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养猪生产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猪场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群40%的后备公、母猪。只有使种群保持以青壮年为主体的胎龄结构,才能保持并逐年提高养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选种工作如果做得不细致,往往会导入较差的后备猪,结果造成种猪退化,生产效率下降。由此可见,选留和培育好后备种猪既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又是提高生产性能的希望所在。
一、选留后备种猪的基本原则
1、当前非瘟肆虐的形势下,多数猪场采取的是自留后备的方式,自留后备减少了从外界引种的风险,但前提条件是猪场要有一定比例的纯种长白或大白母猪可以制种,按照一头母猪一年可提供7头合格的后备母猪计算,纯种猪的比例8%是比较合理的;
2、猪场如果是自己制种,那就必须规范种猪档案卡的管理,原种猪纯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原种猪选留最好在三胎、四胎作选配和选留,保证原种更新时活力是最强的;原种猪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千万不能使用杜洛克的精液,避免有杜洛克血统的猪作二元母猪;
3、纯种母猪每窝产仔记录必须全面,每头仔猪有个体识别号,有初生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的详细记录,初生时就有母猪乳头数的记录,这样在断奶作窝选时便于育种员从产仔数高于全场平均水平的窝中多选择后备种猪,也会避免在保育阶段选个体重大但窝产仔数低的猪;
4、育种部选留种猪至少要提前半年做好留种计划,按照猪群正常更替比例选留每个批次的种猪数,一个2000头的母猪场,正常更新比例为40%,也就是一年需要合格的正常发情的后备母猪800头,50公斤体重选留成功率为85%的话,那50公斤左右选留的后备就需要940头,25公斤选留成功率为60%的话,那保育结束时选留的后备就需要1330头左右。然后再把这些猪分解到断奶的批次中去。四周批生产的猪场也就是每个批次都得选留102头左右。
二、选留好的后备猪
1、体征检查:体格健壮、面部清秀,外在表现与品种特征相符,选拨体重一般在50kg为宜,不咳不喘、不瘸,抗病力强(无应激综合征,经驱赶不震颤)
2、阴户评估:阴户评估直接影响到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挑选时应该剔除那些阴户损伤、发育不全、阴户小、针尖状阴户的后备猪,因为这些后备猪往往在人工授精时出现难配、漏液等问题。
3、腹线评估:腹线每边应不少于7个功能健全的乳头;没有隐性乳头和假乳头的存在;乳头间的间隔均匀且排列整齐;乳头位置适中。
4、蹄部评估:蹄部评估直接影响后备猪的使用年限,蹄部有问题的母猪往往使用年限短,只有1-2年,因此在挑选时应剔除那些前后肢过度弯曲或挺直、蹄趾大小和间距不对称、小型蹄趾、关节肿胀、裂蹄和脚垫损伤、侧趾损伤的后备猪。
5、遗传性能评估:遗传性能评估主要通过查看BLUP育种指数以及父母代生产成绩。BLUP育种指数一般选择在110以上,父母代生产成绩好、繁殖率高、无遗传损征(阴囊疝、锁肛、抖抖病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体型优美等种用价值。
总之,在选种和留种过程中追求外貌特征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种猪体型,而忽视以上诸多选种细节,甚至被一些错误观念所误导,势必会造成较大的损失。选留后备母猪一定要从窝产仔数高于全场平均数以上的窝中选留,只有这样才能使猪场始终保持高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