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房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有多严重?
参考观点:产房新生仔猪腹泻,2011年以来其实一直困扰着很多养殖场,无论规模大小,一旦发生腹泻,损失严重。PED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在10%~90%,即使存活下来的仔猪,断奶重降低,部分猪只成为僵猪,失去饲养价值。
有些猪场,PED持续几年,断断续续,不容易控制和根治。绝大多数通过返饲或单纯依靠疫苗免疫不做处理的猪场,会在每年的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流行季节,再次发生仔猪腹泻。这也提醒我们单纯依靠活毒返饲或疫苗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外围生物安全防范及猪场内部分区管理、产房小环境的洗消与干燥上着手,只有综合防治措施到位,才能真正拒PED于猪场之外。
02
当前猪场腹泻防控中,为何须注意返饲的危害?
参考观点:当前非瘟肆虐的情况下,本人不建议进行全场返饲。2014年美国部分养殖场发生PED,确实是通过母猪返饲的方法进行控制。在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和猪场通过返饲来控制产房仔猪腹泻,本小组从发生腹泻的产房仔猪脐带血中检测到包括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变异伪狂犬、圆环病毒等相关的腹泻病原,如果贸然返饲,相当于全场散毒,风险巨大,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不建议猪场在没有任何检测的情况下,采用返饲的手段控制产房仔猪腹泻。如果能够确定是单一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可以考虑用返饲控制。但返饲效果与现场执行力有很大关系。详细见《日本鹿儿岛县和宫崎县猪场返饲对PEDV发生的影响分析》一文。
03
腹泻病毒只能通过口服免疫,对吗?
参考观点:如果仅仅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笔者不表示反对,但猪场腹泻不仅仅是流行性腹泻单一原因,还可能有轮状病毒、德尔塔冠状病毒等因素,因此,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对于流行性腹泻,根据抗体的亚型不同,可以将抗体分成IgG、sIgA、IgM等等。其中IgG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抵抗系统性感染,而sIgA为局部粘膜系统分泌,是粘膜免疫的主要成分。特别对于肠道感染,由于sIgA含有分泌链,其能够避免被肠胃部的酶消化,能够持续存在于肠道中,起到中和肠道病毒的作用。因此,对于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采用口服免疫,应该是可以尝试的做法。
当前产房仔猪发生腹泻时,需要通过脐带血检测,调查清楚病原,再确定免疫方式。如果仅仅是流行性腹泻的感染,可以考虑返饲或者其他的口服免疫,如果不是,需要根据情况确定适当的免疫方式。
04
腹泻发生后完全转好的时间范围?
参考观点:如果仅仅是流行性腹泻,病程约为1-2周,发病率和死亡率不等。如果是多因素造成腹泻,大致分为如下情况:
首次发生于产房:一般发生在产后1-3天,发病迅速,死亡率高,采用其他保守措施,病程较长,某些猪场返饲,需要至少一个月。一般可以在7-14天解决问题;以前在产房发生过腹泻,再次发生:发病日龄会推迟到10日龄以后,不局限于1-3日龄,死亡率没有初次发生高。一般需要14-21天;发生多次后,发病不规律的产房腹泻:整个产房都有可能发生腹泻,发病日龄不等,死亡率不等,这时候控制较为麻烦。主要原因,母猪体内抗体整齐度不同,产房里各单元病毒载量各异。解决此问题,一般需要14天以上的时间。
05
腹泻防控的基本原理和效果?
参考观点:流行性腹泻防控的基本原理:主要通过黏膜免疫产生抗体来解决,单纯的猪流行性腹泻,预后效果良好。
当前产房腹泻防控基本原理:一般防控观点,测定脐带血,检测病原,确定最重要的病原类别,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类型:圆环病毒+流行性腹泻、圆环病毒+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圆环病毒+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等等,在所有的病原中,这几年,圆环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业已发生过流行性腹泻的猪场,一般控制措施,母猪产前两次注射基因测序符合率超过96%的灭活疫苗,激发黏膜免疫抗体。
06
腹泻防控能否治疗正在发生腹泻的仔猪?一出生就呕吐腹泻脱水消瘦的仔猪是否有治疗价值?
参考观点:初次发生腹泻时,快速淘汰初始的三、四窝,对腹泻防控至关重要;腹泻已经成为常态的猪场,可以治疗正在发生腹泻的仔猪,基于以下几个目的:其一,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另外,也可以有效降低产房的病毒载量。但那种一出生就呕吐、腹泻且脱水严重的仔猪,治疗价值不大,还是应尽快淘汰处理。
07
腹泻防控时脐带血检测和监测的必要性有哪些?
参考观点:产房腹泻发生后,通过脐带血检测比较容易、及时了解病原,便于采取下一步的措施;同时也可以通过检测,了解病原的种类和感染的比例,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脐带血监测的必要性:通过监测脐带血中病毒种类、比例的变化,可提前预警腹泻疾病的发生。
08
腹泻发生时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参考观点:腹泻发生时,主要加强控制环境的温度、通风、干燥程度;要求人员和物品相对固定;使用干粉消毒。腹泻发生时,仔猪容易脱水,因此,需要保证产房温度,病毒载量太高,需要加强通风和干粉消毒,干粉消毒既可以降低湿度,同时又能起到快速收敛作用,有利于仔猪的康复。
09
腹泻防控需要饲养员、技术员加班加点,如何保障执行到位?
参考观点:产房腹泻发生后,仔猪死亡多,饲养员的奖金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饲养人员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士气低沉;仔猪死亡后,部分母猪需要提前转出,生产计划亦被打乱,对后续生产形成不利影响;另外,治疗和防控的措施,有时比较麻烦,如此的情况下,要做到以下几点:
召开生产动员会:管理者自身先冷静下来,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开全场动员大会,一起度过难关,平时执行的奖罚制度可暂时中止;
成立兽医防控小组:增添人手,专门用以治疗手段的落实,适当奖励加班人员,伙食等保障到位,同时签订责任状;
措施流程简单:简化操作,根据本场病情和人员等情况,力求在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简化操作流程,有些流程甚至需要公布上墙,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阶段性成果总结和鼓励:有了正面结果后,需要及时总结和鼓励。
10
腹泻防控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提高母猪免疫力,尤其是后备母猪的免疫力上?
参考观点:长期的脐带血监测得知,很多腹泻病原在母猪怀孕的时候已经感染了仔猪,因此,只有通过对母猪的免疫,才有可能提前对病毒进行阻断或者减少病原对仔猪的影响;后备母猪,由于接触PEDV时间短、免疫频次少,体内的抗体种类和抗体滴度都较低,正常情况下,头胎除PED外,也容易发生其他相关的腹泻。因此,对后备母猪,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要求强化免疫,有的场甚至需要在产后继续加强免疫。
11
如何正确面对腹泻的发生和疾病形式?面对腹泻我们能做什么?
参考观点:猪场腹泻的发生,是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员工分区管理及免疫注射操作熟练度、毒株吻合度等多因素引起的结果,比较难在很短时间内有效控制。面对巨额的经济损失,管理者要保持冷静,不要忙中出乱,最忌讳病急乱投医到处寻偏方,经过技术人员讨论制定的方案只采用几天不见明显效果就停止,另外,也忌讳将各种方案糅合来用,掐头去尾,不符合逻辑。
面对腹泻,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收集脐带血,到有条件的单位检测相关的腹泻病原,一般检测的有圆环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等相关病原;
保持冷静,需要了解产房腹泻防控是一个过程,寻找有经验的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按照方案和预期一步步操作,并且经过一个发病周期再进行评估。
12
腹泻疫苗开始有效,但3个月后还是爆发?某猪场前期用的某公司的疫苗有效,使用几个月后,还是爆发腹泻病,为什么?
参考观点:这说明腹泻疫苗本身没有太大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本场疾病的发生是否仅是单一病原的腹泻,有没有其他病原的参与,需要通过脐带血和未吃初乳的弱仔猪的病料检测来确定。如果是单纯的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引起,现在市场上的灭活疫苗肯定有作用。若还有其他相关因素的参与,需要考虑其他病原的防控。
13
猪流行性腹泻苗能不能彻底防控腹泻?
参考观点:如果是单一的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感染,当前的腹泻二联灭活苗能够解决问题,确定需要检测和监测脐带血;如果不是单一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的作用会有限。根据笔者这几年的防控经验来看,现场混合感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养猪人在腹泻防控措施上,需要考虑包括疫苗在内的综合防控方案。更多的要从管理角度多找原因。
14
猪场如何才能确保不再发生产房仔猪腹泻?
参考观点:提高全场员工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制度包括外部生物安全与内部生物安全两方面,各项制度和措施到位,消毒和隔离落实彻底,消毒硬件配套,特别要注意各种靠近猪场围墙的饲料车、装猪车、物资送货车等车辆的洗消烘干与PED抗原的检测;在腹泻类疾病流行季节对靠近猪场车辆检测的频率要加大。
定期做脐带血检测:定期检测产房仔猪脐带血中相关病原,根据检测结果修正免疫疫苗的种类和程序;
每批次开产时警惕腹泻发生:当有少数几头仔猪呕吐和腹泻时,千万不可大意,可以采用灵敏度高的检测卡现场做PED试纸条检测,如果检测阳性果断处理掉无价值仔猪,同时注意干粉消毒,产房做到保温干燥。每批送检脐带血检测,委托相关服务机构进行腹泻防控。
15
腹泻防控时为何要考虑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影响?
参考观点:实际生产中霉菌毒素的存在,会对猪形成免疫抑制,虽然我们在产前多次免疫了母猪,但母猪的抗体水平不能得到提升,自然就不可能有效阻断病原,母猪抗体滴度也不会高,仔猪吃初乳后,自然也不会获得高滴度母源抗体,产房仔猪的腹泻就不能有效控制,综上所述,在控制产房仔猪腹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密切监控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影响。饲料的定期检测以及母猪料槽的定时清理同样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新南方养殖服务,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