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分类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

一生献给中国豆
 来源:🔗农民日报  2019-01-08 11:24  点击:2262

王连铮,我国著名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因病于201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王连铮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1960年在黑龙江农科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还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共获科技奖项18项,其中包括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2010年获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包括国审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2.1亿亩。

他育成了“中国最牛大豆”——“中黄13”,自2007年起已连续9年稳居全国大豆年种植面积之首,至2018年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

他从事大豆科学研究60余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多次获得科技大奖。他情系三农,一生以大豆为伴,足迹走遍了中国大豆产区,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病床上仍然挂念着示范田里的大豆生产。他就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连铮。

立志学农潜心大豆科研

1930年王连铮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他的幼年时光是在日伪的铁蹄下度过的,他目睹日本人残害中国老百姓,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文化,立志报效国家。

1949年1月,王连铮进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他的系主任是大豆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受王金陵授课所吸引,王连铮从此爱上了大豆育种。

1957年,王连铮毅然放弃翻译工作,怀着对农业科研的满腔热情,回到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开始了自己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探索。

1959年王连铮通过努力考取了留苏研究生,1960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的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攻读农学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知识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1963年王连铮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年到1969年间,王连铮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号”、“黑农8号”和“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可提高1~2个百分点。

1970年到1987年间,王连铮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王连铮的大豆科研之路始终围绕着国家大豆产业需求,解决大豆生产实际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黑龙江省部分地方大豆发生倒伏,望着减产甚至绝收的大豆田,王连铮心急如焚,不解决倒伏问题他寝食难安。经过细心观察和育种实践,王连铮于1980年提出了矮化育种目标,即降低大豆秸秆的高度,增加其强度,并提出了降低大豆株高的4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这四种途径对指导育种有较大意义,他利用此种理论育成了2个大豆品种。

王连铮在试验中还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显著多于栽培品种,因此,在1979~1982年间,王连铮主持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及研究,共采集野生大豆576份,发现了一些抗病性好、多荚和高蛋白的材料;同时,发现了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的特点,并将这个特点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途径。

老骥伏枥育成“中国最牛大豆”

在王连铮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中,让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高峰”是大豆“中黄13”,称其为“中国最牛大豆”一点也不为过。“中黄13”是近20年来全国仅有的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大豆品种、近30年来唯一累计推广面积超亿亩的大豆品种,也是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大豆品种。每当提起“中黄13”,王连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适应性广。”

1995年,60多岁的王连铮从农科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产中。选育新品种,是件艰苦而长期的工作,为了育出优质高产广适的大豆品种,高温酷暑,风吹雨打,王连铮都没停下过脚步,在研究所与田间地头往返穿梭,查看大豆长势,看看是否经得起风雨的考验。他的品种选育绝不是指挥别人干,而是自己干。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韩天富回忆说,那年秋季,“王院长亲自在昌平基地选种,打着手电筒在晒场脱粒。”

豆秸由绿变黄,豆荚由瘪变鼓……一年又一年。“中黄13”的选育工作是1992年开始的,当时课题组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90052-76为父本杂交,经过近6年的选育试验,其后代达到了王连铮要求的效果——产量高,品质好,株高整齐,性状不分离。

自1998年开始,“中黄13”开始接受生产鉴定评比,据测算,该品种可以实现增产20%~40%,并且由于它的广适性先后通过了国家以及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和四川9个省市审定。

“一般的大豆品种能通过四五个省的审定就不错了,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没有一个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超过‘中黄13’。”王连铮自豪地说。

高产稳产是农民喜欢“中黄13”的最主要原因。“中黄13”在黄淮海地区曾创造亩产312.37公斤的单产纪录,在推广面积最大的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202.7公斤,增产16.0%,全部25个试点均增产,产量列参试品种首位。

在宿州种植“中黄13”大豆的农民用“皮实耐用”来形容它。“中黄13”具有多抗性,抗倒伏,耐涝,抗花叶病毒病、紫斑病,中抗胞囊线虫病。自2002年推广以来,无论何种年景从未出现过绝产绝收的情况。

以“中黄13”为广适高产骨干亲本培育出新品系308个,其中参加国家和省级区试新品系38个,整体提升了我国大豆育种水平。

王连铮主持选育的中黄35连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该品种通过了黄淮北片、北方春大豆、内蒙古及吉林审定,属高产高油品种。他通过良种良法结合创高产,利用中黄35结合滴灌施肥化控调酸等方法连续创高产,做到水肥同步,减少化肥流失,创新了栽培模式。2009年在新疆创亩产402.5公斤,实收86.83亩,亩产364.68公斤,创我国大豆大面积单产记录。2012年在新疆再创小面积亩产421.37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连续5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

肩负责任扛起国产大豆旗帜

“中黄13”通过国家审定的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因此,“中黄13”的发展、推广一直伴随着中国大豆产业和进口大豆激烈搏杀的过程。

国内大豆种植因受到进口影响,不断萎缩,甚至出现了放弃国产大豆的说法,但王连铮一直坚持身体力行地为大豆站台打气,坚定不移地开展国产大豆的育种与推广。“听到国家每年进口几千万吨大豆的消息,我立刻想到能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减少些大豆进口。我一辈子搞大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

“中黄13”培育成功了,王连铮并没有止步不前,他想的是尽快将这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技最重要的是服务生产,我们搞育种的,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新品种真正能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所以育种、审定、推广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王连铮说。

王连铮经常说,推广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需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否则很难扩大种植面积。农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眼见为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地只有那么点,如果不慎重,出了问题,全家人的温饱都将受到影响。王连铮经常深入农村和大豆生产第一线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根据生产需要开展研究,使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018年12月26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的王连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有几位特别的“朋友”从各地赶来为他悼念送行,这些朋友就是种植或推广“中黄13”的农民。

来自山东嘉祥的王道峰告诉记者,“我是从网上看到王院长去世的消息,还有来自河南和安徽的农民,我们都是王院长和他的‘中黄13’的受益者,靠种植或卖种子富起来的。”

来自安徽濉溪的农民刘超回忆说,“当时我只是听说农科院有个好品种,就自己找到北京想代理这个品种,副部长、院长在我们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没想到是院长亲自接待我的,详细询问了当地大豆种植情况。”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刘春明研究员说,“品种不光是种子,在什么地方种、怎么种、出了问题怎么办,都需要专家指导,不是卖了种子以后就什么都不管,王院长经常到田间地头看。”

刘超还记得有一次,天气预报淮北大旱,王连铮马上打来电话:“今年听说你们淮北大旱,中黄13怎么样?今年产量受不受影响?”一个大专家亲自关心农民地里的大豆,让刘超深受感动。

王连铮注意通过高产创建、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使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大大提高。

正是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得以“中黄13”为代表的国产大豆品种和中国大豆产业一样,不仅没有倒下去,而且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食用大豆绝大多数由国产大豆提供,高蛋白大豆育种是我国大豆育种的优势和主要特色。我国已经育成一批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个别品种蛋白含量甚至超过50%。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黄淮南部地区的大豆种植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有所扩大。

韩天富说,“可以说,王院长是非常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的科研工作者,他不仅服务当下,也在为未来育种。”以王连铮为代表的团队,针对中国大豆主产区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品种、技术研究,为中国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未来大豆产业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储备。

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病榻上,王连铮仍然关注、关心着挚爱着一生的大豆产业。2018年9月21日,在“中黄13”第一亿亩收获仪式举行的当天,韩天富还接到了王连铮从病房里打来的电话,询问今年大豆的生产情况。

一生伴“豆”,一生奋“豆”,这就是王连铮,流淌在血液里的是他对土地的深情、对农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正如王连铮在自传中所写:“科研是我的事业之根,无论从事什么领导工作,我从不停止自己在农业科研道路上探索的步伐。我喜爱大自然,也喜欢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无数次走进田间地头,晚秋摇铃的豆荚吸引人更深入地钻研进去,因为很多大自然的问题并未完全破解。老百姓对科技的渴求我感同身受。试验、示范、推广,当如若胎儿的科研成果终于转化成农民田里增多的收成,兜里增加的收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