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贺海波】
近期,河南、山东等地出现小麦青贮现象,多个灌浆期小麦被收割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有人批评农民短视,没有道德;有人怀疑这是俄乌冲突背景下西方大国的阴谋使然;甚至有人认为,“割青小麦作饲料”是一股歪风,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这些讨论有一个共同的预判——小麦青贮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相关行为不合情理法,必须制止,必须对“割青小麦作饲料”零容忍。
视频截图
客观的社会事实到底是什么?这些讨论是否符合客观的现象与逻辑?
市场交易的供需结构
事实上,小麦青贮并非只在今年才出现,正常年份也有这种现象。往年有一些高档牛羊肉的育肥会用到小麦做青贮,但使用量很小。也就是说,小麦青贮其实是常态,只不过今年因种种原因,需求量大一些,才引发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应。
为了能更客观、理性地评价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这次小麦青贮的供需双方交易的行动逻辑。
首先,这是需求主体的市场替代策略。
小麦青贮的需求主体主要是河南、山东等地的牛羊养殖企业。以前以青贮玉米为主,单从量上看,一亩地可产1吨青贮小麦或4吨青贮玉米。今年青贮玉米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去年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降雨成灾,导致青贮玉米减产减收,另一方面是因为养殖业的适度扩张导致需求量有所增加。
据山东的一家肉牛养殖场负责人介绍,养殖场的青贮玉米库存基本见底,必须想办法保障6月到秋冬季青贮玉米上市前的饲料供应。
从替代品角度来讲,购买青小麦并非首选,购买苜蓿、干草、豆粕等作为补充是更为合理的备用方案,这些饲料的生物量超过青贮小麦,更有利于牛羊的成长成熟并达标。河南一家养殖场负责人也坦言,“吃青贮小麦不是太好,如果没有其他饲料,也可以喂,但对牛羊来说,不是特别好的饲料选择”。
换言之,养殖户当下难以找到更合理的市场替代品。
具体来看,国内紫花苜蓿等饲料草产不足需,且品质不能完全达到养殖要求,而进口饲草又受制于出口方及市场等多重因素,价格较高,当前进口紫花苜蓿价格已达到2500元/吨;国内的豆粕、玉米因去年受灾欠收,也供不足需,价格较高。
收割苜蓿
此外,我国常用的青贮作物有玉米、苜蓿、狼尾草、黑麦草之类,但是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防控期间,流通管制较多,一些地区草料流通受阻,企业从外地调运草料难度增加,运费成本大幅攀升,而且青贮物品也不适宜长途转运,运送半径在200公里内为宜。
所以,养殖企业就近选择灌浆小麦作青贮饲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市场替代“救急”方案。
其次,这也是供给主体的理性选择。
农民为什么会出卖青小麦?其中也涉及“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考虑。
河南一名小麦种植户表示,2021年一亩青小麦卖给饲料厂能卖1500元,而一亩成熟的麦子才卖1200元左右。今年小麦干粮销售价格已达到每斤1.5-1.6元,如果每亩产麦1000斤,亩均收入1500-1600元;而青贮小麦每亩收入1500元-2000元,可以确保与干小麦的收入相当。
收益相当,成本与风险还得另算。
先来算成本,如果到五月底六月初卖干小麦,还有以下几项成本:一个月的打药、施肥等管理成本,小麦成熟后的机收成本,额外处理小麦秸秆的人工机械成本,人工晾晒成本等。随便算算,总成本就上去了好几百,相应地收益就要减少好几百。
此外,小麦种植属于弱势产业,受自然影响,存在很大风险,比如遇上大风、干热风、冰雹、阴雨等天气都可能导致倒伏减产,收益将直线下降。
反过来如果卖了青小麦,还有几项可能的隐性收益:下一季的粮食(以玉米为主)可以提前播种,可以选用生长期更长的玉米品种,提升玉米单产;卖完青小麦,可以安心进城务工;如生产生活资金短缺,可解一时燃眉之急;等等。这些隐性收益对农民来说也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