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数据显示,11月1日-6日,京东平台上农产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83%,多地农特产线上热销。宁夏枸杞、东北大米、内蒙牛肉、新疆枣、云南普洱成为热度最高的农特产搜索词。深加工农产品今年更受城市消费者欢迎,螺蛳粉、酸辣粉、盐焗鸡、胡辣汤、北京烤鸭的搜索量最高。
从11.11买手机电脑、数码家电、服装鞋袜、奶粉尿裤......到现在囤黄金、囤营养品、囤护肤彩妆、囤水果杂粮......随着网购进一步“破圈”,京东11.11也成为“吃货”们欢乐的囤货期,为更多的农民朋友们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2020年,小鲜肉和大妈都到网上买农产品了
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11.11期间,线上农产品受众用户中95后、65后增长最高。一边是25岁以下的“小鲜肉”,疫情使他们在家吃饭的频率更高,速食品、方便菜品的销量提升。一边是46-55岁的中年用户,疫情促使他们频繁使用网购,网上买菜也玩得越来越“溜”了。
在吃什么这件事上,增长的关键还是在于获得女性用户的“芳心”。在农产品新用户性别占比中,女性占比60%,男性占比40%。对比历史数据,男性在农产品消费上还是有明显的增长。同时,网购农产品新用户中,52%的新用户来自于北上广,13%来自于低线市场。
消费者最爱“囤肉”:猪牛羊肉成交额增1.5倍,禽肉蛋品、蔬菜成交额翻番
网购农产品,满足了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一线城市生活节奏更快,上班下单下班取货,网购农产品让他们的日子更轻松惬意。对于中小城市及低线市场,线上农产品种类更丰富,海南的水果、山东的海产、东北的粮食.....生活在小城,网购“全世界”!
京东大数据显示,在众多农产品中,消费者最爱吃的还是各种“肉”。11.11期间,猪牛羊肉成交额增长152%,禽肉蛋品、蔬菜分别增长121%、113%。
此外,2020年,深加工农产品的商品种类出现了高倍数的增长。厂家更重视开发适合线上销售的商品,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乐于为方便美味的食品买单。11.11期间,冷藏菜肴成交额增长超过20倍,冷藏熟食增长9.7倍。冷冻调理品、冷藏鲜食分别增长了3.6倍和2.6倍。
产业带助农行更远,可持续提升农民收入
今年京东11.11期间,各细分品类农产品销售十分火爆。瓜类销量同比增长325%,苹果同比增长202%,奶酪黄油增长166%;鸡肉增长138%。
作为扶贫助农的重要渠道,电商助农从简单的销售农产品,向产业带深度合作的方向转变。利用数字经济积累的大数据、数字化供应链、柔性生产、线上营销等能力逐渐为农业的产业升级助力,通过产业带的发展,长期、可持续的提升农民收入。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尚在发展阶段,产地成为最受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标签。利用产地已有的资源,发展地域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是高效提升农业生产的一条可行之路。今年京东11.11期间,成交额最高的产业带分别为:“东北粮食产业带”、“云南水果、菌类产业带”、“新疆干果产业带”、“内蒙古牛羊肉产业带“以及“四川水果产业带”。最畅销的产业带农产品是东北大米、云南普洱茶、新疆大枣、内蒙牛肉、宁夏枸杞。
实际上,从“黑龙江跑山猪”、“攀枝花芒果”到“赣南脐橙”,截止到今年10月“京心助农”项目累计销售的产品覆盖了全国超800个农业产业带、近2100个贫困村,帮助了130万款农产品上行,累计销售3亿件农产品。
同时,京东在全国累计开设扶贫特产馆超250家,扶贫特产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销售额逆势上涨近125%。为实现智慧网络助农兴农,京心助农已累计开设直播基地100间直播间,共培养主播近1000多位,并举办超1000场电商扶贫助农培训,在近10万场助农直播里,覆盖粉丝总数超过1亿人次。
2020年,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明显向线上转移,同时健康观念提升,对线上农产品的需求高涨。在消费市场的变化更迭中,京东始终秉承初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健康、也更便捷的农产品消费体验,用优质的服务为合作伙伴“护航”。一方面让消费者买得省心、放心,另一方面也为农产品市场发展与攻坚扶贫提供了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