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背景下,安全问题既是猪场的生存之道,也是成功防非复产的关键所在。然而,猪场往往重视外部生物安全漏洞的改善(如大门口和出猪台),而忽视内部生物安全的管理(如日常生产操作),从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此,笔者总结出非瘟背景下猪场常见的关键操作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猪场把猪养好。
一、查情配种
1.公猪还能用吗?
非瘟背景下,猪场能不能使用公猪进行诱情(查情)是猪场比较关注的问题。个人觉得是可以的,但需要设立专门的“诱情公猪”。且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诱情公猪、母猪和猪舍大环境必须安全(非瘟病原检测合格);
②为防止公猪串舍使用,建议将诱情公猪与母猪关在同一栋猪舍,关公猪的栏舍最好是实体墙(防止相邻栏母猪接触),并且安排在猪舍的下风口(防止公猪气味弥漫猪舍影响查情效果)。
2.如何安全查情?
减少诱情公猪和母猪的直接口鼻接触是有必要的,尽管查情效果会打折扣,但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应对。
①查情过程中,公猪不要进母猪栏追逐,可以选择使用公猪笼在栏外走动诱情,避免过多的接触(使用公猪前后公猪笼与过道都要消毒);
②若猪场没有查情公猪,可以选择市面上质量比较好的公猪气味剂产品来尽量弥补公猪功能(效果肯定没有公猪好)。
3.如何安全配种?
配种是人与猪频繁接触的操作之一,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①采精公猪和精液的安全十分关键,要求定期进行非瘟病毒检测,一旦不合格则直接淘汰;
②若外购精液,选择大厂家的精液,一次性采购好1周的量,避免频繁外购;
③减少配种次数(2次/头)和调整配种间隔时间,要求母猪发情(发生静立反应)即可初次配种,间隔24小时进行复配;
④尽量不采取深部输精(尤其初胎),若操作不当则容易造成母猪生殖道黏膜的损伤,破坏机体的黏膜免疫屏障。
⑤配种前,做好母猪后躯和人员手部的清洁卫生。
二、疫苗免疫
1.健康是前提
疫苗免疫的目的是通过疫苗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后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确保猪群健康和稳定。因此,疫苗免疫效果是由双方面决定的,不仅要重视疫苗质量,而且要重视猪群综合免疫力的提升。建议从疫苗免疫前7天开始,在饲料中添加具有调节双向免疫力功能的中药康之源2公斤/吨+奥茵美1公斤/吨(连用7天)。
2.优化是关键
对猪场而言,频繁的进行疫苗免疫不仅会加大“人与猪”接触的频率,还会对猪群健康造成“负担”,猪场需要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建议将“可有可无”的疫苗直接去掉,同时要结合本场猪群的发病史和检测报告(1个月以内)来重新制定免疫程序。
3.操作是核心
不合理的免疫操作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交叉感染,需要严格把控。在疫苗免疫前,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奥茵美1公斤/吨,连用7天;在免疫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一猪一针头”,防止针头混用带来交叉污染,需要加强对注射部位的消毒。
小结
非瘟背景下,强化猪场内部生物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尤其是涉及到“人与猪”频繁接触的操作环节,一定要秉着“减少接触、强化消毒”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切断病毒(不光是非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唯有如此,猪场的安全稳定才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