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对全区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的99个旗县(市、区)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共抽检2739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牧场、种植养殖大户、小农牧户农畜水产品样品13120批次,监测农兽药残留参数139项,合格样品13042批次,总体合格率99.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据介绍,2021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充分发挥例行监测摸排风险隐患的作用,优化抽检方式、强化结果应用,为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平稳状态奠定基础。抽检主体从2020年的2287家增加到2739家,增加452家,抽检数量从2020年的1.1万批次增加到1.3万批次,增加2042批次,检测参数从2020年的135项增加到139项,增加4项,进一步拓宽摸排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覆盖面。
制定“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国性问题比较突出的“三棵菜”“三种肉”“一颗蛋”“四条鱼”11个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1.2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889家次,发放安全用药指导宣传册6万余份,开展韭菜、豇豆、芹菜、鸡蛋、牛肉、羊肉等产品专项检测2459批次,专项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与此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动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农畜产品准出准入有效衔接,集中风险隐患较大的地区、品种和畜禽、果蔬集中上市的时节,组织开展飞行检查和专项监督抽查,在农畜产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查办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和滥用常规药物案件216起,公布典型案例6起,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