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膘伊始
20世纪初,猪的育种和选择也无非是通过体型进行判定的,而丹麦在由养殖肥肉型猪转向养殖腌肉型、瘦肉型猪的进程中,如果只根据外型评定,便难以准确选出足够优秀遗传品质个体,如背部脂肪的精确厚度就无法通过活体测定获得。胴体测定是原始背膘检测方法之一,即采用游标卡尺测定全同胞或半同胞胴体评估种猪生产性能。这种方法较繁琐,但测量结果直观、准确,影响因素较少,由于种猪不能被屠宰,只能通过其后代来评价,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后裔测定法。
1945年,Hazel发明了探针法活体测膘技术,这种方法对推动从后裔测定转向个体性能测定,即同期测定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该方法采用手术刀划开猪只皮层,用金属或不锈钢尺作探针使用垂直体轴戳穿皮肤,插入直尺至出现较大阻力,猪只安静后迅速读数,提高背膘测量精准程度。受遗传力相关学说的影响,个体测定遗传进展更快,多数国家改用个体性能测定进行猪只育种。与传统的后裔测定相比,个体性能测定能提早获得猪种性能信息,缩短世代间隔,从而加速遗传进展。同胞测定后来仅用于猪只屠宰测定、肉质性状的度量。后裔测定随即弃用,除非鉴别优秀公猪的繁殖力,以及采用冻精法保存遗传物质。
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曾用此法与顺德农场合作,培育早期知名的大花白猪(谢水华等2007),笔者也曾在老前辈的带领下熟知此法。此法的明显缺点是猪只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即使事后用紫药水处理伤口,也易造成细菌感染。因此,业界急需一种无损伤的操作来准确地测定母猪背膘。
2、超声波仪
超声波在二战结束之前用来探测大海水下金属物体,尤其是应用于潜艇上。这种功能引起科学家对超声波应用于医学检测的兴趣。超声波在动物领域的应用与医学病理检测先行先试有非常接近的关系。随着战后恢复,欧洲开始将工业用A超应用于种猪测膘,而在美国这项技术则从牛开始应用,首次使用的是1-MHz传感器探头。
据报道,1956年,美国Colorado大学就曾尝试用超声波仪测定肉牛瞟厚。Claus(1957)年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活体评估猪瘦肉率的可行性,与其他研究一同(Hazel& Kline,1959; Price et al, 1960; Stouffer et al..1961)奠定了科学基础。从探针测膘到超声波测定的应用比较,广东省农科院学者李剑豪研究员曾在早期著文(1994)开展了简明的研究,两者的相关系数0.87。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A超有Renco piglog105和Scanco731c。超声波仪的应用推广很快,甚至是加速促成了1950-1960年间,PIC等育种公司的形成步伐。但无论是A超还是B超,在种猪测定上都存在不耐用、成本高和技术人员难培训的缺陷(Moeller2002),而仪器维护和人员培训需格外注意。
1950-1970年A超的猪测膘应用发展受限,因为A超是用单晶体传感器原理,因此使用仪器的不同、操作人员或者解读的方式不一样,会导致结果的差异性很大。而B-型超声波的运用1970-1990年发展很快,B超的原理是使用一个多晶体线性阵列传感器以产生二维图像,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测量猪只背膘及眼肌深度,还可以测量眼肌面积。然而更高的超声波频率也意味着更高的轴向分辨率,更高频率也意味着更高的衰减(信号到达深层组织前已消亡),这也是使用(3.0~)3.5MHz探头的原因,其在分辨率和穿透性之间给出了最佳的平衡点。按照猪只的背宽探头需要达到12.5cm宽,这与医用B超大不相同。无论是A超还是B超,其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瘦肉营养和身体健康的需求,为了适应肉猪胴体分级定价而大力开展的,其中,后者是影响养猪业直接利润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B型超声波仪在估计猪瘦肉率方面无论是在活体水平,还是胴体水平比应用在牛上更加可靠,但在估计肌内脂肪含量或大理石纹时,较牛更不准确,猪肉中肌内脂肪对嫩度的影响力也不及牛。在我国运用较为广泛的B超仪器有ALoka500,PieMedical200和ExaGo。
3、测定位点及准确性
钢尺探针及A超大多都是从=点测定,然后取平均值,估算猪只背膘厚,这三点是肩胛后沿最后肋及腰荐结合处,取背中线偏离5cm左右垂直皮肤表面位置和角度。A超仪和钢尺测定各自的三点平均与胴体瘦肉率相关系数达-0.90和-0.89。然而,不同位点的准确性却各不相同。前肩位点及膘厚值大的猪用A超测定更加地不准确(Stouffer etal..1961:Anderson &Wahlstrom,1969;Adams et
al,1972;Mersmann,1982);且操作人员和仪器的误差也很大(Satheretal.1982,Stouffer et al.1961);用钢尺在肩部更加准确,而超声波在腰部即最后肋附近更加准确,原因可能是超声在肩部易受棘肌和斜方肌的回声反射影响(Price et al.1960);采有其他频率如225MHz测定膘厚和眼肌深度的试验也在158头猪中开展,试验分为2组进行,一组与钢尺的相关081与屠宰后胴体相关为082;另一组则分别达091和088;但眼肌深度的相关仅有0340.31。A超1.0MHz传感器也测试过,虽然获得了092070的相关性
但想测定膘厚的同时测定眼肌厚度操作难度较高。 A超后来基本不用来测定眼肌深度,更不能测定眼肌面积,仅Piglog105活体测定与宰后胴体瘦肉率预测误差较小(Lucas etc,2017)。
B超是两维的图像,适时且可视化,由此成为20世纪90年代及至今的主要仪器(Houghton and Turlington1992):B型超声的刷屏速度很快,能达到每秒8~16帧,远远超过人的视觉反应速度(Moeller2002)所以测定时需要采用屏幕甚至联结电脑来冻结图像,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度量计算。 Christian和Moeller(1990)测试了Aloka633型B超机的适时超声波仪,配备的是12.5cm、3.5MHz传感器探头。试验证明,B超仪在猪屠宰后验证测量第10肋处的膘厚和眼肌面积对胴体瘦肉率相关最为准确可靠。后续还有其他学者采用不同型号的B超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的报告和变异群体之间的绝对值有时是不可比较的。
A超的应用为B超测定位点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膘厚和眼肌面积眼肌深度都在第10与11肋之间为最佳。在准确性上,Faheyetal(1977)建立屠体无脂瘦肉率公式时,悬挂胴体和站立活体的膘厚和眼肌面积测定均在第10肋,同时证实采用超声仪或光电仪同时测定膘厚和肌厚的准确性高于单点A超膘厚的最后肋测定。Stewart和Schinckel(1990)遗传学分析也表明,第10肋膘厚、眼肌面积和估测瘦肉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52、0.47和0.48;前两者与瘦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是-0.87
0.65;表型相关则分别是-081062。此外,Wilsor(1992)通过综述小结,再次强调了此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对采用B超扫描数据提升瘦肉率遗传改良效果的可行性。然而,B超测定仅限于活体,在屠宰后胴体度量方面显得不方便,速度也不够快,需很强的设备技术改良:如Autofom。
笔者常在育种技术员培训中强调,育种用精确测定,膘厚位点是在第10肋,母猪测膘(决定喂料量)测定点是P2才是最后肋。
1960年代加拿大出现第一个胴体等级标准,并且在1986年政府强制每周屠宰量大于1000头的屠宰场必须使用电子胴体分级系统。欧盟从1989年开始要求即屠宰量在200头以上的屠宰场须实行统一的胴体分级标准。我国目前正实施从过去调猪向调肉转变的政策,必将更加强调胴体膘厚标准、屠宰体重及其一致性。土猪、黑猪肉的食用甚至也开始强调腰肉(眼肌面积)的大小。雪花肉更是市场上的迫切需要,背膘测定必将在育种和生产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4 、小结
瘦肉率是衡量猪胴体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重视的育种指标。猪背膘厚度与瘦肉率之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0.5~-0.7),膘薄的猪其瘦肉率往往较高。背膘厚度容易通过活体度量,且又是一个高遗传力(04~0.5)性状,因此很容易通过选育来降低其厚度,间接提高猪只胴体瘦肉率,从而提高猪只的生产力,进而提高猪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