伤母猪乳头的现象。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认为导致母猪乳头咬伤的原因是仔猪与生俱来的八颗焦牙造成的,如果生下来就将其剪除,则可避免母猪乳头被咬伤。于是一股剪焦牙风被当作“宝贵经验”而传播开来,养猪人纷纷效仿,导致猪场产仔房不时传来初生仔猪阵阵的哀叫声。虽然剪掉焦牙并没有给当时乃至相当一段时期的母猪乳头被咬伤现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因为母猪泌乳力不足是主因,主因不改善,仔猪嘴里其它的牙齿或剪牙不当留下的尖锐牙根依然会对乳头造成伤害);虽然直到现在,即使因母猪营养研究的成果带来母猪饲料的革新而使得母猪泌乳力大大提升(咬伤乳头的主因改善或解除了),可是在当下相当多的猪场里,剪焦牙仍然是一项必须执行的操作规程,这是因为养猪人的固有观念还没有改变,即剪焦牙还是必须的,观念未变,行为何谈改变?
        下面我们来讨论仔猪的焦牙究竟有何功用?有报道称,泰国人用可透视牙齿的设备观察初生仔猪吸吮母乳的情景发现,其仔猪的八颗焦牙在吃奶时上下轻压夹固乳头,起到了固定乳头的作用,这使得仔猪更方便吸吮初乳及日后的常乳。由此可见,仔猪的焦牙并非无用,其起到的固定乳头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众所周知,母猪无乳池,所以不能象奶牛奶羊那样随时可以给其后代提供乳汁。母猪通过仔猪吻突对乳房的拱摩及乳猪的傲傲待哺的叫声,在促乳素的作用下实现放(泌)乳,其平均放乳时间仅为8—15秒,所以尤其是产下24小时内的仔猪,为了吮食更多的初乳(初乳进食多少几乎影响其仔猪的一生健康),仔猪不得不在相当短的时间里本能地吮吸尽可能多的乳汁。此时用来固定乳头的焦牙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固定不好,乳头是容易从仔猪嘴里滑出的,一旦滑出,等再次吸吮乳头时,也许母猪的此次放乳结束了,那就只能等待下一次。如果不能在产后一天内(准确地说是18小时内)进食到足够的初乳,仔猪就可能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僵弱甚至死亡。除此之外,剪牙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表现在:
a. 使仔猪失去了天然的用来固定乳头的焦牙,自然会影响吮吸乳汁尤其是初乳的摄入。
b. 在剪牙过程中对初生猪带来伤痛。
c. 在剪牙中不可避免地留下的部分尖锐牙根会对母猪乳头造成伤害。
d. 牙根创口会增加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增加被链球菌感染(如引发关节肿、牙床发炎等)的机会(笔者观察到停止剪牙的猪场,其被链球菌感染的发病率大都会下降七成以上)。
e. 增加员工的劳动量等。
        综上所述,只要把母猪养好,使其有比较充足的泌乳量,剪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替代剪牙的磨牙也是不必要的(磨牙导致牙床震伤并较易磨到嘴唇内侧至破皮出血),剪牙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多不容小视。笔者所在的清泉湾猪场已经连续六年未给仔猪剪牙,在生产上并未发现母猪乳头被咬伤的现象,实践业已证明,不剪牙是完全可行的。如果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一定要剪,那就只好建议在产下三天后再剪,毕竟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少一些。你完全有必要在这三天里仔细观察母猪乳头状况,如果没有被咬伤,你还会剪牙吗?
3.关于断尾:其实尾巴是无辜的
       断尾可以说纯粹是工厂化养猪造成的对仔猪的又一打击。由于工厂化养猪大多是水泥地坪,而且为了追求栏圈利用率致使其养猪密度普遍偏大,猪只每天过着重复而单调的生活(采食、排泄、休息),且活动空间往往相当有限,终身不见阳光。在这种窘迫的环境中,猪只应激强度很大,容易产生异常的攻击行为,其首当其冲受攻击的对象自然是无辜的尾巴。因为尾巴时常摇晃容易被捕获咬伤,往往是一头猪的尾巴被咬伤流血,其血腥味会导致其他猪只群起而攻之(猪有从众攻击行为),很快只一会儿功夫,一条好端端的尾巴就会只剩下尾根在哭泣。猪只的这种互残攻击行为可以使一圈猪(一般20-30头)在几天之内均失去尾巴,随之而来的各种感染发生,轻则消瘦滞长,重则丢命。其实这不能责怪猪只的“残忍”,因为人为造成的居养环境恶劣导致了其群起攻之或互残的异常行为发生,所以,猪只连同其尾巴均是无辜的。
        起初人们以为猪只互咬尾巴是某种矿物质缺乏导致,后来证明并非如此。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法”,而不是去从环境改善(如减少密度、提供可供翻弄的材料及合适的玩具等)方面着手,干脆在仔猪刚出生时将其尾巴剪掉(三分之二或更多),以为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咬尾的问题。可是在生产实际中,即使剪掉了尾巴,互相攻击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没有摇动的尾巴可攻击,那就攻击耳朵甚至腹部、腿部。事实上,猪只这种互残行为是一种无奈的呐喊或控诉,它告诉我们,这里的居养环境太糟糕,福利水平太低,是到了该改善的时候了。
       断尾不仅造成对新生仔猪的伤害,增加被感染致病的机会,同时也剥夺了尾巴作为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生理功能,如驱蚊和表达心情(尾巴上扬卷成9或6字型的信号被认为是猪体健康且快乐的标志之一),另外也断了喜食猪尾巴消费者的口福。
笔者采取舍内宽松(发酵床)和舍外加设运动场的饲养方式,已经连续五年不断尾,很少发生咬尾现象,偶尔见到的个别咬尾亦被证实大都是稍弱猪只的“发泄”行为,也未见群起攻之的情况,此时移走弱猪则很快恢复和谐相处。一个猪场猪只尾巴的完整与否,是体现猪群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上述,只要切实改善环境,断尾是完全不必要的。
4.关于限位栏:是到该拆除的时候了
        三十多年前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工厂化养猪,由于追求方便管理、易于操作以及提高栏圈利用率,于是引进了用于妊娠母猪的限位栏;随后,哺乳母猪的产床也作为一种特殊的限位栏引进。在当时,国内的大多数猪场其妊娠母猪是小栏饲养的,每圈4—8头(越是妊娠后期每圈的数量越少),这需要较大面积的房舍及较多的人工。自从进行限位栏改造后,房舍面积减少一半之多(由之前的头均3平米左右减至1.3米左右),而且方便管理(如查情、清扫、喂料等),也减少了人工付出,这在当时采用限位栏设施后所带来的早期好处是很明显的。于是,一股限位栏革命之风袭卷全国,不仅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建规模化猪场几乎全部采用,甚至许多正在运行的猪场也进行彻底改造,这样本应该受到特殊照料的妊娠母猪一下子莫明其妙地进了“水牢”:不能转身;只能站立卧下(由于宽度大约只有60厘米,故卧下后腿部大都不能自由舒展只好卷曲);后腹部长期处于潮脏之中(形似“水牢”;因长度仅2米左右,饮水时造成的漏水加上尿水使地坪长期潮湿,再加上粪便不可能及时清除,于是母猪后腹部常常粘满粪污)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人们开始发现长期关在限位栏的母猪神态木呆,刻板行为明显(如反复啃咬栏杆),心肺功能下降(无法运动),肢蹄病及乳房炎增多(潮脏感染所致)等,致使其非正常淘汰率大大增加,北京泰欣富民养猪公司统计的数据表明,采用限位栏时的非正常淘汰率高达13%以上。
        鉴于以上种种弊端,一些有识之士于十多年前开始从国外(荷兰等)引进电子饲喂系统,采用大群饲养(多数为40—50头),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手段比较精确地控制每头妊娠母猪的日采食量,这样把母猪从牢笼里解放了出来,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人采用(海南升泰种猪公司、北京泰欣富民养猪公司等),且收益显著。另外,北京清泉湾养猪公司研发了一种自动运动定量采食系统,采用中群饲养(每栏20—24头),同样也成功地让妊娠母猪摆脱了“坐牢”之苦。
         欧洲许多国家从2012年起陆续立法禁止使用限位栏(甚至包括传统产仔床),我国虽然在这方面没有限制,但从提高动物福利和保障母猪健康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到了拆除限位栏的时候了。北京泰欣富民养猪公司采用群养电子饲喂系统代替限位栏,其中一个明显的收益是母猪的非正常淘汰率(因肢蹄病等原因淘汰)一下子从之前的13%左右下降到3%以内,仅此一项,每年就为该猪场节约成本超过80万元(该场基础母猪群1800头)。这个数据也说明了其母猪的体质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样其福利水平(母猪身心康乐状态)自然也随之大为提升。
        目前有相当多的猪场基于市场长期低迷及栏圈条件限制等因素仍然在使用限位栏。笔者的建议是:根据现状,妊娠前期(怀孕30天观察期)和哺乳期,目前要求不用限位栏尚不现实。但至少可以将除观察期之外的整个妊娠期采用比较成熟的群养电子饲喂系统,况且这种系统国产的效果也不错,且成本会更低。至于产床,目前西欧大都采用自由分娩床,床的大小与目前产床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将限制母猪转身的栏杆拿掉了,取而代之的是防压(仔猪)杆或斜板,这样在哺乳期,母猪是可以自由转身的,但对于仔猪而言则需要更多的护理。英国一个农场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自由分娩床内给仔猪设置保温板的一侧,如果安装绿色的灯光,则可以将仔猪被压死的几率降低一半以上,因为绿色的灯光可以更好的吸引仔猪在吃奶后尽快回到保温板区域休息。
         基于上述, 无论从母猪健康角度考虑,还是从猪场经济利益因素考量,未来把母猪从限位栏里重新解放出来应该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法律约束,养猪人也应该开始着手准备拆除妊娠母猪限位栏了。
5.关于阳光:在阳光下睡懒觉是猪的天性之一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猪与人一样,也喜欢偶尔晒一晒太阳,在太阳底下美美地睡一觉(酷暑除外)是猪的天性之一。然而,现代工厂化养猪场由于绝大多数没有考虑运动场,猪只几乎终生见不到太阳,只能靠白炽灯增加光照。经常晒太阳不仅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骨骼强度;还可以促进猪体体表微循环而改善表皮营养;保持体表相对干爽而减少湿症或体表寄生虫的发生。还有一个好处是,在舍外晒太阳可以呼吸到比舍内质量高得多的新鲜空气,这也会进一步促进猪只健康。
        北京清泉湾养猪公司充分利用栋与栋之间的间隔空间(一般为10—12米)将其设计为运动场,这样,无论是母猪还是生长肥育猪(采用发酵床技术),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出舍内外,即使在舍外零下十多度的环境下,只要有阳光,在上午11时至下午3时,大多数育肥后期猪尤其是母猪仍然喜欢到舍外运动场游玩晒太阳。需要提醒的是,在夏秋季,应该在运动场设置遮阳网,这样可以防止部分母猪因贪睡而晒伤皮肤(致使周身皮肤发红,严重可致流产)。
        虽然户外阳光对于猪的繁殖与生长并非是必需的条件,人们可以采取舍内增加光照的措施加以弥补。如有些地方会在猪舍顶部安装几块阳光板,这样会有几束阳光射进舍内。为了猪的健康却有必要创造条件至少让母猪(重点是妊娠母猪)有舍外晒太阳的机会。对于福利养猪而言,提供舍外运动场让猪只享受自然阳光似乎是必需的。尤其是在我国日益兴起的地方品种猪场(黑猪为主)和生态养猪场(从事有机养殖及打造品牌猪肉,基础母猪千头以下的)是完全应该设置运动场的,条件许可时还可以规划放牧区间,这样不仅可以晒太阳,甚至还可以满足猪只的其它天性,如拱土或滚泥。
6.关于青饲料:猪只天生爱吃青料
        三十多年前,我国传统的养猪是以青绿饲料为主的,直到现在,许多地方品种猪场也没有放弃投喂青料的习惯。青饲料不仅可以给猪只提供天然的维生素,更特别的是可以提供膳食纤维素,这一营养素对母猪尤为重要,可以有效防止便秘(便秘是母猪健康的天敌),并在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不仅如此,青饲料还可以增加妊娠母猪的饱腹感和改善育肥猪的肉质。猪是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其祖先是以采食各种野菜及植物块根类为生的。然而,现代的工厂化养猪模式却几乎剥夺了猪只吃青料的喜好。我国著名养猪专家、《养猪》杂志主编张永泰教授曾经多次说过:要大力提倡给猪尤其是母猪提供青饲料,使猪有饭(精饲料)也有菜(青料)吃。
        北京清泉湾养猪公司自建场初期便按每头母猪二分地种植紫花苜蓿, 这样每年的5-10月, 全场母猪可以享受苜蓿青料, 育肥猪上市前2个月左右也能投喂青料。在11月至翌年4月,该场采购优质苜蓿草颗粒直接粉碎掺入精饲料中,这样保证了母猪和育肥后期猪全年均能进食到优质的膳食纤维素。地方品种猪场和适度规模的生态猪场是完全可以自行种植青饲料(紫花苜蓿、饲料桑叶、良麻、聚合草等)来保证供应的。尤其在南方,青饲料收获期长(可长达10个月),且品种更多(还有许多水生青料),因而饲喂青料更有优势。大规模的工厂化猪场投喂青料会比较困难,但如果购用品质可靠的苜蓿干草颗粒(甜菜粕等也可考虑)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无疑,创造条件让你的猪只尤其是母猪享食青饲料,是体现其福利待遇的重要标志之一。
7.关于垫料(草):就地坪而言,有垫草是猪的最爱
        著名肉质评鉴与地方品种猪研究专家、安微农业大学张伟力教授曾经亲自做过一项十分有趣的试验。在野外放牧条件下,有三间庇护房舍,供猪只避雨和休息之用。这三间房舍内地坪设计各异,分别为铺垫垫草、铺垫沙土和水泥地坪。下雨时观察到,有垫草的那间房舍最先被抢占,占满后其他的猪只会选择另一间铺有沙土的,又占满后余下的猪只没有选择了,只好进入水泥地坪那间房,甚至有个别猪只宁愿淋着雨也不大情愿进去躲避。这听起来象个故事的试验告诉我们,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是猪的行为说了算,而非人的想象或设计说了算。一目了然,就地坪而言,有垫草是猪只的最爱。我国的垫草资源是丰富的(东北三省及南方大部均有优质的稻草;其它省份有燕麦秸、大/小麦秸等),然而在猪场中使用垫草者却廖廖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收集草料会增加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二是要花大量人工去投放和更换;三是垫草用过后的处理比较困难。
        垫草对猪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母猪而言其益处更大。在欧洲许多国家,给各阶段猪只提供垫草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可见垫草在猪的福利与健康方面是何等重要。垫草不仅给猪以干爽的舒适感,更好地保护蹄部健康,还可以满足其天生的啃咬等探究行为,以及满足临产母猪的筑巢行为。
事实上,我国地方品种猪场和适度规模生态猪场是有条件使用垫草的,早用早受益。可以借鉴国外处理使用过的垫草变成有机肥返田的相关技术,从而实现废物合理利用而实现生态循环。另外,积极利用机械捆草也可以降低草料成本。
        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采用稻壳加锯末作为发酵用垫料,由于实现了零(污水)排放,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山东、南方部分地区曾一度推广得红红火火,后因垫料的原料资源及发酵床的管理难度等原因,能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事实上,如果管理到位,发酵床确是猪只比较喜欢的一种特殊软地坪,可以起到类似垫草的作用;另外有价值的方面是还可以实现节水养猪等。笔者建议在北方温差大的偏冷地区可以采用发酵床技术养猪。
8.关于音乐:可能是猪只喜欢的
        我们知道,猪只除视觉不太好外,其嗅觉听觉均十分灵敏。山西百草坡畜牧公司利用大山沟林地放养黑猪,笔者看到该公司养猪基地采用敲铜锣的方式传呼在山沟放养的黑猪回到定点处采食精饲料,在两千米开外的黑猪能够闻锣声而跑回,足见其听觉之敏锐。近几年来,在一些媒体上也不时看到给猪听音乐的报道。那么,给猪播放音乐是否有益其健康或提高其生产性能呢?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宪红博士,对音乐是否影响猪只的行为与生产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其基本结论是,音乐(适当的音乐类型和音量)可以降低猪只的应激水平,减少猪只的攻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猪只的福利水平;相对而言,种猪、中大猪比较喜欢听平缓优雅的音乐如许多乡村乐曲等,而仔猪、小猪则比较偏爱轻松欢快的音乐如台湾校园歌曲等;对于欢快音乐播放音量不能太大,对于舒缓音乐播放音量的范围可以大些。该研究表明,增加不同阶段猪只的愉悦感,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其生产性能。
        广东德兴种养实业公司于十年前、北京清泉湾养猪公司于六年前给猪群每日定时播放音乐,北京泰欣富民养猪公司也于近期(2014年11月)在猪场增设了音乐设备。实践证明,播放音乐时猪只显得更安静,且对一些额外刺激如外来参观者走近、管理人员入圈巡查等变得不太敏感,这等于是减少了应激反应。另外,音乐也使得猪场员工心情舒展,减少了工作上的单调与枯燥感,这也是一种增加员工福利与提升其工作兴趣的举措。
上述不难得出,音乐对于猪只精神和身体而言是有益的,无疑可以提高其福利与健康水平,且投资不大(一个600头母猪场投资2万元以内即可),故养猪人不妨行动之。
9.关于福利养猪:舶来?还是回归?
        福利养猪是动物福利理念的延伸与实践,如果从动物福利核心诉求“五大原则”而言,动物福利理念的确源自欧洲。毕竟早在一个多世纪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诸国便开始呼吁并推行有关动物不受虐待的法律进程,后成功上升至动物也具有感知力基础上的动物福利立法,其提炼形成的动物福利“五大原则”(五大自由)本质内容也逐渐得到国际上公认并迅速影响他国。以至于我国香港地区(1930年前后)和台湾地区(1998年)也相继立法保护动物福利,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动物福利法案,更有甚者,2007年,德国将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写进宪法,直至今日,可谓举世无双。动物福利理念传入我国大陆应该可以追溯到20年前,然而直到近几年尤其是成立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2013年)后才开始逐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业界与民众的关注或重视。关于动物福利立法的呼吁也开始时有发声。基于以上简述,认为动物福利(当然包括福利养猪)理念为舶来品是言之有理的。
       然而,作为动物福利重要实践之一的福利养猪实践,其实我国早在35年前(当时以养地方品种猪为主)就一直在沿袭千百年来的传统农耕文化来饲养生猪,如给于大量垫草;可以自由活动、拱土、晒太阳;不断尾不剪牙;喂饲大量青绿饲料及农副产品(麸、糠等);粪污沤制返田等。而这些,恰恰是当今主流动物福利组织所强调要求的猪只生存与生活的良好福利状态,也就是说我国传统养猪模式其猪只的福利待遇是非常高的。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首席教育官菲尔博士于2014年6月在考察了江苏东海种猪场(饲养地方品种淮猪)后伸出了大拇指,甚至赞誉道:当今世界上最幸福最福利的猪就在中国。
       遗憾的是,对瘦肉优点与肥肉缺点的片面或过分夸大,以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断要求其猪肉产量节节升高。于是近30多年来,瘦肉率高且生长速度快的国外品种猪源源不断的引进国内,与此同时也引进了按流程操作的工厂化养猪工艺。这种引进的养猪工艺与我国传统的养猪模式相比,最大区别是明显缩小了猪只(尤其是母猪)自由活动空间;另外用灯光替代阳光,用水泥地坪或漏缝地板替代垫草,执行剪牙与断尾措施,用窄小的限位栏替代宽松栏圈等。这种状况导致了猪只的不适应性加大,应激丛生,免疫力低下,疫病新发频发不断等,肉品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可喜的是,当下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这种把猪只当作“工厂化生产机器”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许多规模化猪场开始着手或已经将母猪限位栏革新成可让其自由活动的群养电子饲喂系统,也开始尝试不剪牙不断尾,开始给猪只播放音乐,在饲料中添加苜蓿草粉,加大员工动物福利培训力度等等举措,这些均是提高生猪福利水平进而提升其健康水平的作为,表明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不适合进行福利养殖只是一种借口或推辞。
        上述可以得出,动物福利(福利养猪)理念的确是舶来品,然而福利养猪实践在我国却是实实在在的回归,而且这种回归是继承了传统养猪方式却又优于传统(如营养平衡饲料)的升级模式。
10.小结与期望
        本文就福利养猪理念与实践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肤浅的讨论与分析,提出了也许并不成熟的观点,然而,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可能远不止这些,只是笔者认为在当今养猪状况下本文所涉问题比较值得关注罢了,还希望业界同仁与有识之士提出宝贵意见,以期扩大共识共同提高。
        笔者借此大胆预言,基于生猪等农场动物的健康、环保压力、消费者对肉品安全的担忧、人类健康、出口贸易以及与国际潮流顺势而行的呼声等,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进程将会逐渐提升到政府层面的议事日程上来。有理由相信,由中农促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与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合作进行的在我国大陆境内设立的农场动物福利养殖评奖活动,以及ICCAW与北京方圆标志认证公司合作进行的农场动物福利养殖评定认证工作,还有农场动物福利养殖标准的公开发布(中国标准化协会今年5月刚审批通过了中国首部农场动物福利标准即“农场动物福利要求--猪”)等等,无疑会促进或加快这一进程。早在1982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中就明确提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于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该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它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接受行为道德的约束”。 其实,这种“行为道德的约束”就是法律的约束。为了人类自己的福利与安全,我们没有理由不与动物和谐相处;哪一天动物遭殃了,人类也将难逃厄运;给予动物福利,就是给予人类福利;尊重自然,尊重动物,就等于尊重我们自己……如果上述理念能够得到多数业界同仁和民众认同并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人与动物的和谐时代。也许,在不远的可以预期的将来,就可以听到我国动物福利立法进入启动阶段的脚步声了。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推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