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粮”外 未来还将播种更多“河南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2-04-01  来源:🔗大象新闻  💛1660
核心提示:位于农业产业链最前端的“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之一。对于“中原粮仓”河南来说,种业振兴意义重大

位于农业产业链最前端的“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之一。对于“中原粮仓”河南来说,种业振兴意义重大,也迫在眉睫。3月29日,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出炉,其中提到“大力推进种业振兴”,部署了重塑“三农”领域实验室体系、整合组建种业集团、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等工作,种业的“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打造。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后,多省部署种业振兴。对于河南来说,目前种业发展如何?省委一号文件相关举措,将带来哪些改变?记者对此进行梳理与采访。

重塑实验室体系、布局国家级平台,为科技创新“加码”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藏粮于技,优质品种选育推广便是其中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小麦是妥妥的河南“优秀生”。

过去多年,河南粮食总产量高居全国第二位,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外销量居全国首位。此前媒体报道,2009—2019年期间,河南省共有10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全国的近1/3。

不仅是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能够成为河南的优势作物,离不开河南持续开展的基础研究。目前,河南已布局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2021年揭牌的神农种业实验室,正是以“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目标,目前已经围绕作物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取得进展,挖掘出多个控制小麦品质性状的基因位点,掌握了花生单染色体涂染技术。

此次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再次为河南发挥“平台优势”加码。根据文件,河南将重构重塑“三农”领域实验室体系,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黄河流域林业育种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而对标全国一流,河南还将建设全国一流的小麦、花生育种制种基地和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让良种经得起考验

种业振兴,源头在种质资源。以小麦为例,一个小麦品种长期规模化种植,有时意味着稳定,有时则暗藏危机。

“比如,河南周麦的核心种质资源是周8425B,近20年来黄淮区域的推广品种,有60%以上由它衍生。”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员唐建卫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小麦种质单一的问题,一旦有某种新的病菌变异或侵入,而该品种缺少相应抗体,可能殃及整个“家族”,因此要不断为黄淮麦区选育新品种。

此外,由于群体遗传基础狭窄,选择空间有限,还面临着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不够等问题。基于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建立完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基因挖掘平台”被写入河南“十四五”规划中。

省委一号文件则明确,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这就在一方面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加强农业、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另一方面加强了新技术的攻关。根据文件,河南将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水产、果蔬、食用菌、棉花等为重点,开展农业良种和种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审定登记绿色优质高产新品种300个以上。

整合组建种业集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种业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性强,种粮户不可能承担,小企业也没有能力承担,目前更多任务落到高校与科研院所身上。但是如果缺少大量企业的加入,也可能存在与市场的“脱节”。要实现种业振兴,既要“产学研”结合,还要“育繁推”一体化。

据了解,河南的种子企业普遍小而散,不成规模,而且应用品种同质化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合作?河南一号文件提出了一个出路——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组建种业集团。

在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看来,这是加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中原农业高地有利之举。“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组建种业集团,能够促进种业企业、科研单位、高校有效资源整合,加速育种资源、人才、技能的有效流动。”郭天财告诉记者,种业集团将在种子选育、推广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来保证优质高产高效。

此外,记者注意到,作为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的四川,也在建种业集团——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不仅是培育壮大本土的龙头种业企业,他们还将支持中央企业、上市企业中的种业企业以及世界种业50强、国内种业20强在川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这种培育和引进并用的方法,或将有效解决种子企业薄弱的问题。

“中原农谷”建设推进,补足沿黄区域缺少农业示范载体的短板

要让种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仅要靠企业,还需要成规模的农业示范载体助一臂之力。

此次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新乡平原示范区为中心,规划建设“中原农谷”,这是2月14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后,河南再次强调建设“中原农谷”。

平原示范区地处黄河北岸,土壤肥沃、水光热资源充沛,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域。“中原农谷”不仅能够补足沿黄区域缺少农业示范载体的短板,还能带来示范、辐射、积聚效应,打造中原农业创新高地。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重点种业项目落地“中原农谷”,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正在建设中。今年3月,平原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陈剑虹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将加快建设“中原农谷”核心区,用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围绕种业发展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促进种业、粮食、食品三体聚合,构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突破“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平原贡献。

多省部署种业振兴,河南向种业强省加速迈步

在制种方面,河南在全国地位几何?

在最新公示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中,河南有5个县市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3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占据8席。

相比之下,湖南有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湖北有4个,四川有12个,安徽有1个。由此可见,河南虽不是翘楚,但并不落后。

实际上,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后,多省都在部署种业振兴,且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

与河南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类似,湖南正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打造以生物育种为战略布局的岳麓山实验室,并出台了《湖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

作为种业“优秀生”的四川,在种业振兴方面行动更早、步子更大。近期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明确将四川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展望“十四五”,河南也有了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建成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全国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集群。

由此,结合省委一号文件的“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河南正向种业强省加速迈步。在一系列部署和不间断落实中,可以看到在种业振兴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振兴、种业企业的振兴,也是河南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实现的新担当、新作为。(记者 王姝)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