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其他 » 正文

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9-07-01  来源:🔗饲料机械与加工  💛2614
核心提示:01微生态制剂类别及反刍动物消化特点微生态制剂是一类含活菌体或活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从组成上可将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

01微生态制剂类别及反刍动物消化特点

微生态制剂是一类含活菌体或活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从组成上可将微生态制剂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类。从功能上看,三类微生态制剂是有密切联系的,益生菌能够改善动物微生态平衡;益生元不能对机体直接发挥作用,需要通过促进益生菌繁殖,间接发挥作用;合生素既能直接对机体发挥作用,又可以间接通过益生菌发挥作用。

反刍动物的胃是复胃,由4个胃组成,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其中,瘤胃容积最大,其内存在大量的厌氧微生物,是一个天然发酵罐,大约70%~80%的营养物质、50%的粗纤维是在瘤胃内消化的, 所以瘤胃也是反刍动物日粮消化的主要场所。在消化过程中,瘤胃、网胃和瓣胃内主要对食物进行物理消化、微生物消化;皱胃能分泌胃液,消化方式与单胃动物相同。正常情况下动物胃肠道里的微生物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微生态环境,如果微生态环境发生紊乱,有益菌群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导致发病。

02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2.1 提高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促进动物胃肠道内产生多种消化酶,利于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反刍动物生长,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王世荣等指出芽孢杆菌可使动物机体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物质, 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肉品质等生产性能。邓露芳等探讨了纳豆芽孢杆菌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影响, 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可促进瘤胃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姜艳美等指出添加一定量的酿酒酵母菌培养物可以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冯伟业等研究表明, 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内木聚糖酶活性和果胶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试验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都有提高。王世荣等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作为瘤胃原虫的养料,促进原虫大量繁殖产生酶原,进而消化碳水化合物。杨华等研究指出,肉羊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陈碧红等指出,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益生素可以提高犊牛的生产性能, 表现在可以提高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方面。刘彩娟等研究表明,饲喂添加了复合益生菌的日粮可以显著提泌乳中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校正乳和能量校正乳含量,从而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张志军等研究指出,饲喂添加复合益生菌的日粮可以显著增加奶牛产奶量和提高乳脂率,但乳蛋白率提升不明显。

2.2 提高免疫能力

在动物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提升有益菌占比,竞争性抑制并排斥病原菌,平衡胃肠道微生态菌群,使动物机体恢复健康。有益菌能黏附到动物胃肠壁细胞上,起到屏障作用,阻止致病菌入侵。张庆华等指出,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强吞噬细胞活性,增强T 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通过发挥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作用,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范利霞通过给绵羊饲喂5%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后研究微生态制剂对绵羊免疫功能影响,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绵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羊循环血液中的抗体水平, 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调剂能力,提高动物免疫能力。

2.3 改善反刍动物畜舍环境

微生态制剂能改善动物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菌群进入宿主动物胃肠道后, 促进其胃肠道有益菌的增殖,竞争性排斥有害菌,抑制其生长繁殖,通过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减轻动物粪便的氨臭, 改善和优化动物饲养生态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付晓政等探讨了微生态制剂EM对牛粪中氨气释放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研究指出,微生态制剂EM的添加可以明显降低氨氮含量,2%的EM 处理组大肠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明微生态制剂EM能降低牛粪中氨氮浓度,减少氨的释放。付晓政等选用18 头体况相近的澳洲荷斯坦奶牛,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 探讨了饲喂复合益生菌日粮后奶牛粪便中氨气产生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指出,饲喂复合益生菌能调节奶牛胃肠道微生态平衡, 减少粪便中氨气排放,减少污染,改善畜舍环境。

03反刍动物饲料微生态制剂的

开发应用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促使我国传统畜牧业转向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应用恰好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绿色环保高效的路径。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开发和利用微生态制剂符合当前畜牧业生产注重绿色、安全、环保的理念,开发利用微生态制剂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微生态制剂的开发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今后应加大对微生态制剂的菌种选择、稳定性、生产工艺、使用时间、使用剂量、使用对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有关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 还应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