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新希望六和举办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就养猪成本、生猪产能、饲料、资金、组织管理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一、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陈兴垚介绍 2021 年 Q4 及年报业绩预告的基本情况
业绩情况介绍:2021 年业绩预亏 86-96 亿,主要亏损在于猪板块。
1、2021Q4 盈利拆分:饲料约 2.5 亿,禽亏损 2.2 亿,猪亏损 21~31 亿,食品 0.2 亿,其他及总部费用等约 1.4 亿,四季度民生银行暂时按 0 来预计,四季度合计亏损 22~32 亿。
2、2021 全年盈利拆分:
1)饲料销售规模达 2800 万吨,位居全球第一,饲料归母利润为 15.7 亿,实现了同比 17%的增长。外销量 2100 万吨,同比增长 21%,此为亮点之一。
2)食品板块全年归母利润 1.3 亿,首次突破亿元规模,其中小酥肉单品销售收入将近 10 亿元,若干大单品过亿。
3)禽产业全年预亏 2.2 亿。
4)猪产业四季度预亏,全年预亏 103-113 亿,猪产业亮点有二:一是 Q2 起单季度亏损逐步收窄。二是肥猪成本明显改善,外购+自繁或者单纯自繁,年底比年初均有明显改善。
5)其他及总部费用全年 8.8 亿,当前银行贷款规模比较大,财务费用比较高,但总部费用整体上 Q2-Q4 明显下降。二季度 3 亿,四季度 1.4 亿,费用管控颇有成效。
6)民生银行预计全年利润 11.1 亿,一季度 4.6 亿,二季度 3.7 亿,三季度 2.7 亿,四季度暂时按照 0 来预计。
公司预计猪价于 2022 年上半年有比较大压力,3-5 月份有相对低点,过后有相对调整;食品、饲料在 2022 年将按照既定节奏推动;禽产业可能受到猪价影响,公司在积极做出调整。
二、董事会秘书兼首席战略投资官兰佳介绍定增相关情况
1、背景:2021 年受到非瘟、疫情、猪周期行情影响,行业内从二季度开始陆续出现亏损,养殖产业正在经受巨大下行周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公司认为保持持续的稳定和安全,提高抗风险能力,做好周期下行面前的充分准备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为后期周期上行阶段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因此,公司今年 1 月份启动定增程序,补充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抵抗周期波动,在下行周期里,保持好的养殖规模和能力,为迎接上行周期做准备工作。
2、定增方案:1 月 5 号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对象:南方新希望实业有限公司以现金认购,认购日起 18 个月不得转让,数量不超过 3.67 亿股,价格定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即 12.24 元/股),募集资金预计不超 45 亿;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银行债务。
3、影响:
①保持现金流的存续,业务的稳定,公司经营发展;
②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③减少公司借款金额,降低公司利息支出,提高盈利能力;
④长期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长期资金,帮助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发行后预计资产负债率或下降 4%~6%。
此次发行在维护公司业务健康发展的同时,体现了公司股东对公司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认可;长远来看有利于公司整体经营能力,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4、进度:2 月底 3 月初报证监会申请,预计审核周期在 6 个月左右。
三、交流问答环节
(一)养猪成本及指标问题
Q1:猪板块全年的亏损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例如母猪淘汰影响,减值计提影响等?
A:预计全年的减值准备在 10 亿左右(主要还是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 2021 年四季度:年底自繁仔猪育肥猪的全成本已降到 17.9 元;存栏的商品猪在 800 万头左右,对未来价格变化有预计,希望 2022 年 6~7 月份将养殖完全成本降 4 / 13 低至 16 元。减值测试主要是结合期货价格以及存栏量做了减值测试。
Q2:目前公司生猪养殖的现金成本?17.9 元的成本里是否包含总部费用?公司 2022 年 6、7 月份养猪完全成本下降至 16 元是考虑财务费用之后的吗?
A:不含苗种成本,大概在 13 元左右。17.9 元的成本不包含总部费用。16 元的成本目标考虑了财务费用。
Q3:平均的 PSY、MSY 在什么水平,存活率是多少?分娩率多少?PSY 和 MSY 在南方和北方的养殖场从数量上呈现什么差异?
A:现在的 PSY 在 19 以上,育肥阶段存活率在 80%左右,从出生到出栏,大概 70%~80%。分娩率 70%多。主要是非瘟会打乱一些生产节律,对 PSY 带来影响。生产管理的改善也是一个需要时间来逐渐提升的过程。南北方会存在一些差异。以我们位于南方的新海纵队来举例,它目前一个种猪场红场都没有,能保持正常生产节律。配种、产仔和断奶保持正常。一旦受到非洲猪瘟影响,会去做处理,对配种会带来影响,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导致投入产出比下降。
Q4:最近天气冷,非洲猪瘟处于零散爆发的状态,目前养猪场受到猪瘟影响是什么情况?
A:南方相对好,北方受到一定影响。总体来看,与去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善,经过一年的调整,不管是防控还是处置,包括快速复产,在能力都有长足进步。在南方区域,基本目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在北方区域,比如东北、河北和山东部分区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我们 1-3 月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影响。
Q5:每个月断奶仔猪大概多少?
A:最近在 140 万头左右。
Q6:公司成本下降的时间规划和降本路径,分别如何实现?
A:从 21 年来看,降本核心有如下几点:
1)苗种成本,去年 3~4 月份喊停外购仔猪和外购母猪,后面会逐步影响到苗种成本,二是母猪性能、包括断奶仔猪成本的下降,三季度仔猪断奶成本在 470-480 左右,四季度受到些冬季疫情的影响,断奶成本在 500 左右,除以标准体重,成本在 4 元左右,随着疫情稳定也还会降下来。
2)死淘方面:2021 年年初疫情影响、加上我们的规模扩张比较快,受影响比较大。这是改善的重要方面,这之后整体防控水平还是有明显提高。
3)饲料成本:更多在于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的表现,我们饲料到今天为止也做得不够好,年底成本到了 7.9 元左右。以上也是 22 年成本下降的大的空间。
4)费用:包括满负荷生产的期间费用,寄养费等变化较大,上半年行业内代养费高价曾达到 400 元,公司目前基本做到了 180 元寄养费,随着行情变化,我们主动有所调整。随着费用、死淘、饲料、苗种成本的调整,这是是我们 21 年做到了成本下降的四大方面。22 年看,这几环节也需要持续,在种猪环节,目前来看在闭环在产房阶段有一定进步,随着今年的持续稳定,预计在苗种成本上是有下降空间,21 年年底 18 元,预计年中 6~7 月有 16 块;饲料的掌控上面由年底的 7.9 元到年中期望在 7.5 元左右,兽药疫苗药费等有一两毛空间,寄养费基本保持稳定,随着自繁育规模扩大,放养费用不再下降的情况下,还有两三毛钱的的下降空间;死淘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管理,通过一年的管理在猪的健康管控上面、在硬件的改造投入上也有几毛钱的下降空间。当然我提到的是相对的,有可能有波动,总体上大的逻辑在这四个方面。
Q7:去年在养猪方面主要做了哪些调整?
A:养猪的调整非常多,最终都落到了具体的工作项目上,仅在总部层面就有 100 多项,大体上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发展导向和节奏方面,例如在上半年及时叫停了外购仔猪和外购母猪。
第二个是在一些具体生产经营领域中的方法和思路,也做了一些行业、公司以前不曾有过的的调整。例如对于新形势下非瘟防控办法的迭代升级。这些都会涉及对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多方面因素的融合和调整。
第三个是管理上的,主要又体现在组织构建方面。这个行业过去几年大发展,优秀人才的整体积累和供给还是不足的,我们希望公司的人力工作能夯实到每一条场线。
第四个是激励机制方面的。过去公司在这方面确实有很多不足,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主要面向经营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当然后面由于形势变化又有些调整,主要面向一线的联产计酬制等。
第五个是围绕猪场硬件的安排,这里包括我们对现有猪场产能的优化调整,还会做一些改造,包括环保上运用新的设施设备等。
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这些调整,能够持续、有序地把应有的优势发挥出来,把养殖的成本、质量,持续地提升。特别是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尽管现在北方还是有些影响,但相比一年前这个时候,还是进步很大。从防控、处置、复产的方案,公司都有很多具体的调整,包括在春节期间的管理和运行,都有很大的变化。很多纵队总裁、战区总经理,春节基本都是在猪场过的。
(二)猪场及种猪产能问题
Q8:育肥和母猪场的配套率多少?母猪场产能规模?
A:年底接近 50%。目前租赁和自建自育肥规模是 736 万头。现在已经在运行中的和,改造中或新建中陆续投产的母猪场产能是 166 万头。
Q9:当前代养户的积极性如何?包括刚才说未来代养户数量压缩,是会继续减少?
A:因为在上半年拿 300~400 元,后面从 300 调整到 100 多。客观我认为代养户是接受的,我们的客户规模都较大,1000-2000 头。现在有些 400-500 头规模的代养户,他们 150 就愿意接受,只要公司和他们签订契约,就相当于稳定收益。在这种猪价行情下,我认为这是合理值。我们也划定了不同猪价情况下的代养费,公司内部有指导标准。总体来说,比较平稳。未来希望代养占的相对比例减少,但是代养户绝对量不会减少。在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结构性的调整。在成本相对高或者比较缺养殖基地的地方,会加大代养户开发,一区一策的养户开发策略。代养是未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短期总量不会减少。
Q10:请问公司现在能繁更新、母猪淘汰的怎么样?现在外购母猪、三元母猪占比多少?未来有进一步淘汰的规划吗?
A:目前生产母猪在 12 月底是接近 100 万头,后备母猪接近 40 多万。公司今年希望把生产母猪持续保持在 90-100 万头左右,后备在 40-50 万头,后面根据周期波动情况来看是否增加生产母猪的规模。每个月的淘汰比例大概在 3-4%,如果受到疫情影响,可能淘汰要多一些,比如达到 5%。当然,公司也会根据淘汰情况补充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假如未来某些区域成本较优、团队较强,不排除在某些区域增加能繁母猪数量,也不排除在做的比较差的区域降低能繁母猪的数量,整体还是保持以上数字。公司从去年 3、4 月份开始逐步停止外采仔猪和种猪,算是同行里较早提出这个思路调整的,当然后面会有一些已签订合同的执行。这也帮助公司在 2、3、4 季度的亏损逐步收窄。目前在能繁母猪里面,还是有近 40%的母猪是外购的。而外购种猪的入群转固,确实成本会高一些。公司也在优化淘汰低效母猪,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买来就发现不好的,那就马上淘汰,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另一种是关于三元母猪,这个还是要看具体的生 8 / 13 产指标,一些优秀的三元母猪窝断数也还是可以,现在三元母猪的占比基本上只有个位数比。归根结底,种猪淘汰的核心标准不是看他们是自繁的还是外购的。淘汰的标准是性能和生产水平。
Q11:能繁母猪 100 万头的里多少是自己繁育的?每头母猪外购的金额?账面价值是多少?
A:60%自繁。纯外购的价值相对较高,大量外购在 21 年 4 月之前形成,50 公斤种猪大概是 4500 元左右,再加上入群率和繁育饲养成本,应该在 8000 元左右。因为大家都在抢,价格比较高,种猪本身质量客观来说不够好,导致价格相对较高。
Q12:能繁母猪未来是否考虑做计提?
A:公司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谨慎性的要求,对存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若确实存在减值迹象,将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提减值损失。目前来看,随着母猪性能的提升,我们和友商比母猪净值的优势确实相对较低,按照 60 头断奶仔猪来算,会多 2000~3000 元,除以 60 可以得到会有 40~50 元的断奶成本劣势。但随着母猪性能的提升及肥猪出栏成本的下降,且考虑母猪本身正常情况计划用 3 年时间来分摊,所以目前来看,能繁母猪暂没有大额减值的迹象。
(三)饲料及原料情况
Q13:养殖业务板块亏损,饲料板块内销时,卖给自己的部分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还是内部成本价格计算的?
A:基本按照成本,适当加一定的加工费。
Q14:去年原材料价格涨幅很大,今年 1 月份大豆价格涨幅也很大,对现阶段 9 / 13 成本的影响?对饲料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A:对饲料来说肯定会有影响,但是目前数字来看,和去年 12 月份环比基本持平略有增长,目前来看原料价格增长对销量没有明显影响;从销售角度来看,养殖是区域性的、成本定价型的,成本有些压力,但是定价转移相对容易,最近我们的供应链管理部在12月底做了一些存货库存,一定程度上消化了成本的压力;站在猪的角度,肥猪成本不仅在于饲料原材料成本,更多在于生产过程的管理管控和精准饲喂;尽管预计 2022 年上半年饲料价格仍在高位震荡,但我们觉得饲料成本的下降依然来自于生产过程的管理。
Q15:近期饲料板块,玉米、豆粕涨势很勐,饲料对公司而言,是否有优势呢?
A:大宗原料,确实对饲料业务、养殖业务,都是直接的问题。2022 年与过去一年比,整体成上升趋势,但幅度可能也不会特别大。公司自身做饲料业务很长时间了,过去两三年,单独的饲料业务的盈利能力整体还不错,只不过养猪业务近两年一下子规模扩得太快,饲料在养猪板块中的运用还有很多可改善的地方。在饲料原料方面,公司现在有一个总部直管的,围绕谷物、豆粕大宗原料的供应链管理团队,各个层面成员加起来有 200-300 人。尽管猪产业饲料的生产主要是自配套的,但大宗原料的采购是一个体系。在配方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公司也会根据不同原料的价格变动,做出相应的配方调整。
(四)未来周期展望及公司发展规划
Q16:猪周期底部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公司是否做过压力测试,是否有相关预案?
A:2022 年对猪产业仍然是有巨大挑战的一年,但也是让人奋进的一年。对行情,公司认为里面包含一定的积极成分,但也没有盲目乐观,上半年肯定会又有一波下行,但也不因此而盲目悲观,而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比上半年好一些。
公司也正式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才在近期做出定增的安排,帮助企业稳健经营,确保管理动作不变形。公司在这方面有信心和把握,也感谢大股东、小股东都给了我们坚定支持。养猪虽然是一个古老传统的行业,但近年来面临的工业化调整有很多。公司从 2021 年 Q1 开始,就对整个养猪产业及公司整体的发展思路,都做了一些新的判断和相应调整,形成了上百项专项工作,有些工作在 2021 年都按计划完成,还有一些中长期的调整,都会延续到整个 2022 年。
Q17:今年明年的出栏量范围预估?
A:结合目前的存栏母猪和生产指标的情况,计划 2022 年 1300~1800 万头, 2023 年 2000 万头左右。
Q18:今年和明年的规模扩张和成本管控计划?
A:猪产业保持现有规模,在做优的情况下,以区域和人力的成熟为前提条件,期望保持当前能繁母猪的规模;如果今年优势区域的能力足够,不排除适当扩大能繁母猪的规模。在成本较高、经营压力较大的区域会适当做一些结构性调整;先把目前规模做优,成本降低。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暂时不会投资新的种猪场,会在一些育肥和种猪匹配不够的区域补足育肥场补足,比如华南区域,更多的开支在于之前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后续持续支出。从成本管控的方面来看,2022 年 12 月份基本能达到目标,一季度压力较大,按目前趋势和方向,预计 6~7 月份达到成本 16 元的目标。
Q19:投资上这两年会不会做一些逆市的扩张?22-23 年资本开支计划如何?
A:这两年大方向是降负债,但也不是一刀切的单纯压缩投资。可以说是有保有压。在我们比较强势的要去保投资的业务板块比如饲料、食品板块,会做一些补充和扩张,我们还会在上面有一定的资本开支,我们希望在 22 年乃至 23 年它 11 / 13 们有更好的销售和盈利表现。在猪产业上,我们的产能已经有很大的富裕空间,现在更多是内部做到三优合一,让优秀的团队、猪场、种猪资源相结合,稳健持续地发展。猪产业原则上维持现有能繁母猪的规模,这是从生物性资产来讲。从固定资产来看,原则上除了部分区域去做自有育肥的布点之外,完成过去的项目,补充一些配套是基本指导准则。也取决于行情,目前是这样的决策框架。
Q20:养猪板块在人员配置和猪场建设与 2022 年和 2023 年目标匹配情况?
A:暂时不会对种猪场大规模投资,不会开工新项目。运营好的区域,可能增加生产母猪的数量。猪产业人员 3 万左右,2023 年不会大幅增加,调整后达到 7: 3 的生产相关人员和非生产辅助人员的比例。2023 年达到两千万头规模,人员不会有大幅增长。
(五)资金相关问题
Q21:截至到 12.31 资产负债率多少?
A:目前只是发布了业绩预告,不包含资产负债率的信息,最后以正式年报披露为主。现在公司总体管控目标,希望把负债率控制在 60-65%左右。
Q22:目前融资环境怎么样,银行授信的情况?
A:融资环境:总体来说,对金融机构我们做了有序沟通,我们的主力的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授信基本维持并略有增长,在部分银行,比如政策性银行还有一定幅度增加,中小银行相对保持稳定。整体授信 2022 年截至目前为止,与 2021 年相比没有变化。
Q23:大股东参与定增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什么?
A:首先,本身新希望集团自有资金是相对充沛的。2021 年 11 月,大股东参与可转债配售,规模有 45 亿。这次定增,大股东充分考虑自身现金流情况,最后确定 45 亿。第二,本身大股东资信情况非常好,整个集团信用评级 AAA 级,大股东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市值在 500 亿以上,目前所有股份没有任何质押,并保持比较好流动性状态。对大股东资金情况有信心。
Q24:近几年地产行业情况也不好,新希望地产发展得怎么样?新希望是否会有在养猪、地产两个遭到双杀的可能?
A:公司不适合代表新希望地产介绍其自身情况。但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新希望地产整体经营、财务流动性还是稳健的,“三道红线”一条都没有触碰,新希望地产今后也还是会适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六)组织与管理问题
Q25:公司目前离职率如何?对年轻场长等人才的培养如何?
A:从 2021 年初以来,公司的高管团队,以及中层、基层里面的核心干部总体来说比较稳定,有时候会有些内部管理分工上的调整。但就一线员工而言,也要看到行业整体跟随着猪周期,在前几年大幅扩张,去年又有较大的收缩,阶段性的离职率相比其他一些行业可能会高一些,但在去年年内而言,各季度、各月份的离职率也是逐步下降的。这里面也包含了公司基于去年整体经营思路,对生产规模上进行了调整,对相关人员也有一些主动的安排。但总体来说都还是良性的。
Q26:网传部分猪场有管理混乱、奖惩机制方面的问题,公司如何应对?
A:公司发展到这么大规模,在一线的部分场线出现管理粗放的情况,确实是事实。高管团队在 2021 年花了很长时间到一线去调研,也会解决组织、机制上的问题。现在不能说是解决得很优秀、圆满,后续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但就一些核心环节的管理而言,还算是非常有序的。现在公司总部的猪产业中台,也逐步形成了小几百人的体系。往下到纵队、战区等各个区域,相关的管理团队,也算比较完整。但让优秀的管理实践,从这些核心团队身上,逐步覆盖到更深、更广范围,也还需要一些时间。公司在 2021 年花了很多精力,非常关注这一块,不断地迭代、调整、优化相关方案,特别在年底,还针对育肥环节,做出了方案的提升优化。
Q27:有些规模不是很大的猪企,去年亏损很少,公司有没有考虑学习一下他们的经验?包括运用期货工具等。
A:首先在自育肥上,公司坚定地向优秀同行学习。对其他一些中小企业,也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与优点,在做一些学习。公司核心高管团队成员到一线去调研,也经常会安排去当地一些养猪养得好的地方性中小企业、甚至是有一定规模的小老板去做一些交流。期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公司也有专门的团队。目前在积极地尝试,也有一定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