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作为国家层面启动的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提出了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个重要行动。为此本版推出“打赢畜禽育种翻身仗”系列报道,聚焦猪、牛、鸡三大畜禽特色品种,探讨其在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吃的那些极具本地特色的菜肴,可能食材都是“进口”的。就拿回锅肉、猪肉粉条等常见荤菜来说,采用的几乎是长白、大白、杜洛克等进口猪种。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乃至农业的支柱产业,而种猪又是生猪产业的“芯片”。我国生猪产业种猪改良育种研究情况如何,能否打破发达国家对顶级种猪市场的垄断,破解我国生猪产业“卡脖子”难题?7月8日,记者走进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对此进行了采访。由重庆市科技局组织、该院牵头成立的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已于今年3月获得科技部的建设批准,中心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标之一就是瞄准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重引进轻选育的局面必须转变
其实我国的生猪本土品种很多,根据统计地方品种有83个,仅重庆就有荣昌猪、合川黑猪、罗盘山猪、渠溪猪、盆州山地猪等5个地方品种。不过,由于优质地方猪种保护开发力度不够、高性能品种猪依靠进口,重引进、轻选育,使生猪产业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怪圈。
“对于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产业来说,就是要求猪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吃得少、产肉多、肉质好、卖个好价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金勇说,地方猪种的优点是,肉质味道好、抗病能力强、低投入有产出,不过却存在肥膘多、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的缺点。如荣昌猪的生长周期为240天,而国外品种只需要160天就能出栏;丹麦、法国的长白、大白猪种一胎产子率能达到14个以上,而荣昌猪目前平均产仔数仅约11个。
和荣昌猪一样,本地猪种相比进口猪生产成本高,但优质优价没有体现出来,养殖效益比引入品种低,生猪企业会根据效益需要选择引入品种,而这也就影响了国内生猪育种的发展。
“育种工作实际上是根据产业需求不断进行遗传改良、持续提升种猪性能的过程。”王金勇谈道,育种需要持续研发投入,企业大多是简单通过引进品种扩繁,并没把精力放在品种选育上面,长久地做下去。加快国外猪种本地化、优质地方猪种产业化,可以说是当下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现代育种方向来说,就是要提升地方猪的繁殖力和产肉能力的育种新技术,让地方猪更能适应现代工厂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虽已超75%,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按照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以地方猪遗传资源为素材培育的特色品种能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5个。
不断推进本地猪种产业化
“国内生猪育种技术和国外是没有差距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猪企业在育种上的主动性。”王金勇坦言,选育新品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残酷的是,时间的积累、大量数据的记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就算培育出了新的品种,最终还需要接受市场的选择。“比如培育一个品种,料肉比(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与国外只相差0.2或0.3,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是对于要面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的品种来说,就是一个鸿沟。”王金勇说。
作为我国三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的荣昌猪,如何让其适应产业化生产,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是这方面的引导者。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以荣昌猪
为基本育种素材,采取杂交与选择相结合,导入适当比例的丹系长白猪血液,育成了国内第一个低外血含量(25%)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新荣昌猪I系。”王金勇介绍,与原种荣昌猪相比,新荣昌猪I系猪的胴体瘦肉率提高了6.3%;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9.3%;20—90公斤体重阶段日增重提高了33.5%;膘厚降低了21.7%。2000年,荣昌猪配套系(渝荣Ⅰ号)在保持猪肉品质不变的情况下,瘦肉比达到63%,日增重800克,料肉比为2.6—2.7,每次繁殖12.5头以上。这为荣昌猪产业化打下了基础,通过推广,现已建立优质肉猪示范基地49个、辐射基地67个,促进重庆及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除了荣昌猪、太湖猪、宁乡猪等开发得比较好的本土品种外,目前还有不少规模化生产的本土猪种,如湖南的湘村黑猪、广东的1号土猪、吉林的吉神黑猪,这些猪种都是在地方品种上培育出的新品种。
为了不断提升肉质,重庆畜牧科学院还在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自主研发了肌内脂肪的活体预测技术。王金勇说,从食用的口味上来说,瘦肉中有一定的脂肪才会有好的风味。以前是屠宰后才能测评,现在采用肌内脂肪的活体预测技术不杀猪就能做肉质评估,不仅准确还能保护种猪。
为了保护本地资源,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在2006年建立了冷冻保存库,对精液、卵母细胞、胚胎进行了冷冻保存,避免了在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冲击下,造成本地品种的灭绝。目前,该院正在推进西部品种保存库的建设,更好地保护西部地区的本地猪种。
在专业猪品种培育上实现弯道超车
“无菌猪”“SPF猪”“人源化抗体猪”,这些猪可不是用来吃的,它们是猪中的“宝贝”。
自去年2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发出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体小鼠后,他们更大的目标是培育人源化抗体猪,这是生物安全防控重要的动物资源,培育难度远超小鼠。目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葛良鹏和团队已经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猪的超大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时,可利用人源化抗体猪在短时间内大量产生人类抗体(同康复者血清)。
SPF猪,也称无特定病原猪,是猪用疫苗评价和检定必须使用的标准实验动物。2019年,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生产培育的28头SPF荣昌猪“飞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甘当“小白鼠”。
在此之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单位掌握SPF猪技术,并且种源主要是从国外进口。葛良鹏说,能够短时间实现SPF荣昌猪的批量化生产,是因为他们拥有成熟的SPF猪培育核心关键技术——猪无菌剖宫产技术和猪无菌饲养技术,其技术难度远超SPF猪。
无菌猪是指身体里没有任何微生物的实验猪,可用于儿童疫苗、婴幼儿奶粉质量评价、特殊病人膳食产品开发以及早产儿的健康研究等。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是我国唯一拥有无菌猪繁育平台的单位,利用已拥有的无菌猪培育技术体系,该院同时开展了SPF猪的培育与产业化应用。同时一直在努力推动将SPF猪的血清、猪皮、细胞、组织等作为高等级生物医药原材料。
“专业猪品种育种研究是猪种培育上的新领域,也是我国在猪种培育上能弯道超车的领域。”葛良鹏介绍,通过基因编辑和生物净化等生物技术,在普通猪的基础上定向培育生物医药用途的专业猪品种(系),可直接生产生物医药产品,或为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原料,以及作为药物/医疗器械临床前的评价用动物模型,从而可以培育孵化相关科技型企业,为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刘作华表示,作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农业领域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将利用荣昌猪等中国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符合中国消费需求与现代化养殖的新品种,并将其培育成可进行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到2025年该中心计划育成优质、节粮、抗病生猪品种3—5个,生产性能与国外优良品种相当;研发出饲用抗菌肽等抗生素替代品、非洲猪瘟疫苗等生猪产业高科技产品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