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其他 » 正文

人造肉究竟怎么"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9-11-26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4654
核心提示:从今年3月开始,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人直呼"吃不起肉",再加上疯牛病、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让人"谈肉色变","人造肉"

从今年3月开始,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人直呼"吃不起肉",再加上疯牛病、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病让人"谈肉色变","人造肉"概念突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那么,人造肉究竟是怎么“造”的呢?

目前为止,人造肉的生产分为"植物蛋白肉"和利用动物干细胞培养两种。

"植物蛋白肉"原材料是大豆、豌豆等植物来源的"素肉",通过额外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红蛋白"来模拟出真肉的色泽和口感(实际上完全不含任何动物成分)。这一类人造肉的关键技术,正是在植物蛋白中加入了血红素,让"肉饼"展示出真正肉的特性和口味。

这种植物蛋白肉的制作,比眼下流行的辣条、素鸡等 "素肉"在工艺上更为复杂——传统的豆制品素肉,是将大豆直接用于素肉生产,而植物蛋白肉采用了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进行制作(这需要榨油企业首先把大豆油去掉,再由专业公司从"豆粕"中分离出大豆蛋白)。品尝过的人表示,植物蛋白肉就像豆制素鸡、素排骨、素肉的"再升级版",吃起来更有吃肉的真实体验。

另一类,利用动物干细胞来制造人造肉,在工艺上就要复杂得多。科学家想要哪种动物的人造肉,就得从那种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

2016年6月,美国加州成立了一家名为"无鳍食品(Finless Foods)"的"人造海鲜"公司,主要业务是人造蓝鳍金枪鱼肉。蓝鳍金枪鱼被认为是制作寿司和生鱼片的顶级食材,但是由于生长缓慢及过度捕捞,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进入濒危物种名录。目前的研究进展显示,实验室合成鱼肉的速度远快于自然状态的鱼类生长——蓝鳍金枪鱼在海洋中的生长周期大约是3年,但在实验室内,鱼肉细胞的数量每24小时就能增加一倍。

近期,美国的研究人员从火鸡身上提取了肌细胞,在牛血清营养液中培养细胞后,得到了条型的"火鸡肉"。不过,由于缺乏脂肪及血液供应,这种"人造火鸡肉"口感还较差。

荷兰的研究人员则从猪的肌肉细胞中提取出干细胞,然后把细胞放入营养液中培养,获得了含有肌纤维的"人造猪肉"。这些人造猪肉虽然聚集成了类似蛤蜊的形状,但和真正的猪肉也还存在较大差距。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