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乳制品消费疲软、奶价下滑和养殖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底起,国内奶业进入低谷,作为乳业产业链上游,奶牛养殖行业最先受到冲击。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从2023年1月第一周的4.12元/公斤持续下跌至8月第一周的3.75元/公斤之后,于8月第二周之后止跌,上涨至3.76元/公斤。截至8月第四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77元/公斤。
尽管当前原奶价格略有回升,但是养殖行业还将面临饲料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美联储或将进一步加息,这将导致国际饲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进口豆粕、玉米、苜蓿草、燕麦草、羊草等饲草料价格还可能会继续增长,因此,对于养殖行业而言,依然会在成本端承压。”
对于国内生鲜乳价格是否会出现扭转势态,宋亮认为,“最快在今年第四季度,国内生鲜乳价格会呈现出小幅震荡回升的持续势态。预计最晚到明年的二季度,牧业亏损情况会有所改观。”
市场供需关系有所变化
为解决奶源瓶颈,国内乳企一度加码上游牧场,牧场数量、存栏奶牛规模大幅增加。
据相关媒体统计,2021年全国新扩建牧场项目166个,设计奶牛存栏98万头;2022年全国新建扩建牧场项目201个,设计存栏总数147万头。
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2年,国内奶类产量首破4000万吨,达4027万吨,同期国内液态奶消费市场不及预期,消费量降幅达8%。
供需逆转,成为波及原奶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行业“奶盛”信号的强烈释放,国内牧场奶牛存栏快速下降,“奶牛存栏的下降,使产奶量有所控制,使得原奶供应量过快得到调整。此外,今年上半年以来,乳品企业对于产品的大力度促销,也使得消费量有所回升。”宋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以来,白奶消费量提升了8%,酸奶消费量提升了3—5%,“原奶产量减缓,消费量提升,因此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供需开始逐步趋于平衡。” 据宋亮介绍,目前,国内奶牛存栏下降速度已经减慢,国内部分地区的原奶收购价格已经开始回升,“从全国情况来看,企业喷粉量大幅减少,企业收奶基本上来说能做到照单全收。”
今年以来,“促销”几乎成为了整个乳制品行业以来的关键词之一,在宋亮看来,大面积的产品促销让整个销售量提升明显。“上半年的产品促销中很大的因素就是‘消化’奶源,今年下半年,企业产品打折促销依然还会是市场‘主旋律’,消费市场的培育会以及消费量会进一步增长。” 随着国庆以及中庆双节的临近,假期旅游高潮也将如期而至,“假期旅游,以餐饮、酒店等为代表的乳品‘特渠’消费需求量会增加,应加大冰品以及酸奶产品的布局。”宋亮建议。
奶业“健康”需科学统筹施策
当前,上市牧场的半年报均已披露完毕,从半年报数据来看,牧场的经营情况并不是十分乐观,多家企业因奶价下行而饲料成本上升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的局面。
此外,国内很多中小牧场也因为奶价下行以及成本重压陆续退出,在宋亮看来,中小牧场的持续退出,会让国内奶业市场失去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未来面临的市场风险会更大。
事实上,近十年来,奶业发展不断经历着“奶荒”、“奶盛”轮番上演的局面,致使奶牛养殖产业发展不断受到冲击。如何吸取经验,让产业良性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奶牛养殖体系,根据各地的自然禀赋状况,推行配额制;此外,建立总供给和总需求匹配及预测预警机制。”宋亮告诉记者,“建立科学统筹的机制,就会减少‘杀牛、倒奶’的现象。”
此外,宋亮表示,要加大对于本土饲料的使用以及开发利用,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牧业结合,降低对于国外高附加值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依赖,并加快本土良种培育。“对于大型牧业集团而言,奶源建设速度要放缓的同时,应该重点投向于农牧业结合的产业发展。同时,建立起国内外饲料调配机制,保障饲料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对于降低牧业集团成本压力也会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