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企业 » 正文

牧原股份借款余额一年暴涨近190亿元“猪茅”如何穿越“猪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4-01-15  来源:🔗时代周报💛1606
核心提示: “猪周期”之下,“猪茅”神话难续。

“猪周期”之下,“猪茅”神话难续。

牧原股份(002714.SZ)1月9日公告,2023年末公司借款余额为779.98亿元,同比2022年末大增超187亿元。公告次日即1月10日,牧原股份股价一度跌超8%,投资者对牧原股份现金流安全性表示担忧。

受“猪周期”下行影响,2021年以来,以牧原股份为代表的养猪企业面临持续亏损困局。2019年前后大举扩张的牧原股份,更是压力倍增。

为应对行业下行,各大猪企各显神通。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牧原股份在2023年多措并举,先是推出“共创制”,联合同行企业推出《互不挖人公约》,多次尝试在资本市场融资。继2023年10月终止发行GDR外,牧原股份同年12月再抛多个融资计划。

牧原股份多次强调现金流安全,但如何熬过仍处筑底阶段的“猪周期”依然备受关注。

借款规模再扩大

据牧原股份1月9日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公司借款余额为779.9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87.03亿元,占2022年末净资产的21.24%。

牧原股份强调,与2023年9月末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新增借款不到20亿元,新增借款是为满足业务需要,公司当前现金流安全稳定,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

据三季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牧原股份短期借款为453.34亿元,同比增加52.39%;长期借款为119.98亿元,同比增加8.76%。牧原股份短期借款增加系融资规模增大所致。

牧原股份一再强调“现金流安全稳定”,但市场依然不无担心。

1月10日开盘,牧原股份股价大幅跳水,一度跌超8%;当日下午跌幅收窄,最后收跌4.97%,报收36.73元/股。1月11日,养殖业板块整体涨幅达2.19%,行业龙头牧原股份仅微涨0.52%,报收36.92元/股。

2024年以来,多名投资者就公司现金流、高管增持情况在互动平台向牧原股份发问。牧原股份董秘回复称:“公司当前现金流安全稳定,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对于高管增持,董秘表示相关增持计划正在实施中。

据1月10日公告,牧原股份公司高管、核心员工累计已增持公司股份2543.9万股,增持金额达10.15亿元。

增持计划源于2023年10月。当时,牧原股份股价跌至3年半来新低,为稳定投资者信心,公司于2023年10月19日和24日连发两份公告宣布增持。

2023年10月19日公告显示,实控人秦英林、钱瑛之子秦牧原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增持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10月24日公告显示,部分董监高、核心人员等拟10亿元至1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曾一夜连发30份公告募资

这一轮“猪周期”是否已见底,业内人士观点各不相同。多家猪企的经营受到影响,牧原股份首当其冲。2022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亏损就高达66.84亿元。牧原股份在2023年的亏损有所收窄,但前三季度依然达18.42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Wind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30%、54.36%、59.65%,近年一直在60%左右高位徘徊。根据三季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牧原股份总负债为1130.6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达844.98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约74.73%。

压力之下,牧原股份多措并举。

2022年,牧原股份就开始加码新能源赛道。当年10月,牧原股份对南阳龙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龙原科技”)增资,出资额4500万元。增资后,牧原股份持股龙原科技45%。

2022年12月,公司成立河南牧原新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2023年8月,牧原股份又先后成立正阳县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上蔡县牧原新能源有限公司,上述三家公司经营范围均与新能源相关。

2023年10月,牧原集团副总经理袁合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司自建光伏系统帮助公司节省了不少生猪养殖的用电成本。按照一头猪所需用电量75度电来计算,自建光伏让单猪成本下降十几元。

2023年10月初,网传牧原股份实行共创制,将养殖模式从自繁自养模式转变为“农户+公司”模式,当时外界声音将之解读为“把压力转移给员工”。在随后11月的媒体开放日上,董秘秦军介绍,“共创制”是在牧原已有激励机制上的一种延续和改进,目的是向内部挖掘潜能,引导有能力的员工竞聘接猪,充分执行新技术,把猪养得更好,成本更低、批次利润更高。

此外,牧原股份还在2023年6月联合温氏股份(300498.SZ)、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公约显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但随后,四家企业被相关部门约谈,公约终止。

在资本市场,牧原股份也未停止募资动作。2022年12月底,该公司公告,拟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此次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2.5亿股,不超过公司本次发行完成后普通股总股本的4.37%。2023年10月,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牧原股份决定终止发行GDR。

2023年12月5日,牧原股份连发30份公告,披露一系列融资计划,包括发行不超过5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不超过30亿元的中期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1300亿元授信额度、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向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30亿元的融资贷款等。

在2024年1月10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牧原股份高管表示,公司当前现金流充裕、安全。他还称,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授信储备充足,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头部银行均将公司作为总行战略客户,目前头部银行授信占比超过70%,未用授信额度超过300亿元,去年新增银行贷款成本基本在4%以下。

疯狂扩张的“猪茅”还要熬多久?

牧原股份成立于1992年,2014年上市,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经历2019年前后的大举扩张,牧原股份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猪企“一超多强”格局渐成。

2019年,受“猪周期”上行和非洲猪瘟疫影响,国内猪价节节走高。尝到扩张甜头的牧原股份开足马力扩能建厂,养殖规模大幅攀升。Wind显示,2019年至2022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规模分别为1025.33万头、1811.50万头、4026.30万头、6120.10万头。

牧原的收入也随之增加。Wind显示,2019年至2022年,牧原股份营收分别为202.21亿元、562.77亿元、788.90亿元、1248.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4亿元、274.51亿元、69.04亿元、132.66亿元。2018年,该公司营收仅为133.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20亿元。

扩张后,公司ROE(净资产收益率)迅速从2018年的4.23%陡增至2020年的54.46%;销售毛利率也从9.82%增至60.68%。

2021年,新一轮“猪周期”启动,猪价下行,牧原股份前期大举扩张的弊端开始凸显,业绩也逐渐进入拐点。

2019年前三季度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27.79%、233.79%、43.71%、43.52%、2.7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6.04%、1413.28%、-58.53%、-82.63%、-221.82%,增速明显放缓。

2023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营收实现829.69亿元,净亏损18.4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期内公司财务费用达到22.50亿元,严重吞噬当期利润。

同期,新希望(000876.SZ)营收为1065.55亿元,规模超过牧原股份,而温氏股份为647.03亿元,接近牧原股份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量甚至比新希望、温氏股份两家销量总和还多。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的公告数据,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的生猪销售量分别为6381.6万头、1768.24万头、2626.22万头。

从养殖成本看,三家企业的养殖成本差距在逐渐减小。根据三家公司公告,牧原股份2023年1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5.3元/公斤;新希望2023年11月的生猪养殖成本为15.6元/公斤;温氏股份2023年10月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也是15.6元/公斤。

方正证券分析师王泽华认为,2024年初始,猪价延续2023年低迷态势,持续下行且降幅有所扩宽。养殖利润的持续降低使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已暂停产能扩张项目的资金投入。在企业现金流压力叠加非瘟等疫病的影响下,企业或加速产能去化。短期内养殖端较难实现盈利,2024年下半年猪价或有望企稳回升。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关键词: 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