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舍通风,你到底知道多少?严格来讲,通风更多的是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需要。猪多了,密度大了,环境就恶化,为了调整猪舍内空气质量,就有了机械通风。但现实中许多猪场管理人员对通风的理解并不深刻,要么是机械地执行温控模式,不分春夏秋冬;要么是片面理解“谁掌握了温度谁就能养好猪”的格言,猪群一直生活在温度偏高的环境,既浪费热量资源同时猪群发病率又上升。
1,猪舍空气质量:我们知道大自然空气质量的好坏,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AQ来表示,参与评价的污染物包括SO2、NO2、PM10、PM2.5、O3、CO等。而猪舍的空气质量有所不同,主要是氧气含量、CO2、H2S、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粉尘、水蒸气、空气热容量和实际含热量等,上个世纪80年代开放式猪舍的自然通风显然受制于季节和大自然气候条件影响。90年代猪舍内装吊扇曾风靡一时,更多的是为了搅拌空气、配合地面洒水蒸发降温,几乎没有换气的效果。到本世纪初2005年前后才有了现在的机械通风,随后慢慢过渡到欧美的负压通风。
2.负压通风,首先要理解什么叫“负压”,负压是猪舍内外大气压的压差,导致负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不匹配,在负压机械通风模式下,主要是风机抽风的效率高于进风的效率。负压是可以通过负压表测定的,尽管很多人对这一点还不清楚,猪舍也没有安装负压表。
负压是猪舍和季节的需要,有空气流动的地方就有压差,我们拿两张纸中间隔个5公分,你往中间吹气,两张纸自然会贴近,这就是气流导致的负压。有人问猪舍需要多大的负压,确实不好说,因为没有你猪舍的建筑参数。不同的猪舍在不同的季节需要不同的负压。
负压其实有两个作用:夏季炎热天气能保证空气水平到达猪舍中间(跨度小的猪舍负压需要8-10帕就可以了),冬季则需要保证冷空气能冲到猪舍顶部与热空气混合,以达到不落冷风的目的,这时候需要22-30个负压就足够了(需要看猪舍的高度、房顶的弧度和侧风窗安置的位置,以及导流板的方向、房梁的折射情况)。
如果你的猪舍跨度大(比如14-18米)、更高(比如4-5米),你会需要更大的负压或“不同”的通风模式。其实负压在北方猪舍要求严格,因为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猪群一旦受到冷应激,疫情感染和疾病流行就很容易),在南方,可能负压要求就没有那么苛刻。负压是一个动态指标,要求相对稳定,猪舍如果负压太大,会影响风机效率,造成电力浪费,在设定最小通风量(不同的饲养模式需要的最小通风量是不同的)的情况下,负压太大一定会影响氧气供应,从而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具体到不同的猪舍,准确的负压应当是烟雾测定的结果,配合红外成像,你会发现猪舍内热量分布是否均匀,有些养殖场盲目套用别人的负压值,是很危险的。那些没养过猪的“专家”给人家讲负压,也是危险的。说穿了,负压只是个数字,结合成功的养殖人经验,在那些养殖“达人”的脑子里,负压就是“风路”,只要一看负压表就知道风从哪里走!在春秋季和冬季,负压可以因为风机和侧窗的调整而突然升高,然后再回调,不可以让负压突然降低。比如:可以先增加风机、让负压升高、再扩大侧窗、负压回调;也可以先减少侧窗的开启、让负压升高、再减少风机、负压回调。整个调整过程,不允许负压低于安全值,这个顺序千万不能颠倒!!
3.猪舍建筑设计,到底需要多少台风机?这其实是个数学问题,很简单:
A.你先计算出猪舍横截面积,如果上部有隔断,只需要计算房梁以下部分的横截面积。
B.按照最大风速(夏季猪舍降温需要的最佳风冷效应),一般要求2.5米/秒,计算单位时间通风量,然后除以50型和36型风机的工作效率(单位时间换气量),就是所需要风机个数,考虑到风机实际工作时的效率,这个数量可以增加10-20%的安全系数。
一般情况下: 50型风机每小时换气量38000立方米左右,36型风机每小时换气量15000立方米左右。普通育肥猪舍长70米、宽15米、檐高2.3米,屋脊高3.5米,
那么猪舍截面积:15*2.3+15*1.2/2=43.5平米。
猪舍总的换气量:43.5平米*2.5米/秒*3600秒=391500立方米/小时。
这栋猪舍夏季要达到2.5米/秒风速,需50型纵向风机10台,需要36型横向风机1台。两侧进气小窗、进气管道有效截面积4.1平米。现实中这样的育肥舍往往只有6-8台50型风机,无法保证有效换气,因此夏季猪舍的前后温差会较大。
C.定期保养风机,以免因为轴承、皮带问题而导致通风效率下降。
D.猪舍纵向机械通风模式下,大风机的数量不会因为猪舍“短”就可以少用风机。只要猪舍横截面积一样大,50米、60米、70米甚至100米长对大风机个数要求是一样的,这就是“专业设计”。
E.有人喜欢吊顶,这对于保温、隔热有好处,但会因为棚顶折射而影响空气通路,负压要求、通风模式都需要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猪舍屋顶最好做成“尖顶”或“弧形顶”,把保温隔热层做好就可以了。
4.通风的目的:猪舍通风的唯一目的就是换气,就是借助机械的力量把猪舍内的空气做到与外界的定时、定量交换,以达到健康养殖之专业要求和经济目的。
A.春秋冬季,保证猪舍内的氧气含量不低于19.6-19.8%,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粉尘、烟雾等不超标。对于在实心水泥地面的育肥场,这一点很容易做到。每天及时清粪、小通风、提高饲养密度、低能耗是寒冷季节平地饲养最大的优点。这时候的通风考虑的不仅仅是换气,还要考虑换气的成本,因为在通风的时候,把猪舍内的热量和水分也一块拉走了。所以我提倡在取暖季节,采用最小通风量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风机、加湿、供暖都是需要花钱的。要综合考虑才行,养好猪不是终极目的,多赚钱才是。
B.夏季通风换气不会考虑所谓的氧气含量和有害气体是否超标的问题,而是考虑尽最大可能地排出猪舍内多余的热量,并根据需要对猪产生风冷效应,以利于猪获得比较舒适的体感温度。有时候为了强化风冷效应,不仅仅需要增加通风量,还要减少和压缩猪舍横截面积,比如每隔6米可以做一个梁上隔断,以增加猪体所能感受到的风速,风冷效应从1.5米/秒-2.5米/秒是明显的,超过3米/秒意义不大,在这个风速范围内,猪很容易适应,不会有所谓让风吹得趴着不吃不喝影响生长的担忧。夏季水平地面饲养没有多少优势,主要是因为饲养密度大,降温有压力。所以提倡夏季水平地面饲养需要降低1/4 密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