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规模化猪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做好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井然有序的先决条件,也是猪场重大决策的支撑点,体现生产成果的载体,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着手点,分析成本与效率的依据,挖掘生产潜力、发现潜在浪费的有力工具。另外就疾病控制而言,恰当的数据分析还能预警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疾病损失。
那么规模化猪场如何开展生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些分析。
一、猪场常用的数据
规模化猪场有隔离舍、后备舍、配种怀孕舍、分娩保育舍、生长测定舍、公猪站等工段,各工段常用的数据分述如下:
(一)隔离舍 / 后备舍
常用的数据有:
后备猪隔离天数——为疾病控制需要,需要足够的隔离时间,通常需要 45天以上;
后备猪死淘率——是以批次为单位计算引入的后备猪死亡、淘汰比例;
10月龄后备利用率——后备猪达到10月龄已怀孕的比例,也是按批次计算,逐头统计每一头后备母猪达10月龄以后的状态来计算;
超期未发情比例——以一定天龄(比如300天)为标准判定母猪是否为超期不发情母猪,统计此类母猪占引入(或者去掉死淘)的后备猪的比例。
(二)配种怀孕舍
常用的数据有:
断奶7天发情率——同一批次断奶后7天内发情配种的比例;
配种分娩率——某一时间段内配种的母猪最后分娩的比例; 没有分娩的统称为失配,可统计失配率;
空怀返情流产率——统计某段时间内配种的母猪出现空怀、返情、流产的比例;
配种60天以后没有怀孕的母猪称空怀,小于60天算返情。看到流产物视为流产;
妊娠死亡淘汰率——以整个怀孕舍或某批猪为基础统计怀孕母猪死亡淘汰的比例;
胎龄结构——以怀孕猪或基础母猪群统计各胎母猪所占的比例;本次配种完成至下次配种前为同一胎次;
断奶、怀孕期料量——可统计整个配种前、怀孕期的平均料量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料量。
(三)分娩/保育舍
常用的数据有:
胎均总仔——某一段时间内所产总仔数 (含死胎、木乃伊胎)/对应窝数;
胎均健仔——某一段时间内所产健仔数(总仔去掉死胎、木乃伊、弱仔、畸形)/对应窝数;
胎均无效仔比例——某一段时间内所产死胎、木乃伊、弱小仔、畸形仔总数 /总仔数;
胎均断奶活仔——某一段时间内断奶仔猪数量/对应窝数;
胎均转保正品苗——某一段时间内转保加上市正品仔猪数量/对应窝数;
猪苗上市正品苗率——同一批次上市正品猪苗/当批次断奶或转保总数;
产房仔猪死亡率——某段时间内产房死亡的仔猪数/同期产房仔猪存栏数;
保育仔猪死亡率——某段时间内保育舍死亡的仔猪数/同期保育仔猪存栏数;
哺乳母猪日均采食量——统计产房单元母猪每天平均采食量,可统计到每一个单元;
仔猪日采食量——统计不同日龄阶段仔猪的平均每头采食量。
母猪年分娩胎次:
①用繁殖周期来计算:繁殖周期 = 母猪平均妊娠期+产房平均哺乳期+母猪断奶至配种平均天数。年分娩窝数(胎次)=365/繁殖周期。
②用生产软件统计:生产软件统计本年度总分娩窝数/生产母猪数(有配种、分娩记录的母猪都算)
一般说来,用生产统计软件统计的数值会比用繁殖周期计算的更低,因为统计软件中还包含了补充的后备母猪、提前淘汰的经产母猪,而它们常常只分娩了1次。对于均衡生产的猪场,用生产软件计算更有实际意义,可以体现空耗母猪的影响。
母猪年上市正品猪苗数P.S.Y——每年上市正品猪苗数量/年基础母猪数量。
(四)公猪站
常用的数据有 :
后备公猪利用率——引入的后备公猪调教利用的比例。
公猪精液合格率——所采精液合格的比例。可以分月、年度进行统计合格率。
(五)生长舍
常用的数据有:
料肉比FCR——饲料消耗量 /增重;
生长舍成活率——生长舍上市的猪只数 /转生长舍猪只数;可以统计多栋猪舍,也可只统计一栋猪舍或某一批猪只;
上市正品率——上市正品猪只数/(上市正品猪数+上市 B 级猪数);
上市天龄——上市猪只的平均天龄,可以按猪舍或按批次统计;
上市均重——上市猪只的平均体重,可以按猪舍或按批次统计;
原种、扩繁场关键数据还有各阶段窝均选留数,原种场还有测定比例、遗传指数等。
二、数据收集
(一)生产数据的收集过程。
猪场需要统一印制各类报表,交给各级干部、员工填写,定期上报,由专人负责录入专门的电脑系统,再由相关人员从系统获取各类汇总分析报表。
(二)常用的数据表格
以配种怀孕舍为例:有日报表(见表1)、周报表 、月报表等。以全场为例:常用周报表(见表),月报表/季度表/半年表/年度表(格式一致) 。
周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