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断奶至配种间隔WSI不仅与非生产天数有关,而且还可能产生比我们预期更大的影响。
目前,断奶至配种间隔(WSI)是猪场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该间隔被定义为母猪断奶与其第一次配种之间的间隔天数,故旨在尽可能减少非生产天数(NPD),将其最小化总是很有趣的。目前已知该间隔不仅与非生产天数NPD有关,而且还可能产生比我们预期更大的影响。
分析了我们的数据库中2017年的481288个断奶至配种间隔,得出以下结论:
图1:2017年WSI分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常见的断配间隔WSI是4天和5天,分别为48.75%和28.1%。在表1中,可见这2组母猪的分娩率(FR)和下一胎次的总产仔数(TB)。我们还展现了每组的组成:以平均胎次表示平均日龄及每一组中初产母猪的比例。
表1. 配种后的生产性能取决于WSI(平均WSI:5.7天), 2017年
根据断配间隔WSI,我们可以看到在多产性方面的差异明显,间隔4天比5天的效果更好;其可从生理学角度来预测。
接下来,我们根据其胎次展现WSI 4和WSI 5组的结果(表2)。将母猪分为4组:第一胎(初产)、第二胎、3-6胎和 ≥ 7胎。从表中可见,WSI 4组在生产力(多0.7-0.9头仔猪)和分娩率( 1.3-2.8%之间)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表2:配种后的生产性能取决于胎次和WSI,2017年
为了确认WSI 4和WSI 5间的生产力方面的差异是否取决于猪场的生产性能(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我们基于该参数创建了2个亚组。第一组母猪每年可生产超过30头断奶仔猪,第二组母猪每年可生产低于25头断奶仔猪。
如下表所示的WSI分布,可见在2组中,WSI均在第4天和第5天的比例最高。此外,PSY> 30的猪场,78.4%的配种都集中在第4天和第5天;而PSY <25的猪场,其67.0%的配种集中在第4天和第5天。
图2:基于猪场生产性能的WSI分布(%),2017年
接下来我们分别分析PSY>30和PSY<25组。在PSY>30组中(表3),我们可以看到,正如之前研究的一样,WSI似乎对随后的分娩率有一定的影响(经产母猪除外,胎次≥7),且对后续胎次的多产性有更明显的影响(WSI 4母猪多1.0-1.5头仔猪)。
表3:PSY>30(平均WSI:5.2天),2017年
在PSY<25的猪场(表4)中,我们看到了同样的结果,年轻母猪的产仔率差异较大,而多产性的差异则较小,比其他胎次母猪来说更加稳定。
表4:PSY< 25(平均WSI:6.1天),2017年
根据实验结果,虽然我们仍在等待确认结果重要性的统计分析,但断配间隔WSI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一周期的分娩率和产仔数,特别是在每年每头母猪断奶仔猪数PSY高达30头以上的猪场。不论胎次,如果我们还兼顾断奶至配种间隔会导致NPD,毫无疑问,母猪在第4天左右配种是最理想的。
来源:pi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