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好端端人就没了?
该女子的丈夫回忆,当天中午,她吃了很多冰棍和香肠,而香肠一直放在盒子里密封着的。医生化验后发现,该女子的血液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而“元凶”很可能就是香肠。
高温天,火腿肠等食物未及时冷藏或储存方法、温度不对,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引起食物变质,比如很容易感染金葡萄菌。
金葡菌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毒素,而且毒性很强,侵袭肝、脾、肾等多脏器,让脏器失去正常功能。金葡菌随食物进入人体,会刺激胃肠,导致呕吐,引发胃肠毛病,再“攻击”心脏、肝、肾,破坏其原有功能。抢救不及时或发病较重,会有性命危险。
专家提醒:火腿肠、罐头、肉松、肉脯类食物,按照说明书要求常温保存,注意放在通风处,开封时要观察其是否发黑、发黏、变味等;卤味食物比如酱鸭、猪蹄等,夏季最好选择有包装的熟食卤味,尽量不要让销售人员改刀,避免交叉感染;新鲜鱼肉、猪肉等,直接放入冷冻室,但注意要分开放置。
夏季饮食 这些吃法很危险!
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很多各种食物中毒事件,轻则呕吐、腹泻,严重的甚至可能失去生命。
夏天饮食要格外注意,以下这几种食物不要吃:
久泡的黑木耳
案例:在福州打工的28岁女孩和丈夫,吃了一碗泡了将近2天的黑木耳后,夫妻两双双中毒。
女孩的丈夫说,木耳已经泡了快2天了,并不知道木耳是否变质。只是当时炒的木耳汤汁比平时多。第二天中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情况,然后发烧,四肢冰凉,昏迷不醒,经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肝衰竭,肾衰竭,心肌中毒衰竭。
原理:泡发过久的黑木耳会产生生物毒素,尤其是天气热,久泡的黑木耳,更容易产生生物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不仅是木耳,像干蘑菇、干豆角、干黄花菜、干海带等浸泡时间太久,都有可能会产生黄曲霉素等生物毒素。
建议:黑木耳泡发太久,才产生了生物毒素,若发现泡过的木耳等干菜已经发粘,有味道,一定要倒掉,不要侥幸进食。
啤酒+海鲜
案例:黑龙江哈尔滨市的陈女士,吃了一盘小龙虾,还喝了几杯啤酒,没过几天觉得脚趾痛,慢慢地全身关节都跟着疼,一检查才知道是得了痛风。厦门、青岛等地因为饮食习惯爱吃海鲜、喝啤酒,痛风的发病率在全国属前列。
原理:海鲜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如果吃海鲜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建议:吃海鲜时最好不要和啤酒同食,还要注意,海鲜最好高温杀菌,一定要充分加热。要控制海鲜摄入量(成人每天鱼虾类摄入量50~100克,畜禽肉类50~75克);而且要控制饮酒量,各种酒都要少喝。
没做熟的扁豆
案例:据媒体报道,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曾出现近50名员工,在食堂吃过扁豆后发生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还在呕吐物中看到血丝,被先后送进医院治疗。
原理:扁豆中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等天然毒素。这两种毒素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被破坏。因此当进食烧煮不透的扁豆后,可因毒素未被破坏而引起中毒。早期症状为咽干、恶心、呕吐等,后出现腹泻、腹痛,可伴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呼吸麻痹等症状。
建议:在炒扁豆的时候,不要贪图脆嫩鲜绿,要让扁豆充分加热,彻底焖熟。在用油煸炒扁豆后,再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保持100℃,小火焖上10余分钟,同时要用铲子不断地翻炒,使扁豆受热均匀。购买时尽量挑选嫩扁豆。
久放冰箱的汤类
案例:广西南宁,一位市民因吃了一碗在冰箱里放了3天的黄豆汤,结果引发高烧休克,全身多处脏器功能损害。医生介绍,这是由“肉毒杆菌引起的肠源性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并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损害、循环衰竭等症状。
原理:肉类、汤类、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熟食,在没有密封的情况下放进冰箱,就容易产生肉毒杆菌,放置的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多。
建议: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8℃,虽然绝大多数的细菌在这样的温度下生长速度会放慢,但有些细菌却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就会引起肠道疾病。
冰箱不是万能的,就算是放在冷冻室里,储藏过久的食品食材也会滋生细菌。建议大家,任何食品在冰箱里的贮存时间都不要太长,最好做到随买随吃,不要过夜。
自制食物(葡萄酒、香油、臭豆腐等)
案例:四川泸州一家三口因吃了自制豆腐乳感染了致命性细菌——肉毒杆菌,一家三口全都住进了ICU病房。
原理: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做的食物特别放心,没有添加一些不好的成分,但如果制作过程不小心,会被一些毒性较大的致病菌污染,像肉毒杆菌等。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毒性高过砒霜,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伤。比如家庭自制类似葡萄酒、自榨油、水果酵素等这类食品时,都可能存在潜在隐患。
建议:家庭在自制食品中首先要认识到,自制食品未必比外面的更安全。自制食品需要非常好的生活经验,要保证制作过程是可控制的。
雨后的野蘑菇
案例:湖北恩施,奶奶带着7岁的男孩小俊进山采蘑菇,晚饭用4个大蘑菇煮汤。爷爷舍不得吃,只喝了点汤;奶奶吃了1个蘑菇;剩下的3个蘑菇都留给小俊吃了。但没多久,奶奶开始拉肚子,小俊又吐又拉,被确诊为蘑菇中毒。虽然送到医院治疗,但小俊中毒太深,最终因多脏器衰竭而夭折。
原理:夏季持续下雨后,山林中潮湿的环境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食用有毒野生菌类引发的食物中毒会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严重损伤,其中尤以急性肝损害型最为常见,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建议:专家提醒,防止中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不采也不食用野生蘑菇。吃完野生鲜蘑菇后一旦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它不适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尽快送医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