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一路东去,分别流经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原大地上,当黄河穿过邙山之后,就进入原阳县境。黄河在原阳县的南部流过,境内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黄河还是那个黄河,时代却日新月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河南正借此“异军突起”,“老家河南”的文化IP也在近两年大热,河南美食也成为传播“老家在河南”品牌的载体,不论是胡辣汤、烩面、南阳黄牛肉,还是红小米黄酒、赊店老酒,都在用味道诉说着河南的饮食文化。
大米、凉粉、羊肉烩面、烧饼、羊肉炖豆腐……这是黄河滩上的原阳美食带给人们的味蕾冲击。这里,还拥有全省最大的中央厨房产业园,巴奴火锅、姐弟俩土豆粉、阿利茄汁面、福状元粥、魏家凉皮、禾胜合、邓记叫花鸡、手撕藤椒鸡等多个知名品牌的“后厨”齐聚在原阳。
原阳三产融合的持续推进,成功打造了“中央厨房、莲菜网、井田农业”在内的食品产业集群,真正达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
吃出美食
吃在黄河滩 食材好又鲜
河南烩面闻名全国,与省会郑州仅一河之隔的原阳烩面,也让不少“吃货”慕名而来。在原阳县新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烩面馆。
原阳烩面确切地说,应该叫作原阳羊肉烩面。少了羊肉的原阳烩面,就失去了灵魂,就像原阳方言说,吃烩面不说“吃”,而是说“怼”一样,这羊肉和“怼”字,缺一不可,是原阳人吃烩面的标配。
吃过烩面的人很多,可原阳烩面的故事,知道的人却不多。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农院,农户将麋鹿屠宰炖汤想要下面条,由于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李世民回宫后,宫廷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后来,因为麋鹿稀少,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并逐渐流传到民间。
“黄河水、原阳面、滩区羊,一碗看似平平无奇的面,确实花了不寻常的心思。”段福安是郑州市柳林村人,经常在郑州吃烩面的他,对少了海带丝、鹌鹑蛋等配料的原阳烩面也“上瘾”,说这里的烩面和原阳老乡一样,淳朴却“够味儿”。
外地人段福安与原阳烩面的结缘,恰巧也是因为羊肉:去年四月份,段福安来到原阳县蒋庄乡的黄河滩区,养起了绵羊。
2020年的疫情,让在郑州繁华地段拥有3家酒店的段福安风光不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热衷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的段福安将二次创业的方向瞄准了农村养殖,并辗转青海、内蒙古多地考察。通过朋友介绍,段福安和新乡市雨轩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雨轩食品)董事长王峰相识,二人成了合作伙伴。
如何合作?“就是我给他供活羊。”段福安说,简单的“合作”二字背后,是一条条细致的规定。“养羊场周围的环境要好,品种要是小尾寒羊,饲料要是指定的大厂品牌,花生秧绿色天然饲料不能少,连养殖技术员也得雨轩食品自己选配。”一口气,段福安说出了一大串。
条条框框很多,但段福安很乐于在原阳养羊,甚至建起了第二个养羊场。“他这一年羊出栏量能有9000只,利润能有400万元。”葛万奇是雨轩食品派给段福安养羊场的技术员,也是雨轩食品的老员工,对于段福安这样的高收入,葛万奇不惊讶,“雨轩食品对牛羊肉的需求大着呢!”
2015年,总投资22亿元、占地846亩的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一期在原阳县开工建设,通过将食品加工工业化,餐厅后厨搬到了中央厨房的生产流水线上。之后,为了抢占牛羊肉产业的“高地”,原阳县开辟招商引商“绿色通道”,引进了河南禾胜合食品有限公司、雨轩食品等牛羊肉生产加工企业。2019年,投资3亿多元的牛羊肉龙头企业雨轩食品达产,屠宰、分割一律采用欧盟标准。
对于食品产业的“硬核”扶持,有力推进了原阳县农业振兴。随着原阳县食品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农业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原阳县当地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和种植养殖体量明显增加,黄河鲤鱼、羊肉、大米、黄梨……黄河滩上的新鲜、绿色食品不断泉涌、声名鹊起。
吃出产业
品牌行全国 美味又安全
你是否留意?无论是妈妈、爸爸还是爷爷、奶奶,负责全家一日三餐的那位家庭成员,都习惯在早晨去采买,从常去的菜市场或者附近超市挑选当天最新鲜的食材,现买现做。
中央厨房,充当的就是餐饮品牌全国门店“大家族”中的“靠谱采买员”。在位于原阳县的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里,入驻的餐饮品牌目前已达七十余个,产品种类二十余种,细分的产品有三千余种。
众多的餐饮品牌,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聚餐吃饭也成为大家常选择的消遣方式之一。
夏日炎炎,消费者对于火锅的热情,和天气的温度一样高。在郑州公园茂的巴奴火锅店里,顾客络绎不绝,火锅底料、毛肚、乌鸡卷、鲜鸭血、拽面……一盘盘菜品和配料被服务员陆续从后厨端上餐桌。
但这家巴奴火锅店的真正“后厨”,不在门店里,甚至不在郑州,而是在原阳县。这里的巴奴中央厨房,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能够满足河南全省、陕西西安、河北等近百家门店食材的供应。
在这里,有蔬菜清洗加工、毛肚涨发、配送等专区,还配备了智能化货架、自动化保鲜以及全方位温控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
“辣椒、火锅底料、菠菜……”在配送专区,配送员拉着推车,根据手持设备上的清单配齐货物,这就是需要送往西安市雁塔区巴奴门店的食材,根据清单配齐后,将通过冷链车在当天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门店。
也就是说,在巴奴火锅店,你在餐桌上吃到的一块肉、一根黄豆芽、一片毛肚,背后都是300多人的供应链团队去完成采购、冷链运输、中央厨房处理、品控检测等多个环节,并且全程可监控。
“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配、门店操作,在餐饮产业链条中,中央厨房扮演着‘安全阀’的角色。”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执行总经理梅晓燕告诉记者,建设中央厨房最大的目的就是捍卫食品安全,园区里包括巴奴在内的餐饮品牌,无论品牌门店是在原阳还是在首都北京,都在践行这个理念。
依托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的发展,原阳食品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央厨房、各企业对原料采购的标准持续提升。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材安全管控,原阳县借助省内最大的生鲜电商品牌——莲菜网,依托中央厨房的生产加工,在配送城市周边设置集中分拣中心,产品入库、仓储、分拣、上架、配送等标准化流程逐渐形成,搭建起集中分拣、统一配送的电商平台,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也在该县落地。“从原阳走出的食材,必须新鲜有保障。”梅晓燕说。
吃出风景
好吃又好看 美食有周边
出游来到原阳,除了可以品尝到原阳的特色美食,体味中央厨房的先进餐饮理念,还能感受到一系列的原阳美食“周边”。
5月1日,位于原阳县的大信厨房博物馆二馆正式开馆,此馆由郑州大信家居投资兴建。展馆里,以文物为证,附着文字说明,向游客破解中华饮食文化中独有的粥食、羹食、蒸食、爆炒等影响至今的文化现象。
“乖,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妈妈做的饭好吃了吧?”
“我知道了!这上面写了,是因为遗传和吃母乳,人们的味蕾在9岁以前就形成了!”
……
博物馆里,一对母女边看文物边进行对话,弄清楚了“妈妈做的饭为什么好吃?”“夫妻相是怎么形成的?”“灶王爷是什么神仙?”多个问题,孩子兴奋异常,妈妈更是满脸的欣慰。
这边的厨房博物馆热闹十足,位于县城南的中原酱卤文化博物馆的参观者也络绎不绝。“五一”假期之前,这里和中央厨房产业园的多个企业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一行80人,两辆大巴车。“都是河北中央厨房的企业负责人,来到原阳学习!”带队的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王增利说,酱卤文化博物馆让他提起了极大的兴趣。“我是第二次来到这里了,原阳烩面让我难忘,河南中央厨房的先进更让我们难忘!”
酱卤博物馆魅力大,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也不逊色。这个博物馆位于该县太平镇水牛稻田园综合体,距离县城半个小时车程,不仅在假期人气很旺,更是平时周边地区许多学校的研学基地。
300平方米的博物馆里,不仅有许多难得一见的农耕老物件,还有新的智能投影互动设备。设备上是完整的黄河流域示意图,轻点图上的动植物,立刻就能得到声响、动画回应;点击黄河沿岸地名上的卷轴图标就能显示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在虚拟翻书系统前,做出翻动的手势,书页就能随手翻动……这里智能又有趣的互动,深受游客尤其是小朋友的喜爱。“今年五一的游客量是疫情过后节假日最多的。”水牛稻田园综合体负责人赵江涛说。
不只是开发美食“周边”,围绕食品产业,原阳还在不断创新,“现代农业+中央厨房+电商销售+金融服务”的新产销模式发展势头强劲。
“这是昆山市的顾客刚下的单,买了一盒蒜香脱骨凤爪。”4月27日,九豫全电商负责人卢旭光向记者展示了一条已经隐去顾客隐私信息的电商订单。“电商销售的产品,要求长期保存,适合常温流通,我们为此专门研发了新产品,新增了多条产品生产线。”卢旭光说,电商平台让九豫全“九多肉多”系列的产品,成了能够随时带走的原阳美食、河南美食,从区域性走向了全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
全力发展食品产业的原阳,正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动力,开足马力持续探路高质量发展。(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 通讯员 贺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