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图片教学 » 正文

非瘟肆虐的情况下为何要提倡多周批生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0-09-02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3933
核心提示: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即每天都有的配种、分娩、断奶、销售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

猪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是将原有的连续生产管理模式即每天都有的配种、分娩、断奶、销售的工作改为在每周集中有规律的生产模式,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断疾病的传播、优化管理、提高人员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

欧洲的猪场批次化生产非常普遍,多数猪场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厂化养殖,人均母猪饲养效率达200头,人员工作不但效率高,而且条理清晰,每周2天配种、1天防疫、2天分娩、1天母猪断奶、上产床周转、1天休息,工作轻松,每天上下班员工开车回家,让员工彻底从猪场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四年前在浙江桐庐笔者也曾见过类似的猪场使用过这样的管理模式,但非瘟之后多数猪场采用的是员工全年封闭式管理进行多周批生产,主要是考虑到减少猪场与外界接触的频率,目前四周批比较流行,一年猪场不管大小就出13批猪。当然采用三周批生产的场也不在少数,三周批一年断奶17批猪。与单周批一年52批次比,大大减少了对外接触售猪的风险。

1、猪场批次生产的优势

1.1 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

因为批次间猪只不存在混养并栏,猪只应激减少,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相对隔离的空间饲养,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1.2 有效防控疫病

批次生产能够彻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包括母猪群的全进全出,有合理的周期性空栏时间,有利于卫生消毒工作的开展,彻底消灭传染源;其次,间歇性生产使得疫病的水平传播传播途径切断,减少猪群感染几率;再次,批次生产的猪群日龄接近,整齐度高,便于制定防疫程序,且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整齐,有效保护易感猪群。同一批次猪群不再接触其他外来猪群,通过其他猪传播疾病的概率也被显著降低。

1.3 便于饲养管理

由于分娩日龄接近,产房仔猪便于同舍内交叉寄养,提高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不同猪舍间疾病传播的风险;同一批次猪群日龄相似,便于制定饲喂计划,其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可达到最佳,也便于监控饲料使用情况以及饮水消耗情况,随之带来用药成本以及死亡率下降,生产效益提高;猪群日龄相似,对环境温度、湿度需求也一致,便于集中进行温度、湿度调控;同批次猪发病情况一致、单一,便于用药;批次生产,生产节律明显,便于监测猪群健康状况和员工工作水平,易于查找生产流程管理的漏洞,全进全出计划更容易执行和管理,提高猪场管理效率;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种猪销售计划,使得猪群均衡生产;猪只均为成批的全进全出,减少混群,便于质量追溯或问题追溯。

1.4 饲料效率高,预知健康状况

在良好干净的饲养环境中,病原危害极低的状况下,猪只生长速度加快,上市日龄可大幅缩短;越干净的环境,越能注重生物安全,患病之风险降低。在病原浓度很低的环境下,猪只所摄食之饲料,只需要少量转换成免疫物质,蛋白质可以完全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批次之间,由于猪舍隔离性良好,环境温度及通风容易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猪只公母分栏饲养,提供最佳配方,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可提早预知猪只健康状况,及早预防猪只疾病。批次之间空栏时间容易控制安排,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进行,提供干净的畜舍给新批次猪只关养。可以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分娩及保育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使整个猪场饲养成绩大幅进步。

2 连续生产模式向批次生产过渡流程

2.1 过渡前需制定详细的方案

批次生产为满负荷生产模式,过渡前要根据种群数量、圈舍数量、圈舍类型设计适合本场的批次生产模式,根据批次生产的要求对各项生产参数进行设计(如:年产胎次、年产批次、每批分娩母猪数、每批配种母猪数、每批后备母猪补充数、每批断奶仔猪数、每批保育下床数、每批育肥出栏数、各阶段栏舍数量等)。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农场的批次管理方案很关键,选择合适的批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事情况,如:农场规模、设备设施情况、断奶日龄、人员(人数和技能水平)、管理者意愿等。其中,猪场设备设施是制约农场批次选择的重要条件。在以往的培训和实践中,总结出了猪场批次规划10步法,应用这10步法就可以根据猪场设备,给农场选择合适的批次管理方案。

1.首先,我们要确定产房规划分组(也就是把产房均分为产床数量相等或相近的几组),这个既可以是原来的栋数,也可能是重新组合。批次管理中,原则要求每次上满一栋(一组)产房。

2.规划每批猪的产房使用时间。产房使用时间要满足以下三个原则

产房使用时间组成:提前上产房时间+哺乳时间+清洗空栏时间

产房使用时间有个合适的范围:28天-42天,早于28天,哺乳日龄太短,大于42天,产房利用率过低。

产房使用时间最好是产房分组的整数倍。28天或35天或42天。

3.当我们确定产房了分组和产房利用时间后,就可以计算出批次间隔了。

确定批次间隔,就确定了猪场要进行什么批次管理。

4.当确定批次间隔后就可以算出猪场每年分娩几批----年分娩批数。

5.因为批次管理中,每次上满一栋(一组)产房,

所以:每批分娩窝数= 每组产房的产床数。

比如:有72张产床的猪场,分为两幢,每幢36张床,猪场配种分娩率水平88%,母猪年产胎次2.4,那我们设计就是每批配种36/0.88=41头,每隔三周配种一次,一年分娩批次365/21=17.38批。

6.知道每年分娩多少批,也知道每批分娩多少窝,就可以算出每年分娩总窝数:

年分娩总窝数 = 每年分娩批数 * 每批分娩窝数。

17.38*36窝=626窝

7.接下来就要讨论设定猪场的年目标周转率;一般把周转率定为2.3或2.4。

8.年度周转率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出应该饲养的生产母猪数了。

626/2.4=260头母猪数

9.当生产母猪数确定后,就需要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个定位栏?在这里,我们设定,母猪不在产房就在定位栏,所以理想状态下的定位栏数=(生产母猪头数-产房最少母猪存栏头数),现实中,还存在一些母猪返情、流产、空怀、定位栏有损坏的情况等,所以需要在理想状态下增加5-10%。

定位栏数=(生产母猪头数-产房最少母猪存栏头数)*1.05。

定位栏:(260-36)*1.05=235张

批次管理情况下,产房会空一栋冲洗消毒,这里产房母猪存栏最少,所以产房最少母猪存栏数=(产房组数-1)*每批分娩窝数

10.最后我们再确定一下保育和育肥栋数。

保育(育肥)栋数=

同时每栋保育、育肥舍,需要正好装下一批断奶仔猪或下保育猪。

完成以上10个步聚,你的猪场适合进行什么样的批次管理、需要什么样的设备布局,在现有情况下,还需要增加多少头母猪、增加多少定位栏、保育及育肥舍是否满足生产,都可以轻松算出。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