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下称《分析》)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同比增长3.1%。总体看今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保持稳中增长态势。
《分析》称,今年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南美干旱天气等多重影响下,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给饲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压力,需要高度关注。
在2022年一季度,饲料总产量达6720万吨,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14.0%,整体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水平。
分类来看,猪饲料产量3137万吨,同比增长1.2%,比2018年增长21.4%。
由于生猪养殖深度亏损,养殖户为减少亏损,大幅减少饲喂量。猪饲料自今年1月开始,结束连续20个月的同比增长。近三个月增速回落甚至下降,但仍居历史高位。
家禽饲料历经2021年产能去化后,今年开始调整趋稳。其中,蛋禽饲料产量为788万吨,同比下降0.6%;肉禽饲料产量为1995万吨,同比增长2.9%。
水产、反刍动物饲料大幅增长。水产饲料产量为352万吨,同比增长37.2%;反刍动物饲料产量为376万吨,同比增长7.9%。
《分析》提到,饲料主要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上涨。
对于玉米价格,近期,我国多地新冠疫情发散,管控严格,影响玉米上市、流通。俄乌冲突导致进口玉米成本大幅提升,甚至超过国内玉米价格,3月底进口玉米报价3000元/吨,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上涨。3月,玉米采购均价为2865元/吨,环比增长1.8%,同比下降0.8%,比2014年8月历史高点(2580元/吨)高出285元/吨。
对于豆粕价格,南美大豆产区干旱天气影响产量,加之俄乌冲突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进口成本增加。疫情导致到港大豆卸货缓慢,油厂缺豆停机,豆粕库存维持较低水平,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一度突破5000元/吨。3月,豆粕采购均价4733元/吨,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30.6%,创历史新高点。
饲料产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分析》称,一季度,玉米均价同比下降49元/吨,豆粕均价同比上涨486元/吨。推高配合、浓缩饲料成本增加分别约172元/吨、243元/吨,导致每公斤猪肉、鸡肉、鸡蛋分别增加饲料成本0.6元、0.5元、0.3元。
由于主要饲料原料大量进口,比如,2021年,我国进口玉米2835万吨,同比增长203.1%,比2015年(473万吨)增长了五倍多;再比如,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652万吨,国内产量仅1640万吨,国内大豆消费量85%依赖进口,《分析》指出,保障饲料用粮供给成为重大命题。这背后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同时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然灾害等对全球粮食生产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
为此,《分析》建议:
一是优化进口饲料用粮配额分配和库存粮饲用拍卖机制;
二是加大支持、鼓励饲料粮种植,在加大国内饲料粮生产支持的同时,鼓励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种植农作物;
三是加强玉米用途管控。加强玉米用途管控,优先保障饲用需求,限制工业用消费;
四是推动进口有序增加。促进大麦、高粱等饲料粮进口来源多元化,以及DDGS、菜粕、棉粕、葵花粕、棕榈油等副产品原料进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货源平抑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