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各地 » 正文

潍坊全力打造百亿级肉牛产业集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2-08-29  来源:🔗澎湃新闻💛1693
核心提示: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通过搭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平台,完善肉牛全产业链要素支持体系,推行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着力培育肉牛产业重点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我市是畜牧业大市,畜牧业产值、肉蛋奶总产量、家禽出栏等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通过搭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平台,完善肉牛全产业链要素支持体系,推行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着力培育肉牛产业重点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按照在新时代赋予‘三个模式’新内涵的工作要求,用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引进优良肉牛品种、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系列举措,补短板、强弱项,优存量、扩增量,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以‘碱地黑牛’为品牌的百亿级高档肉牛产业集群,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建设畜牧业齐鲁样板先行区。”潍坊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祖领说。

政策引导

抢占高档肉牛产业发展新高地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近年来,我市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伊利集团10万头奶牛、正大集团360万只蛋鸡、新希望六和集团300万头生猪等全产业链项目,先后在潍坊落地,奏响了现代畜牧业变奏曲。

但我市肉牛产业与家禽、生猪等畜牧业传统优势产业相比,品种老化,养殖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屠宰企业开工不足,发展相对落后。

牛肉是一种比较高端的食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国内牛肉产品呈现出消费量不断增加、价格持续上涨、牛源明显短缺的现象,肉牛产业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

为扩大国内牛羊肉自给率,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五年行动目标: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

为加快推进我市肉牛产业发展,在新一轮肉牛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我市今年出台了《关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拿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肉牛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由同级财政给予200万元、40万元的奖励;对新培育的经国家认定的优质肉牛新品系,由市级财政一次性给予培育企业500万元的奖励。”“肉牛养殖企业新增饲养从国外引进的基础母牛规模超过1000头(含1000头)的,按每头800元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补助不超过300万元。”“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肉牛养殖小区,对新建占地100亩以上(含100亩)肉牛养殖小区用地当年租赁费用,按照每亩10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费用最高不超过30万元。”“2022-2024年,对新增肉牛基础母牛累计存栏率先达到5000头的前10个乡镇(街道),市财政一次性给予奖补100万元,用于镇村两级发展肉牛产业。”

我市将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育百亿级肉牛产业链。计划引进安格斯黑牛母牛种群10万头。利用活牛进口口岸优势,加快引进国外高端肉牛安格斯黑牛,2022年计划引进3万头,2023年计划引进5万头,2024年计划引进2万头,“十四五”末实现新增10万头安格斯黑牛基础母牛群,选育“碱地黑牛”肉牛新品系。与乌拉圭建成中乌“两国双园”项目,以胜伟集团为肉牛产业链主企业,实施“国外肉牛良种引进+本土化育种+扩繁养殖+牛肉深加工+品牌销售”的现代化肉牛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潍坊肉牛产业园”为总部基地,三年内在潍坊实施并完成“千、万、十万”安格斯肉牛育繁工程建设,形成政企银保担一体化支持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利用现有品种改良10万头。对现有12.3万头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小规模饲养场户腾笼换鸟、提档升级,构建“村社企”合作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农民就业,到“十四五”末实现存养10万头优质黄牛产业规模。

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品牌。到2025年,我市30万头屠宰企业正常运行,达到年屠宰加工活牛20万头,精深加工生产牛肉产品10万吨,新增产值200亿元,同时培育“潍坊碱地黑牛”区域品牌,打造中国高端肉牛产业集群。

龙头带动

培育“潍坊碱地黑牛”新品牌

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培育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坚持开放发展,是潍坊布局高端肉牛产业的关键一步。

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良种肉牛。2021年5月,一艘装载了4506头安格斯带犊母牛的远洋轮船,抵达潍坊港。这些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安格斯黑牛,经过隔离,来到了滨海盐碱地上的胜伟集团安格斯黑牛扩繁场安家落户。

成立于2003年的胜伟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2015年开始瞄准盐碱地开发利用聚力转型突破,进军高档肉牛产业,已成为“国家盐碱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盐碱地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已拥有完整的肉牛全产业链和完善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组建了高素质专业化肉牛研发团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安格斯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

胜伟集团董事长王胜坦言:“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区赋能商,立足于盐碱地复育和肉牛良种引进繁育两大优势,全力打通安格斯肉牛的纯种引进、良种繁育、商业推广、精细屠宰、仓储物流和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叫响‘潍坊碱地黑牛’产业品牌。”

高档肉牛产业,育种是基础。胜伟集团在南美建设育种基地,筛选引进世界顶级安格斯肉牛种质并进行本土化育种,依托生物育种扩繁技术体系,生产适应中国盐碱地特点的安格斯黑牛产品——“碱地黑牛”。目前,胜伟集团已累计投入6亿元,发展“碱地黑牛”核心种群规模达2000头,建成盐碱地牧草种植基地2000亩,隔离场、养殖场、屠宰场和冷库等总占地面积超1000亩。

加快发展步伐,机制是关键。胜伟集团领建“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实现“安格斯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微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饲草生产加工基地”三位一体,形成“盐碱地复育—抗盐碱牧草种植—碱地黑牛养殖—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的循环发展机制,搭建“种养加”高效资源利用体系。

模式创新

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

畜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如何让更多产业发展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农富农?

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产业发展新模式的结合文章,打造一条纯种引进、良种繁育、商业推广、精细屠宰、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让新模式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寄母还犊”养殖模式,是市农业农村局依托肉牛链主企业胜伟集团进行肉牛良种繁育和基础母牛扩繁增量的模式创新。具体做法是:龙头企业将进口优质安格斯肉牛母牛用安格斯冠军公牛冻精配种成功后,交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或肉牛养殖场(户)饲养,按照协议保护价格每年回收牛犊,同时提供配种、饲养管理等技术服务,母牛生产三胎后按照原价回收,用于品种选育或屠宰加工。

胜伟集团为养殖场(户)提供“七统一”保姆式服务,即统一牛舍标识、统一牛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服务指导、统一疫苗、统一兽药、统一牛犊回收,农户饲养1头牛每年可获得净收益4000-5000元,“借牛生金”成为现实。

期间各环节全程由保险公司承保,可有效解决农户养殖肉牛的风险及资金问题。一般情况下,盐碱地安格斯母牛每年可生产一胎,刨除成本,每头牛可为养殖户带来5000元左右收益。以50头牛为例,养殖户每年可通过胜伟“借牛还犊”联农带农模式实现净收益约25万元。目前该模式已经在潍坊全面落地施行,深受养殖户欢迎。

为充分发挥肉牛龙头企业和村党支部带动作用,增加村集体收入,胜伟集团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肉牛生产采取了“胜伟集团+农担公司+乡镇党委+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四方合作模式,即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提出安格斯肉牛养殖需求—胜伟集团对合作社进行背景调查后确定合作社养殖数量—合作社取得当地镇(街)及以上政府部门推荐—合作社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向农担公司申请担保—农担公司向银行出具该合作社的电子担保函—银行为合作社放款—胜伟集团为合作社提供安格斯基础母牛并回收牛犊,合同期满回收母牛,回收款直接打到银行账户体系的合作社子账户。

为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市布局实施“千、万、十万”安格斯肉牛育繁工程,即在一个县选10个乡镇,一个乡镇选10个村,一个村建设100亩地的养殖小区,一个养殖小区1000头牛,形成1000头牛一个村,一个乡镇10000头牛,一个县10万头牛的肉牛产业。建设完成以后,每年可出栏肉牛10万头,生产牛肉6万吨,梯次精深加工后可达到100亿元产值,形成百亿级高档肉牛产业集群,可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寄母还犊的养殖模式,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为肉牛产业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国外肉牛良种的本土化扩繁,吸纳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联结、抱团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孟凡东介绍说。

服务推动

肉牛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为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支持政策落地,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为胜伟集团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为胜伟集团肉牛屠宰厂办理了备案手续,配备了驻场官方兽医,引进肉牛电子耳标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了肉牛全产业链数字监管平台,为肉牛饲养管理、部门监管、金融支持、政策补贴、产品追溯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打造了安格斯肉牛种业研发平台,与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大学合作,为安格斯肉牛提供技术指导和肉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为解决活体畜禽抵押融资难的问题,市农业农村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联合制定发布了《潍坊市畜禽活体融资登记管理指引》,创新性指导开展畜禽活体抵押融资业务。推动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与有关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肉牛活体抵押贷款、保险等业务创新性开展,为有效破解畜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省农担授信胜伟公司3亿元,优化了担保流程;市金控集团与胜伟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为活牛进口和开展活牛融资租赁奠定了基础。

为激发各方参与发展肉牛养殖积极性,对于年底前完成存养5000头引进基础母牛的镇街,兑现市级财政100万元奖励资金;达到存养1000头基础母牛的养殖场区,兑现每头800元财政补助,兑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用地每亩1000元补贴。家畜繁殖员将于11月底前配备到位,年底前兑现每人5000元补助。

肉牛产业链各环节已打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胜伟集团已与三个镇街签订四方合作协议,打造肉牛产业强镇。寒亭区双杨项目占地180亩核心场已开工建设,诸城市石桥子镇西院社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场占地90亩,存养1200头肉牛项目,10月底建设完成达到进牛条件。昌邑市北孟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肉牛养殖场已进牛250头。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合作社已放养700头,占地200亩的养殖场已开工建设。青州市邵庄镇伊牛养殖合作社存养1500头项目,9月底前具备放养1000头条件。

我市实行政策引导、坚持龙头带动、创新共富模式、强化服务推动,促进肉牛产业升级换代,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市的肉牛产业一定会“牛”起来。

相关链接

黑牛戴标牌

解了融资难

农村有句老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畜牧活体牲畜抵押贷款融资一直以来是个“老大难”问题。5月10日,潍坊国家农综区内的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养殖户付大鹏颁发了全省首张《禽畜活体所有权他项权证》,凭借这个证书,通过山东省农担公司担保授信,他用自己的23头安格斯肉牛,办理了潍坊首笔禽畜活体抵押登记业务,从银行贷出了69万元。

“银行按照3万元/头的价格给我发放了69万元贷款,我的资金压力一下就解决了。”付大鹏没想到,“肉牛活体资产”还能变现。

早在3月10日,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就与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联合制定发布了《潍坊市畜禽活体融资登记管理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山东省农担公司职责和活体畜禽抵押贷款业务流程、畜禽抵押资产等,为开展畜禽活体融资提供了政策依据。

“山东农担产融公司给咱的每头牛都办了一个‘身份证’。”付大鹏指着黑牛佩戴的耳标说。他口中的“身份证”是山东农担产融公司为安格斯牛佩戴的电子耳标,通过电子耳标,山东农担能实时监控肉牛的活动轨迹和生命体征,及时预判风险苗头并进行排查,实现了一牛配一标,质押看得见。

“寄母还犊”

助力乡村振兴

6月18日,来自寿光的养殖户徐玉山收到了胜伟碱地黑牛“寄母还犊”模式的第一笔回购款。胜伟集团自2021年10月份推行“寄母还犊”联农助农合作模式以来,徐玉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短短8个月的时间,就享受到了安格斯肉牛养殖的惠利。

胜伟集团于2021年10月份组建了国内首个安格斯碱地黑牛核心种群,于10月底创新实施“寄母还犊”养牛模式,联合广大养殖户共同培育安格斯高端牛种的新型肉牛养殖模式。

“我养这些安格斯,最大的感受就是太好养了,什么也吃,特别好饲喂,冬天还抗寒,现在这批牛犊最大的已经460多斤了,每头牛合下来净利润6000至7000元。希望胜伟多给我些牛养,之前养的西门塔尔,现在想全部换成安格斯。”说完,徐玉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安丘市石堆镇桃源官庄的养殖户曹仕信则笑言:“在市里‘农企政银担’联农带农机制的贷款支持下,咱引入了30头‘碱地黑牛’‘大宝揣’,个个都是带着犊的怀孕母牛。4个月下来,一共产了9头牛犊,胜伟集团每头1.2万元回收,咱每头牛能赚5000至8000元。”

曹仕信所说的“大宝揣”,是胜伟集团提供的怀孕黑牛,已经在潍坊碱地上茁壮成长起来。

7月4日,天刚蒙蒙亮,胜伟集团潍坊肉牛产业园里,一辆辆装满牛的拉牛车不断驶出。车里拉的是发往昌邑市北孟镇富荣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批胜伟安格斯“碱地黑牛”。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听到胜伟集团高端安格斯“碱地黑牛”借牛还犊联农带农模式后,合作社负责人吴跃富认识到,这就是他寻找的最适合富荣养殖合作社的项目。

“农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往畜牧养牛业上走。”吴跃富说道。经过双方不断地相互考察和深入沟通,确定合作社引入胜伟集团安格斯“碱地黑牛”借牛还犊联农带农模式,双方签订合同的当天上午,第一批胜伟安格斯“碱地黑牛”便顺利到达富荣养殖专业合作社。

此次胜伟安格斯“碱地黑牛”顺利落户潍坊首个党支部领办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志着“胜伟链主企业+乡镇党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金融”的四方模式成功落地。

联农带农富农,助力乡村振兴。胜伟集团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将在政府引领下打造“胜伟链主企业+鲁担产融+乡镇党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小区+养殖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村社企”合作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产业的特色肉牛产业新农村,带动农民致富,创造年收益过百万的村集体。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词: 畜牧业 肉牛 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