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推广 » 其他 » 正文

一号文件提到的饲用豆粕减量替代,饲料企业怎么做才能减量不减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3-05-09  来源:🔗龙昌亮哥  💛3070
核心提示:去年豆粕价格起伏波动不断,甚至有价无货,有些饲料厂因缺乏豆粕而进行限产,而且受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饲料企业成本压力

去年豆粕价格起伏波动不断,甚至有价无货,有些饲料厂因缺乏豆粕而进行限产,而且受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饲料企业成本压力巨大,也不得不连续涨价。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中提到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针对大豆油料提到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豆粕减量化替代是目前降本的主流措施,可降低饲料中豆粕占比,缓解大豆供应趋紧、价格高企问题,同时可减少对原料进口的依赖。本着“降本不降质”的原则,我们在“降本”的同时还应该兼顾营养均衡,重点关注以下几项技术,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合理降本、提质增效。

1、“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技术

①目前使用的常规蛋白原料主要有:豆粕、棉籽粕、菜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100元/蛋白)、玉米DDGS、小麦胚、葵花粕、芝麻粕、柠檬酸渣等。豆粕价格上涨拉动其他蛋白原料价格上涨,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物种、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替代方案,减少豆粕蛋白原料的添加。

表1. 中国猪饲料豆粕减量替代部分地区具体技术方案

②针对不用物种,低蛋白不能无限制性,特别是肉鸡料(在山东肉鸭料已实现无豆粕日粮),蛋白降低幅度过大,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常量蛋白日粮主要使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来平衡氨基酸;低蛋白日粮则需要外源补充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进行强化和平衡,以保证生产性能的稳定性

③豆粕替代性蛋白原料使用时,需要补充高效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消除抗营养因子,以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如葵花粕、棕榈粕、芝麻粕、瓜尔粕等。

④对玉米替代性谷物原料(可以增加大麦、高粱、糙米、豌豆、抛光粉等高蛋白谷物的使用,减少玉米、豆粕的应用)二次粉碎,对豆粕替代性蛋白原料利用发酵(发酵棉粕、发酵花生粕)、酶解(酶解羽毛粉、酶解棉粕)、膨化烘爆(膨化米糠、膨化羽毛粉)等预处理技术,提高饲料适口性和利用率

表2. 中国猪饲料玉米减量替代部分地区具体技术方案

2、低能低脂—“脂肪酸平衡”技术、“支链淀粉/直连淀粉平衡”技术

①油脂价格居高不下,现在常规使用的能量原料主要有:稻谷、小麦次粉、米糠(稳定米糠技术)、大米抛光粉、糖渣、猪油、鸡油、鸭油、豆油、棕榈油等。

②减量前主要使用鸡/鸭油+谷物原粮及副产品,当前油脂多样化,采用动物油脂与豆油、棕榈油、米糠油配合使用,应关注脂肪酸平衡理论;淀粉类原料用量增多时,需强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平衡使用(新玉米的后熟化),提高淀粉利用率。

③应用高效脂肪消化吸收促进剂(胆汁酸、脂肪酶)、油脂预处理(脂肪酸平衡)工艺,提高脂类物质利用率,降低脂肪添加,实现与淀粉源协同增效。

④通过发酵、超微粉碎、高温延时熟化工艺等预处理技术,消除热敏型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

3、“杂粮+杂粕型多元化日粮”技术

针对“杂粮+杂粕”型多元化日粮技术,应用高效酶制剂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植酸酶等,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淀粉类物质、蛋白利用率。

4、“低磷~钙磷平衡”技术

①常规提供磷源的原料主要有:磷酸一钙、磷酸二钙、磷酸一二钙、骨粉以及农副产品原料中包含的植酸磷等。

②无机钙盐减量前主要使用磷酸氢钙和普通植酸酶。多次专家研究提出育肥后期对磷的需要量大大降低,在保证钙磷平衡的前提下,通过高效植酸酶筛选应用技术,优化植酸酶的来源和添加量,通过植酸酶催化植酸磷的释放减少矿物质磷的添加,同时提高磷的有效利用、减少磷源浪费和排泄,节省成本,降低配方中总磷的含量。当然,添加植酸酶不能使植酸磷100%的释放,研究表明:无论添加多少植酸酶,植酸磷的最大释放量为50%。

5、“健康肠道”技术、促吸收

使用酵母菌、乳酸菌、丁酸梭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和功能性添加剂(精油、提取物、葡萄糖氧化酶等),实现菌酶协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保护肠道健康,提高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

6、降本增效与市场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增效

专家认为,去年生猪价格明显上涨(同时带动了毛鸡、毛鸭的价格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就目前的猪料销售来看,育肥猪料上升较快,乳仔猪料并没有显著增加),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猪价上涨,造成了生猪存栏量低、猪价行情好的假象。

实际上,国内总体并不缺猪,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已连续多月上升,而且生猪价格目前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增加,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很可能会阶段性快速回落,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

另外,随着去年饲料成本上涨,育肥猪料价格一度达到近4.0元/公斤,加之育肥后期饲料转化率低、FCR高,压栏惜售也必然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二次育肥得不偿失。2020年初,很多生猪养殖企业就曾经因为过渡惜售心理造成了巨大亏损。

建议养殖户谨记“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认清现实,顺势出栏育肥猪,现金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在成本高利润低的大环境形势之下,降本可以让我们在重压之下存活下来,增效则可以让我们站稳脚跟走得更远;合理降本,科学增效,认清形势,顺势而为,愿畜牧行业早日熬过寒冬,快点迎来春天。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