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图片教学 » 正文

如何减少痛风在鹅育雏过程中的发病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0-01-16  来源:🔗华南生物—张青林  💛2650
核心提示:鹅在育雏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对鹅造成比较大的威胁,如小鹅瘟、副粘、禽流感、大肠杆菌、浆膜炎等,还有近几年来一直对雏鹅危害比

鹅在育雏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对鹅造成比较大的威胁,如小鹅瘟、副粘、禽流感、大肠杆菌、浆膜炎等,还有近几年来一直对雏鹅危害比较大的代谢病---痛风。由于鹅痛风感染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因此很多养鹅户损失惨重,出现惨不忍睹的状况,目前在痛风这个病没有很好的控制措施,总是出现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导致养鹅户对痛风这个病已经绝望了,古代医圣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了少犯错误,减少损失,鉴于此我们应该预防为主做好以下工作。

鹅痛风是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发育不健全,蛋白质代谢障碍,体内产生大量的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软骨周围、内脏和其他间质组织所引起的代谢病。此病最早见于3日龄雏鹅,发病日龄多集中在5至15日龄,15日龄前后为死亡高峰期。死亡率可达50%左右。

一、病因分析

1、先天因素

鹅苗出壳后自身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病,造成肝肾功能受损。肝肾是解毒、排毒的重要器官,肝肾功能受损,机体产生的垃圾毒素不能及时代谢,为痛风的产生埋下了“定时炸弹”。

2、管理因素

a、低温高湿,很多养殖户都在盲目跟风低温育雏,认为低温育雏鹅的抵抗力强,脱温好脱,殊不知低温情况下卵黄易吸收不良,雏鹅易拉稀,水汽不能有效蒸发,肾水代谢受阻。

b、长途运输,加上到了高温低湿,有的养殖户只知道保证温度,却不知道增加棚内湿度,温度高湿度小易造成雏鹅脱水,引起肾肿。

c、通风不良,雏鹅呼吸需要大量氧气,炉子燃烧需要氧气,如果不及时通风,会造成棚内缺氧,有害气体增多,也易诱发痛风。

d、管理不细致,饮水槽位不够,漏水、缺水导致

3、霉菌因素

种鹅在饲养过程中,饲料霉菌毒素超标,造成垂直传播,另外雏鹅使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双重因素作用下,引起肝肿、肾肿损破坏肝肾功能,导致痛风。

4、饲料因素

鹅属于素食动物,是吃草的家禽,我们人为改变了它的生活习性,给它吃高蛋白、高能量、高钙的全价料,短时间虽不会引起痛风,但如果肾功能受损,很快会有多余的蛋白质代谢不掉,引起痛风。

5、疾病因素

如星状病毒、鹅出血性肾炎、禽肾炎、感冒感染等。

6、药物因素

很多养殖户开口药用毒性、药量剂量过大等,对肾肝伤害比较大,易引起肝肾功能受损。

7、种源孵化因素

种蛋来源不明,消毒不严格,孵化后期管理不当,温度过高,凉蛋不当

二、临床症状

1、发病初期:雏鹅表现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缩颈羽毛松乱。大群粪便发白,粪表面布满白色尿酸盐。

2、发病中期:表现皮肤骚痒,自啄羽毛,附关节红肿,腿部无力,喜卧,粪便发白且稀薄,大群精神状态差,采食量下降。

3、发病后期:表现站立不稳,喜卧,受惊吓时也不能行走,双侧附关节明显红肿,喙发红,体温升高,脱水。附关节手感发烫,触碰时雏鹅有疼痛感。大群拉水样稀便。

4、剖检症状

剖检可见全身皮下清晰可见尿酸盐沉积,附关节红肿且关节腔内有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呈花斑状,表面有尿酸盐沉积,输尿管高度扩张,管腔内充满石灰样沉积物,其他内脏器官(心、肝、脾、肠系膜、腹膜)的表面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严重时形成一层白色的薄膜,肌胃角质层易剥离,颜色发黑并伴有溃疡,腺胃肿胀,表面有白色物质附着。少量有大肠杆菌及浆膜炎等细菌感染的病理变化。

三、预防措施

1、注意引种,到正规种鹅场、孵化场引种,降低痛风发病的机率。

2、保证饲料质量,合理营养,使用专用种鹅饲料,不要使用鸭料、鸡料。

3、减少饲养密度,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早放牧。

4、加强卫生饮水及消毒,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多通风。

5、根据日龄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也可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玉米和麸皮降低饲料蛋白,育雏期可以按比例添加青绿饲料。

6、合理用药,保肝护肾:5-7天开始肾肿解毒药、中药五苓散等。

7、注意原料中的霉菌毒素,育雏期间料中定期添加益生菌。

8、注意小鹅瘟抗体质量,避免外源性污染,6天注射小鹅瘟和痛风抗体注射。

9、发病时紧急注射痛风抗体和头孢亏肟每只鹅按照剂量2毫升,连续注射两次,同时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多补充青绿饲料。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