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市民在郑州二七纪念馆内参观浏览,感受红色历史。6月1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新命名郑州二七纪念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历史悠久的中国,从没有哪个百年,像这个百年般波澜壮阔、感天动地。
这一百年,一个“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走上强盛的道路;一个“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的民族,迎来复兴的曙光;亿万“为奴隶,为牛马,为羊犬”的人民,实现小康的梦想,演绎了民族复兴史上自强不息的传奇。
1921—2021。从开天辟地的伟大瞬间,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沧海桑田,这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传奇里,究竟蕴涵着怎样的精神基因和历史密码?群雄逐鹿的中原大地,又在百年党史中留下了多少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在哪里产生。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风起云涌的一百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天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发轫于中原大地的伟大精神,在风雨如磐中孕育,在激情燃烧中成长,在勇敢担当中壮大,书写了煌煌百年党史里风雷激荡的中原篇章。
又一个7月来临,又一个百年开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高亢歌声,将会再次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长征还在路上,歌声永不落幕。民族复兴,那些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将鼓舞我们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中原崛起,那些光芒闪耀的伟大精神,将激励我们牢记使命、无畏前行。
出卷
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如何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百年风雨历程,是一部辉煌的史诗,记录着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觉醒
每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100年前,当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上海望志路(现兴业路)的一栋小楼里撒播革命星火;当从嘉兴南湖驶出的红船开始跃入时代大潮,他们从波谲云诡的时代里拿到的试卷,是“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是如何在长夜漫漫中寻找光明、在满目萧索中重整山河。
寻求答案的过程,是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
矗立在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精神地标。
二七纪念塔、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二七路……发生在98年前的“二七大罢工”,在这座城市的肌体上打上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建筑物和地名,在岁月长河的淘漉下依然不掩芳华、历久弥新。
拾级而上,穿越百年。“七一”前夕,记者登上63米高的二七纪念塔,依然能清晰感受到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脉动。
1923年2月4日,郑州、武汉、长辛店3万多名铁路工人相继宣布罢工。不到3个小时,千里京汉线全线瘫痪。但大罢工很快遭到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酿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3年2月7日,共产党员林祥谦壮烈牺牲,年仅31岁。与他一同血染刑场的,是51个不屈的英魂。
查阅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2月7日,郑州下起了大雪。
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社会力量首次登上政治舞台。革命前辈用生命筑起的精神丰碑,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展革命斗争提供了丰富滋养。
二七大罢工之前,李大钊曾多次来到郑州,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次讲课中,李大钊写下“工”字,随后又添上一个“人”字。他告诉工人,“工”和“人”加起来是一个“天”字,工人的力量加起来比“天”都要大!
这些被李大钊唤醒而群情激昂、血脉贲张的工人,当时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纪念塔展出的史料中,有这样一组数字——工人每年劳动天数:330至340天;每天劳动时间:10至12小时;工钱:普通工人每月6元。而作为反动军阀的鹰犬,总工务段长每月工资却高达1300元。
这些数字里面,潜藏着残酷的压迫、无声的血泪,涌动着愤怒的呐喊、顽强的抗争。
李大钊等早期革命先驱提出的“阶级斗争”“无产者”“社会主义”这些概念,深刻切中了当时中国的脉搏;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推动着百年中国浩荡前行。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陈晋曾这样总结百年党史:“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拟人化,她一百年的奋斗,始终就在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找到了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秘诀。
寻找答案的过程里,我们明白了人民共和国的大厦为何能巍然屹立——
雄踞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别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行走其间,每一个沟壑都写满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每一块土地都散布着庄严肃穆的革命遗址遗迹。
新县箭厂河乡,有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红田”。1927年冬天,3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高昂着头颅走上刑场,用生命向党做出最壮烈的告白。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戴璐璐介绍,箭厂河乡原属于黄安县(今红安县),敌人在这里制造“红田”惨案,暴露出他们对土地革命的恐惧。
据《红安县革命史》记载,土地革命时期,红安县普通农民只占不到25%的土地,雇农没有土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雇农和贫农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
对土地的渴望,就是当时的贫雇农对幸福的渴望。
“打土豪、分田地”给广大农民开辟出一条“活路”,无数大别山儿女纷纷报名参加红军,不惜以生命捍卫革命果实。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当时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而牺牲。
“28年红旗不倒”,在连天烽火中孕育生长的大别山精神,是不朽的丰碑,是厚重的诗篇,其中力透纸背的,是人民的力量。
寻找答案的过程里,我们明白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何能基业长青——
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1934年,红二十五军从这里的一棵古银杏树下集结出发。
这个深掩在大别山深处的小小村落,因此成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中一个原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军长征四大出发地之一。
令人惊叹的是,从银杏树下出发的红二十五军,几乎都是年龄没有超过18岁的烈士遗孤、红军子弟。长征路上,这群“娃娃军”拿着和自己一样高的长枪,血战独树镇,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不仅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而且是在长征途中唯一一支自身得到壮大的部队。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时2984人,到达陕北时发展为3400多人。
是什么力量,让这支队伍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前行万里不迷航?是什么力量,让这支看似弱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那时敌军占据的是土地,而红军占据的是民心。”信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洪坤星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山有10万人参加革命,3.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每到一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与劳苦大众水乳交融。
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里,有一组浮雕令人印象深刻。
画面里,一位年迈的老妈妈和一位年轻的孕妇相互搀扶着,她们挽着的篮子里盛放着要送给红军战士的粮食。她们是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的母亲和妻子,送出的粮食则是她们千辛万苦讨来的“百家粮”。
“当时正值青黄不接,她们把辛苦讨来的粮食辗转送到部队,自己却一口都舍不得吃。送粮返回的途中,吴焕先的妻子饿死荒野,去世的时候还怀着四个月的身孕……”每一位讲解员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总忍不住声音哽咽。
这答案里,有相濡以沫的鱼水之情,有生死与共的党心民意。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朴素而深刻的论断,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中国共产党100年激流勇进的历史视角:离开“人民”这一核心价值,就无法把握蕴藏在“中国传奇”背后的力量,无法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
2021年5月13日下午,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在村民邹新曾家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番深情的话语振聋发聩。他指出,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历经百年,赤诚如初。天地由此开生面,历史由此开新篇。
答卷
百年栉风沐雨,一代代共产党人赓续的精神基因,绘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谱写了时代的慷慨壮歌,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彰显了一个政党矢志不移的初心与使命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这是毛泽东主席传诵久远的一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是对我省艰苦奋斗、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封丘县应举农业合作社的高度肯定。
“中国奇迹”的落笔处,就从这“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原大地满目疮痍。1949年,我省人均工农业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8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粮食亩产只有46公斤,发电量只有500万度,80%的人口是文盲,人均期望寿命仅35岁。“古、土、苦”,一度成为河南的代名词。
在这张白纸上,中原儿女开始挥毫泼墨。一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开始在这张纸上呈现出隽永的意象。
愚公故乡,济源。一个中国人的神话故事和精神图腾,在这里有了现实的传承。“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与山,一直在延续着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
济源思礼镇水洪池村,位于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深处,是济源位置最偏僻、海拔最高的村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对于仿佛与世隔绝的水洪池村民来说,下山却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上世纪80年代,该村90%的村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为了走出大山,水洪池村原党支部书记苗田才带着7名党员,组织全村仅有的48名劳力,用最原始的办法,持续十年之功,挖出了水洪池人连接外界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路。
为修这条路,有人卖光了圈里的牛羊,有人卖掉了闺女的嫁妆,有人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棺材,全村70%的人为此负过伤、流过血。13.5公里长的蜿蜒山路上,每块石头上都有村民洒下的血汗。
一代人艰辛的十年,换来了后代人畅达的一生。站在最高的山顶,他们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天地、更高远的世界、更美好的未来。
在新中国的一张白纸上,愚公后人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莽莽太行,挽起了济源与林州。不同的城市,却有着同样改天换地的十年。
盛夏,太行山最美的季节,群山苍翠,红岩壁立。在这“红”与“绿”之间,一抹流动的“蓝”缠绕其间。这条蓝色飘带,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一锤、一钎、一双手,10个春秋,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挖砌土石达151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长城”,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参观红旗渠,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饭都吃不饱,林县人为什么敢修红旗渠?工程巨大,耗资7000万元,林县人为什么能修红旗渠?徒手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引水1500公里,林县人为什么能修通红旗渠?
当时,也有人质问县委书记杨贵:“你林县有多大的荷叶,敢包这么大的粽子?”杨贵的回答只有一句:“我们有55万人。”
翻开林县的历史,有一个字反复出现:旱。林县境内立着很多明清时期记录旱灾的石碑,碑文对旱灾的惨状有着相似的记载:人相食。人吃人的惨状,在林县发生过5次。一个新婚的女人,因失手打翻了公公排队一天才挑来的一担水,在除夕之夜羞愧自杀。
所以,如果你能理解55万人对水的期盼,就会把所有的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杨贵说,林县人能在经济如此困顿、生产力水平如此低下的年代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奇迹,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特别是“为了人民”,堪称红旗渠精神的灵魂。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当我们党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时,人民会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就像70多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所感慨的那样:“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
当年的林县,那个曾经残破不堪的小县城,如今已嬗变成流光溢彩、人均储蓄额全省第一的林州市。“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的谱写,让林州这座精神之城散发着幸福、祥和的气息。静静流淌在这里的红旗渠水,让城乡灵秀、土地肥沃、山川静美。
红旗渠,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一条气韵生动的蓝色曲线,也为中国构筑起一个崇高的精神世界。
这张白纸,在全国人民的匠心挥运之下,有了神采飞扬的文字,有了云蒸霞蔚的色彩,有了气吞山河的神韵,有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在这张铺陈960万平方公里的巨幅长卷中,生长在中原大地的一棵普普通通的泡桐树跃然纸上,生机勃勃,夺人心魄。
这棵泡桐,是1963年焦裕禄同志亲手栽下的。58年过去,当年的一棵小树苗,如今枝繁叶茂、华盖如云。
站在焦桐树下,那个在漫天黄沙中查风口、探流沙的身影,那满是补丁的衣帽鞋袜,那把被顶出窟窿的藤椅……都会在人们敬慕的目光中一一浮现。
这是一棵长在兰考百姓心中的树,更是泽被世人的精神之树。树下石碑上刻的焦桐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这棵泡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泡桐,3年成檩、5年成梁。根,防风固沙;躯干,可作板材和乐器;枝杈,粉碎后做胶合板……以短暂的生命奉献全部,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正是焦裕禄一生的真实写照。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焦裕禄初到兰考时,面临的是令人心酸的场景:饱受风沙、盐碱、内涝困扰,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里,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50多年过去,焦裕禄奋斗过的“此水此山此地”,变化天翻地覆:2017年3月,兰考成为全国首批摘帽的两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另一个是“革命圣地”井冈山。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焦裕禄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守的理想与信念,是他们胸膛里最旺的火、眸子里最亮的光、骨子里最硬的钙。有了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撑,他们交出的答卷里,才会具有穿越时空、打动人心的力量。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兰考之行的一根红线,就是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他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每年四月,泡桐花开,整个兰考县都掩映在千顷澄碧的花海里。那是新中国气象万千的画卷上最动人的颜色。
焦桐长青,精神不老。那棵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依然郁郁葱葱的焦桐,那道在人民群众心中永不褪色的身影,那种跨越时空永不过时的精神,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阅卷
百年风雨兼程,“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始终重若千钧,“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在人民心中始终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生死与共、血脉相连,“中国之治”才有了河清海晏的深厚基础,大国发展才有了爬坡过坎的坚实底盘
1939年,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中原史学大家嵇文甫在摇晃的书斋里怀着深深的忧患和希望写下了一篇名为《河南精神》的文章。他畅想着未来的河南:“黄河治、长淮导,农林兴,矿山开,合作盛行,公路密布,平汉陇海,纵横通贯,国际路线,别辟道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嵇文甫那一代人的梦想,也是一张时代的试卷。
只是他没有想到,我们的答卷是如此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中国人民百年不舍昼夜的奋斗,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嵇文甫心中的河南,也同样在新中国气吞山河的行进中换了人间。
今日之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黄河正在变成造福人民的安澜之河、富庶之河、幸福之河;今日之河南,早已是著名的农业大省,是全国人民离不开的“国人厨房”;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交通枢纽,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五;“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密布成网,航空港客货吞吐量稳居中部地区“双第一”……蓝图已化为美景,憧憬已变成现实。
重温百年壮阔征程,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
兰考张庄,曾是兰考县最大的风口,沙丘遍布,贫困凋敝。改革开放前,这里很多村民都有外出逃荒要饭的经历。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时,沿着村里的主干道进村入户,访贫问苦。这条路此后有了新的名字:幸福路。
张庄有个闫春光。总书记来到他家里时,闫春光正处于他人生中的“寒冬”。受禽流感影响,这个养鸡户赔了几万元。一家老小挤在一处土坯房里,成了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几年过去,他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去年靠养鸡就赚了50万元。全村207户贫困户,也在2017年整体脱贫。
脱贫攻坚,是春光的春光,也是所有贫困户的春光。
河南,一个拥有1亿人口、4000多万农村人口、30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的人口大省,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今朝梦圆。
事非经过不知难。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因为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2012年,中国这一比例已到10.2%,我省情况犹有过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堪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贫穷有多沉重,奇迹就有多震撼。只有读懂了我省建档立卡人口贫困程度之深,才能明白这一攻坚之战的艰巨与伟大;只有读懂了这片土地多灾多难的历史,才能理解摆脱贫困的农民对共产党的感恩与认同。
这样的情景让人热泪盈眶——
脱贫后的光山县晏河乡付店村村民王世绵,在大门贴上了“花木向阳春光永驻人民跟党福水长流”的对联;滑县王庄镇谢道口村吕同凤老大娘,将“热爱共产党”五个大字一针一线绣在枕套上……
这是“种子与土地”的共生共荣,是“鱼与水”的不离不弃,是“儿女与父母”的血肉相依,是“答卷人与阅卷人”的同舟共济。
解码这份亮丽答卷,我们读懂了什么是“人民至上”。
2020年岁首,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举国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场力度空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14亿中国人民在共克时艰中勇毅前行。
中原大地,迅速筑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抗“疫”雄关。
当岁月静好、山河无恙,我们会记住那些难忘的时刻:全省86万医务人员全员上岗,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500多万名党员主动请战,全省公安民警全线动员……会记住那些闪光的人:隔着玻璃门与女儿拥抱的医护人员,站在楼下仰望窗口看一眼儿子的警察,勇敢逆行援助武汉的1281名医疗队员……在这一个个难忘
的瞬间里,人们看到了风雨同舟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
从感人肺腑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里,我们读出了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脉相传的厚重主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个政党的初心铭刻于此;疫情防控一个都不放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个民族的奋斗书写于此。
答卷人的千金一诺,换来了阅卷人的万众归心。
今年4月2日,郑州大学思政课堂上,周荣方老师给学生讲焦裕禄的故事。讲到动情处,她激动得泪流满面,不得不停下来擦拭泪水。
把自己“讲哭”的片段红遍网络。周荣方直言:“其实,火的不是我,是焦裕禄书记的精神、魅力太打动人了,是优秀共产党员为民办实事的炽热情怀太打动人了。”
被共产党人打动的,还有亿万个阅卷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河南人民成为党和军队的铜墙铁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河南人民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战天斗地的壮美篇章;“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河南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宝贵精神,让党的事业接续传承;“虎踞龙盘今胜昔”的新时代,争做出彩河南人的时代旋律响彻中原……
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党,由此拥有了执政的最大底气,获得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培植了深厚的执政根基。
中原大地,人们看到了初心和使命的绽放,听到了近亿人的命运交响——
在烈士鲜血染红的鄂豫皖苏区,在生命之水滔滔汩汩的红旗渠畔,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愚公故乡,在亭亭如盖、枝叶扶疏的焦桐树下,在扎根异乡、迎来新生的南水北调移民新村,在日新月异的城市、载满乡愁的村庄……无数人的心弦因此而拨动,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100年披荆斩棘,只为缔造日新奋进的中国;100年初心如磐,只为守住人民的心。从这个角度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才能理解,这么多人会舍生忘死,汇聚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走过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这么多人会与党风从云随,开创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这么多人会前赴后继,迈向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构筑的精神谱系,贯通了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让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又乱云飞渡、充满挑战。不忘来时的路,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既是继往开来的精神传承,更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伟力。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精神永存,光耀中原。中原大地厚重又充满生机,中原儿女智慧又勤劳坚毅,中原明天光明又任重道远。中部崛起,中原出彩,需要我们用一个个勇争一流叠加为全省奋勇争先,用一个个竞相出彩汇聚成全省绚丽多彩。
我们正走在大路上。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精神的光焰照耀着昂首阔步的人们,看着他们从今天奔向明天,目光坚定,挥汗如雨,每个日子都有新的希望,每次出发都是新的起点。
总策划 董林 刘雅鸣
统筹 张学文 万川明
执笔 董学彦 薛世君 侯皓 陈小平 沈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