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氏股份(300498.SZ)在中金公司组织的线上电话会上回应了关于非洲猪瘟等问题。中金公司、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重阳投资、摩根大通等251家国内外机构共338位机构投资者参与。
关于非洲猪瘟:感染场的损失率相比往年大幅下降
温氏股份表示,去年冬季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对行业局部区域尤其是北方等有所影响。公司北方部分区域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总体来看,今年防非成效好于往年,感染场的损失率相比往年大幅下降,损失总体可控。公司南方区域整体防控效果较好。从近期统计数据来看,公司整体逐步步入良好的生产状态。随着天气逐步变暖,消毒等方便性大大提高,疫病防控压力逐步减弱。公司专门成立了北方区域生产防非工作小组,聚焦精力和资源,做好北方区域疫病防控。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防控方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标准。随着防控经验不断积累,公司的防非效果越来越好。
关于猪价:预计二季度将好于一季度猪价
温氏股份称,猪价由1月底低于7元/斤缓慢提升至近期的7.5元/斤左右,整体呈现震荡向上的趋势,猪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猪价持续低迷,除了季节性影响外,可能还与担心疫病影响等导致社会肉猪提前出栏,进而导致阶段性供给增大有关。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供给端逐步恢复正常,且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经济活跃度明显增强,供需关系有望得到逐步改善。因此,公司预计二季度猪价将好于一季度猪价。
温氏股份表示,初步规划2023年肉猪(含毛猪和鲜品)销售奋斗目标为2600万头,目前没有调整,仍稳步按照原定计划和节奏进行投苗生产。目前公司尚未考虑和讨论非洲猪瘟疫苗在生产中的运用。公司现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并不断优化。尽管阶段性局部区域有所损失,但损失可控。若有充足的证据证实某款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可能会先试点使用并判断其使用效果,也会从经济效益上对疫苗成本和现有非瘟防控体系成本等进行对比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关于养殖成本:综合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关于一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温氏股份表示,目前还没有3月份的成本数据。按照公司会计核算标准,公司当月淘汰的肉猪和母猪会直接归集到当月销售肉猪的养殖综合成本中去。从成本拆分来看,与正常月份相比,1、2月份综合成本中的直接成本提升不多,主要提升部分为其他盈亏。其他盈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种猪主动淘汰叠加低迷猪价导致种猪死淘残值降低,进而导致种猪死淘亏损有所提升。整体来说,一季度受到阶段性疫病等影响,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略高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初步预计一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8-9元/斤。但这是异常的、阶段性的,不会长久持续。一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总体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假设饲料原料成本保持不变,公司设定2023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为8元/斤以下,能否实现主要看下一阶段公司大生产的稳定性及防非成效。按照往年经验,天气变暖后,疫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公司不断总结非洲猪瘟防控经验,防控效果越来越好,综合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公司相信能够实现全年的成本目标。
关于能繁母猪:努力完成年底170万头存栏目标
温氏股份表示,2月份公司肉猪上市率约93%,猪苗生产成本约430元/头,母猪配种分娩率维持在80%左右。公司2月份仔猪投苗量约230万头,和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基本持平,主要原因系今年2月份共28天,投苗时间较短。若按照单日投苗量来简单测算,相比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有所增加。2月份,公司杜洛克公猪精液的使用比例达65%-70%,公司将继续提升杜洛克公猪精液的使用比例。初步设定年底达到80%的使用比例目标,基本恢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前的使用比例,努力提升肉猪上市率,降低饲养过程料肉比。除此之外,公司将同时采取“三系杂交配套”的种猪生产方式,生出的仔猪既可以获得不错的生长性能,也可以保持母猪的繁殖性能,能够保证母猪及时、充足供应。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2月份PSY(每头基础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接近21,相比1月份有所提升。温氏股份称,公司PSY与同行企业PSY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统计口径不同。另外,品种结构和胎次等因素也会影响PSY指标。公司也清晰地认识到,和历史生产成绩相比,当前PSY与公司非瘟前24-25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母猪质量和生产性能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公司在分娩和保育过程的基础管理也有细化和进步的空间。公司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育种优势,努力提高相关指标水平。
温氏股份称,公司现阶段有能繁母猪超140万头,后备母猪约50-60万头。北方冬季后备母猪进场难度较大,一季度能繁母猪增加不多。目前公司育种体系恢复,补充母猪的速度和能力大幅提高。待天气暖和,将加快增加能繁母猪数量,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2023年底170万头的能繁母猪存栏目标。
此外,温氏股份表示,公司今年没有外购种猪,公司育种体系完善,后备种猪充足,可以随时进行补充。今年没有大规模外购仔猪,公司现有育种体系足以支撑公司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如果仔猪价格足够便宜,且局部区域投苗不足,公司有可能阶段性少量外购一些仔猪。随着养殖效率的提升,公司合作农户平均饲养规模逐步提升。2022年,公司合作农户平均饲养规模约1200头/批。若按照每年2.2批次计算,合作农户平均年饲养规模约为2600-2700头。
部分规模养殖场确实有可能被淘汰去化
温氏股份表示,根据近几年行业盈利情况来看,部分规模养殖场确实有可能被淘汰去化,主要原因是:近几年行业普遍亏损,真正赚钱的企业不多。同时,现在疫病风险较大,养殖难度大大增加,养殖成本和投入显着提高。在低迷行情下,行业头部养猪企业还在扩张,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较多,从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可以支撑企业继续扩张,真正靠自有资金去扩张的比例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