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 在河南、安徽、山东、湖南、湖北 四川、广东、广西、陕西、山西等地发生一种以瘫软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山羊羔羊疾病,该病近两年发病率明显增多,特别是在较大的规模养羊场、户中羔羊发病率较高,严重的死亡率高达40-60%不等,给养羊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仅采取治疗低血糖、缺钙的救治方案,效果不甚明显。为了查清该病的发病原因,我们对其发病情况、发生规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从病原学、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临床症状调查、病例解剖、临床治疗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基本查清了该病的发生原因,对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大量预防和治疗试验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发病情况与原因
本病主要发生于山羊羔羊,其他羔羊发病极低,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多发生在上一年9月份以后怀孕,第二年2-6月份生的羔羊,特别是圈养母羊所生羔羊发病率较高。冬季羊群活动量小,阳光照射少,补饲跟不上,是冬春羔羊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本地山羊属地方品种的羔羊,由于初生重较轻,需乳量小,经长期风土驯化对当地条件比较适应,发病率较低,而近年来由于进行波尔山羊或者其他国外引进品种羊的杂交,杂交羔羊,初生羔羊体重增大,代谢快,随着杂交代次的增多羔羊体重的增加营养缺乏越来越明显,适应能力较差,发病率较高。
二、临床症状
新生羔羊3—15天内发病最多,绝大部分突然发病,发病早期体温正常或者稍高,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不能吮乳,前期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后期心跳迟缓,反应迟钝, 黏膜苍白或者发绀, 发病时常发出尖叫声。
而后,耳、鼻冰凉,四肢无力,有时两前肢跪地或者呈八字型,两后肢拖地行走,吮乳困难,强力驱赶步态不稳,似醉酒样四处乱撞,继而表现为卧地不起,全身瘫软 ,如面叶状,腹部发胀(90%),部分羔羊胃内积聚有液体,晃动有水响。严重时病羊有空口咀嚼现象,眼球、肌肉震颤,角弓反张, 四肢挛缩,有的呈阵发性痉。
前期不见大小便或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后期大便失禁,60—80%发病羔羊排出黄色带粘液粪球或粘液性稀便。24-48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6℃以下或者不能测出体温,最后在昏迷中死亡。病程2--5天不等,早发现、早治疗一般绝大部分能迅速康复;救治不及时,到后期因羔羊不能吮乳或者管理失当多数转归死亡 。
三、解剖病变
对病死羔羊进行解剖可见肺脏水肿 、肺脏有出血点 ,肺部尖叶和心叶实变 ,心肌松弛,左右心室扩张,严重的心肌坏死呈灰白色,肝脏轻度肿大、色深有坏死点、脾脏出血坏死 ,肾脏水肿 ,死亡羔羊脱水明显 。
急性死亡羔羊可见胃内有大量未消化的乳凝块 ,胃内容物酸臭,中期胃内容物有乳凝块和混浊液体,胃内膜脱落,胃壁有条形出血,严重的出现胃坏死,慢性的胃壁变薄 ,后期胃内容物水样或者空虚,胃壁菲薄呈空气球样 ,部分病死羔羊小肠粘膜出血,大肠及直肠内有黄色或灰白色球型或乳状粘液性物。
四、预防
1、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营养需要量大,必须满足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要,但这个时候由于胎儿的增大,母羊腹腔内压高,由于胎儿的压迫胃肠道的容积减少,蠕动减弱,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所以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要饲喂优质草料,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能量 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的补充。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各地发病羊场的采样化验测定结果配制了一种健康多维(牛羊母子康),通过大量的临床预防试验,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母羊产前产后瘫痪、流产、弱胎和羔羊软瘫的发病率(试验结果是减少93.6%),并且可以完全替代预混料。
2、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要让怀孕羊多活动,每天让他活动不少于3-4小时,冬季让怀孕母羊多晒太阳以增强母羊的抵抗力。
3、注意羔羊的保温、产房温度要不低于25℃,让羔羊有充足的活动场地。
4、做好消毒工作,做好产房的消毒,对产房每天消毒一次,用2-3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接生人员注意手和接生物品的消毒,严防接生过程中细菌感染小羊口腔,母羊在产前和吃初乳前要对乳头清洗消毒2-3次,尽量减少羔羊吃初乳时候的感染。
5、羔羊生后第1-3天用亚稀酸钠维生素E1-2毫升、右旋糖酐铁1-2毫升注射,同时口服土霉素或者磺胺药物进行预防。用本课题组研制的软瘫灵预防效果更好。
五、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原来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治疗这个病关键是时间问题,如果在出现症状的当天治疗,治愈率是很高的,时间长了由于机体的神经和组织功能严重丧失,治疗效果不好。
对发病羔羊轻型病例用鱼肝油、大黄苏打片、果糖酸钙、参麦注射液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一、发病情况与原因
本病主要发生于山羊羔羊,其他羔羊发病极低,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多发生在上一年9月份以后怀孕,第二年2-6月份生的羔羊,特别是圈养母羊所生羔羊发病率较高。冬季羊群活动量小,阳光照射少,补饲跟不上,是冬春羔羊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本地山羊属地方品种的羔羊,由于初生重较轻,需乳量小,经长期风土驯化对当地条件比较适应,发病率较低,而近年来由于进行波尔山羊或者其他国外引进品种羊的杂交,杂交羔羊,初生羔羊体重增大,代谢快,随着杂交代次的增多羔羊体重的增加营养缺乏越来越明显,适应能力较差,发病率较高。
二、临床症状
新生羔羊3—15天内发病最多,绝大部分突然发病,发病早期体温正常或者稍高,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不能吮乳,前期呼吸加快、心率加快,后期心跳迟缓,反应迟钝, 黏膜苍白或者发绀, 发病时常发出尖叫声。
而后,耳、鼻冰凉,四肢无力,有时两前肢跪地或者呈八字型,两后肢拖地行走,吮乳困难,强力驱赶步态不稳,似醉酒样四处乱撞,继而表现为卧地不起,全身瘫软 ,如面叶状,腹部发胀(90%),部分羔羊胃内积聚有液体,晃动有水响。严重时病羊有空口咀嚼现象,眼球、肌肉震颤,角弓反张, 四肢挛缩,有的呈阵发性痉。
前期不见大小便或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后期大便失禁,60—80%发病羔羊排出黄色带粘液粪球或粘液性稀便。24-48小时后,体温下降至36℃以下或者不能测出体温,最后在昏迷中死亡。病程2--5天不等,早发现、早治疗一般绝大部分能迅速康复;救治不及时,到后期因羔羊不能吮乳或者管理失当多数转归死亡 。
三、解剖病变
对病死羔羊进行解剖可见肺脏水肿 、肺脏有出血点 ,肺部尖叶和心叶实变 ,心肌松弛,左右心室扩张,严重的心肌坏死呈灰白色,肝脏轻度肿大、色深有坏死点、脾脏出血坏死 ,肾脏水肿 ,死亡羔羊脱水明显 。
急性死亡羔羊可见胃内有大量未消化的乳凝块 ,胃内容物酸臭,中期胃内容物有乳凝块和混浊液体,胃内膜脱落,胃壁有条形出血,严重的出现胃坏死,慢性的胃壁变薄 ,后期胃内容物水样或者空虚,胃壁菲薄呈空气球样 ,部分病死羔羊小肠粘膜出血,大肠及直肠内有黄色或灰白色球型或乳状粘液性物。
四、预防
1、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营养需要量大,必须满足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要,但这个时候由于胎儿的增大,母羊腹腔内压高,由于胎儿的压迫胃肠道的容积减少,蠕动减弱,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所以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要饲喂优质草料,特别是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能量 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的补充。
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各地发病羊场的采样化验测定结果配制了一种健康多维(牛羊母子康),通过大量的临床预防试验,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母羊产前产后瘫痪、流产、弱胎和羔羊软瘫的发病率(试验结果是减少93.6%),并且可以完全替代预混料。
2、母羊在怀孕中后期要让怀孕羊多活动,每天让他活动不少于3-4小时,冬季让怀孕母羊多晒太阳以增强母羊的抵抗力。
3、注意羔羊的保温、产房温度要不低于25℃,让羔羊有充足的活动场地。
4、做好消毒工作,做好产房的消毒,对产房每天消毒一次,用2-3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接生人员注意手和接生物品的消毒,严防接生过程中细菌感染小羊口腔,母羊在产前和吃初乳前要对乳头清洗消毒2-3次,尽量减少羔羊吃初乳时候的感染。
5、羔羊生后第1-3天用亚稀酸钠维生素E1-2毫升、右旋糖酐铁1-2毫升注射,同时口服土霉素或者磺胺药物进行预防。用本课题组研制的软瘫灵预防效果更好。
五、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原来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治疗这个病关键是时间问题,如果在出现症状的当天治疗,治愈率是很高的,时间长了由于机体的神经和组织功能严重丧失,治疗效果不好。
对发病羔羊轻型病例用鱼肝油、大黄苏打片、果糖酸钙、参麦注射液治疗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