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的辅助,繁育金字塔顶端的生猪种质资源的生物安全是整个产业安全的基础。2018年以来,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重大疫病使我国生猪产业遭受重创,从而让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极大重视,促使生物安全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文章从生猪种质资源相关国家标准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标准的比较出发,分析生猪种质资源生物安全方面的可能隐患,并以非洲猪瘟为例,探讨养猪生产全产业链层面的生物安全措施,以期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重大疫病的流行可造成产业巨大经济损失,包括2006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11年底开始的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伪狂犬病,特别是自2018年8月以来,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非洲猪瘟疫情使我国养猪业遭受重创。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在环境中可长时间存活,难以清除,且目前无疫苗用于预防,因此,非洲猪瘟病毒将与其他疫病一起继续威胁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
非洲猪瘟肆虐之时,实施到位的生物安全措施显著减少了养猪生产损失,这使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重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生物安全措施的辅助,而从源头来说,生猪种质资源位于生猪繁育金字塔顶端,其生物安全是整个产业安全的基础,从源头控制可极大降低多种疫病的传播风险,显著降低生物安全防控成本,提高生产成绩。
文章从疫病监测相关国家标准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标准的比较出发,分析生猪种质资源在生物安全方面的可能隐患,并从养猪生产全产业链层面探讨生物安全措施,以期为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保障生猪种质安全
养猪人从非洲猪瘟疫情中意识到的生物安全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动态运转过程中关键风险点的控制,这是一线生产中宝贵经验的积累,而从源头来讲,完善微生物病原检测标准,保障国家猪种质资源生物安全则是整个生猪产业生物安全的基础。位于生猪繁育金字塔顶端的种质资源常以公猪精液和种猪形式在国际和国内化的贸易中流动,因此对生猪种质资源的病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十年来,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区域间猪群优良性状的引入和繁殖性能的提高,但人工采集的公猪精液可能受多种猪致病性细菌污染,导致猪只体内所携带病毒的传播,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克雷伯菌、变性杆菌等,病毒则包括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细小病毒、口蹄疫病毒,也包括非洲猪瘟病毒。因此,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在保证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同时,需保证猪生产用精液的纯净性,否则,经由人工授精技术导致猪群疫病的大规模扩散会造成行业重大经济损失。
公猪精液中的微生物可导致母猪受孕率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终止妊娠及仔猪隐性带毒,由此导致的长期风险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多种病毒中,以猪蓝耳病病毒最为常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具有显著影响,危害最大,猪圆环病毒也是一大威胁。另外,非洲猪瘟病毒可从被感染公猪的精液中检测到,并可导致感染母猪流产,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压力下,更凸显对公猪精液微生物病原检测的重要性。对于种猪场引种而言,一类病原需保证抗原阴性,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在要求净化的病原中,猪伪狂犬病需要做到免疫抗体合格与野毒抗体阴性,猪蓝耳病抗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原阴性。
2 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的生物安全策略
从保障生猪种质资源的安全再落到具体的生猪养殖环节,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策略应以猪为中心,以保障猪群健康为目标进行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最前端的传染源的存在较难预见,应对的最可行方式是通过“检测”尽早鉴别出被感染动物,再将其按照安全等级进行“消杀”处理;对于易感动物,具有可靠疫苗用于预防的疫病可通过“免疫”策略进行防控,无疫苗可用的疫病则需通过“净化”策略加以控制。以上两要素的应对措施适用于大多数疫病的防控,而就传播途径而言,非洲猪瘟的防控最能体现生物安全措施的完整性和严密性,需在生猪养殖全产业链层面以“监测/溯源”理念进行整体设计,并核验所实施策略的效果。
传播途径上,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根据时间线可大致依次分为猪场生产资源引入、猪场内繁养和猪场物品输出三个阶段。生物安全措施的重点在于找到各阶段的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点,同时,对于整体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如何实行到位也显得尤其重要,这需要选用敏感特异方法检测抗原抗体,以保证体系的可靠性。
2.1 猪场生产资源引入阶段
猪场从来源场引入的种猪、生猪和精液,其风险监测点为来源场内及进猪场前所运输的相应动物源性资源。在当前形势下,监测时需首先选择准确快速检测试剂,检测非洲猪瘟抗原和抗体以排除隐患,并须同时检测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猪瘟和猪圆环病毒病抗原抗体,评估应激后继发感染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不同类型的养殖模式下,引种需关注来源场猪群的免疫程序、保证抗体合格和抗原匹配;育肥场的生猪引入尽量保证来源于同一批次。
猪场所引入物料的安全对于生物安全体系也十分重要。疫苗、药品和其他进场物资,风险监测主要是进场前的核验,要进行彻底消毒、检测确认后方可进场。饲料方面,谷物和蛋白等原料的收集和运输、饲料厂加工(原料库、饲料加工和成品库)及饲料运输至猪场,须将以下环节纳入风险监测范围:包括原料来源地(如应避免在疫区采购原粮,露天晾晒玉米和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和运输的扬尘、饲料厂原料库和成品库出料口取样,及饲料进猪场前成品料运输器具等。饲料制备中,饲料高温制粒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积极措施之一,通过工艺改进,避免传统方法高温制粒破坏饲料热敏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
生猪和物料的运输离不开车辆的参与,因此运输车辆需要重点监测,包括车辆清洁前后和运输过程,专用运输车辆一般可参考“洗-消-烘-检”流程进行,确保无病原污染,这需要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加以支撑。另外,返场人员的流动性是风险的来源之一,可按照“场外隔离-检测-场内洗消-检测”流程开展生物安全监测,杜绝私带物品进入场内,外部人员原则上不进场,以最大限度排除隐患。
2.2 猪场内繁养阶段
猪场内繁养阶段,在进猪场前的监测做到位的情况下,猪场的环境消毒和监测可进一步强化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生物安全。
生产过程中,外来猪只进场后要隔离观察,检测合格后再入群或单独成群饲养管理。饲料与其他物资运输至料塔和仓库,外部运输车辆不可进养殖核心区,返场人员进隔离点。猪场生产资料通过消毒和病原检测,确认安全后再转常规养殖生产流程,可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之后的常规养殖生产流程中,不同类型猪场也需要建立常规病原检测体系,包括动物从原种场向扩繁场,及向下至育肥场的流动等。另外,不同类型猪场产生的病死猪和废弃物也需重点关注,专职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和专用车辆进行处理,消毒效果需要通过检测确认,才能有效避免病死猪和废弃物导致的生物安全隐患。
猪场繁养过程中,清洁的水源显得尤其重要,水线和水嘴需要定期消毒,并通过检测确认消毒效果,另外还需要注意养殖区域的水网系统,雨季需警惕水灾和积水带来的疫病传播威胁,包括弓形虫和乙脑等。猪舍内,保持环境温度稳定、勤通风消毒,适当减少饲养密度,及猪群的科学免疫和常规监测也是完善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补充。
2.3 猪场物品输出阶段
猪场物品输出一般包括出栏猪至屠宰场和病死猪废弃物至无害化处理厂这两种形式,均需要做到专车专用和车辆的严格消毒。出栏猪至屠宰场需在运输过程进行监测,以避免活猪运输过程中的病原感染。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是不同来源猪的汇集地,相比猪场内的情形更为复杂,是可能的高危传染源,因此,在此阶段也不可掉以轻心。另外,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较为可控的情况下,生猪及屠宰废弃物通过高温无害化处理后的再利用可减少成本。
总体而言,防疫无小事,做好以上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设计是生猪养殖中取得生物安全防控效果的基础,另外,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包括技术操作水平、技术培训程度和对标准化养殖场认知等方面,也是能否取得有效防控效果的重要一环。
3 总结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大背景下,加之其他疫病的共同威胁,生猪产业界首先需要具有在源头上完善猪种质资源微生物病原检测相关的国家标准,加强疫病监测和控制传播途径,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猪种质资源生物安全的意识,并将其付诸实际,起到疫病防控事半功倍且可同时提高生产成绩的效果。同时,在生猪产业全产业链层面保持和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和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将对保障整体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