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2%,这是今年以来环比首次下降。
关于CPI环比下降的原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下降15.0%;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5.2%;受国际粮价高位运行影响,国内面粉、粮食制品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0.8%、0.8%和0.7%。
“猪肉与鲜菜价格一涨一跌,疫情与节日因素相互交织,以及外部通胀压力传导构成当前CP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民生银行研究员应习文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不过随着夏季消费需求回落,肉类价格上涨动力开始减弱,除猪肉外其他肉类已经出现下降,如牛肉和羊肉分别环比下降0.1%和1.4%。菜价方面,随着天气良好与物流恢复,以及‘菜篮子’保供政策下鲜菜供应保持充足,鲜菜价格环比显著下跌15%,成为促使食品整体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批发均价为20.68元/公斤,环比上升11.7%,同比下降26%;蔬菜批发均价为3.8元/公斤,环比下降22.4%,同比上升8.8%。
由于猪肉价格上涨,食品价格存在一定上涨压力。专家表示,下半年个别月份CPI涨幅可能在3%以上,但整体CPI涨幅温和。
“随着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后,过去一年来对CPI的压制作用已悄然改变为抬升作用。近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保持稳定主要依靠鲜菜价格的短期回落。随着汛期到来,鲜菜价格回升后叠加猪肉的周期性上涨,食品价格或将存在一定涨价压力。”应习文表示。
“基于猪肉价格修复性上涨、原油价格上涨预期抬升等两大因素,小幅上修全年CPI同比中枢至2.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