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一年!还看河南!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关键之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之举”是什么?
3月5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参加审议,并强调: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抓好各项部署落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率先落子布局,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方案。多项工作获得国家肯定推广、多个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经过一年探索、总结,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初步成型、显效。
从全局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做对了什么?关键一年,“河南方案”又将如何发力?
以下为全文: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一年!先看河南!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突出短板。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之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之举”是什么?
3月5日下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参加审议,并强调:要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抓好各项部署落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中国式现代化”这道新考题,起笔答卷,而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正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率先落子布局,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方案。多项工作获得国家肯定推广、多个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经过一年探索、总结,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初步成型、显效。
从全局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做对了什么?关键一年,“河南方案”又将如何发力?
01
“河南答卷”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报告用上述表述,总结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局之年的开局之效。
而这其中,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河南交出了优异答卷。
首先,报告提到“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方面,河南在大灾之年持续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有效应对 1961年以来最严重夏收“烂场雨”和秋粮收获期“华西秋雨”双重灾害,全年粮食总产 1324.9 亿斤、连续 7 年稳定在 1300 亿斤以上。
其次,河南圆满完成中原农谷“一年打基础”任务。
河南聚力重构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了中原农谷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模式,成功举办 2023 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中原农谷和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一起构建形成了全省“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
第三,河南探索形成“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
河南在建成 8585 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上,高质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378 万亩,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高产模式,大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树立运营前置、经营乡村、农民主体理念,探索形成新乡“三通一规范”、洛阳“供排水一体化”等乡村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谁来投、怎么干、有效益”的问题。
第四,河南初步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链式盟式发展模式。
河南出台 18 条措施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创建 7 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冷链食品、先进农机装备两个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巩固了农产品加工业全省支柱产业地位。
第五,河南持续激发了农村集体经济活力。
这方面,河南制定《河南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导则》,形成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发展路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 3934.2亿元、比 2019 年增长 27.4%,有经营收益行政村占比达 81.1%、比 2019 年增长 34.1 个百分点。
河南交出“三农”优异答卷,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和推广。
一方面,包括中国国际茶博会、全国三夏生产推进会、人畜共患病防治会、渔政亮剑执法工作会、市场信息工作会、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等多个全国会议上,河南均作典型发言;
另一方面,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机制和“五良”融合高产提质模式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上得到肯定和推广。
当然,这份优异答卷,也标志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初步成型、显效。
02
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
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村外是碧野良田,田间是美丽乡村,“村在田里、田在村间”和谐共生的良田美景新画卷,正在成为河南乡村的风景、标志。
这样的“风景”和“标志”背后,是一整套初步成型、显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河南方案”。
老杨总结,这套“河南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
第一,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撑农业生产新方式。
今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成为河南“三农”工作重点,这也代表着河南“三农”工作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这种转变就是,河南正在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撑农业生产新方式。
老杨认为,“河南方案”中的农业生产新方式,是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运营为核心,通过整合现有农业项目资源,培育壮大市场化运营主体,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通过聚力打造农业现代化生产服务场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共促,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第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绘就农村生活新面貌。
2023年底,河南召开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以本次推进会为标志,“千万工程”河南实践新阶段正式开启。
随后的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均成为重中之重。
老杨认为,“河南方案”中的农村生活新面貌,是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引领,通过持续完善分类创建、持续提升的乡村建设模式,发挥村集体关键作用,围绕农民主体意愿,干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急事,切实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延续乡村文化肌理,展现独特田园风光。
第三,以用活本土文化彰显农民新生活。
“河南方案”要有“河南特色”,这方面,河南通过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传承河南厚重农耕文化、恢宏大河文化、悠久历史文化、优秀时代精神等文化资源,通过可述可感、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展现中原大地农民群众拼搏奋斗、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面貌和生产生活状态。
初步成型后,关键之年,“河南方案”又该如何升级?
03
关键之年,稳中求进!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报告为今年“三农”工作定下了如上目标,并且划出了三项重点: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关键之年,“河南方案”又该如何升级?
这方面,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河南方案”突出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稳”就是工作打法、工作思路不变,“河南方案”明确要锚定在乡村振兴中建设农业强省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实施好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这一规划”,开展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七大行动”,加快打造大良田、大科创、大产业、大服务、大乡建、大数据“六大平台”,坚决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农业农村领域安全“三条底线”,稳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
“进”就是河南在农业生产上要扎实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加快向1400亿斤产能迈进,在乡村振兴上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在农业科技上要突出高能级平台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化、系统化,加快建设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
总基调之外,关键之年,“河南方案”又将如何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04
“两手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关键之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主要从两个方向着手。
一是抓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这方面,“河南方案”重点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区集中打造700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1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100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率先推动“五良”融合共促,围绕良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良种加强品种研发推广,围绕良法推广技术集成应用,围绕良机补齐农机短板弱项,围绕良制提高政策供给保障水平,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是抓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粮食生产“旱能浇”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一旦发生类似去年的“烂场雨”,应急处置手段和烘干能力明显不足,是河南今后必须补齐的短板。
今年“河南方案”将以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依托农技推广区域中心、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等,分三年打造县域内平急两用“一体化”“一站式”农业综合应急服务中心,每个产粮大县建6-10个、全省建不少于1000个,每个应急服务中心按照场所面积6000平米以上、农机数量60台(套)以上、服务半径10公里以上、服务面积5万亩以上标准建设,逐步实现涉农县市区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引领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
05
“联农带农益农”
今年中央对产业振兴有了新的导向和要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关键之年,“河南方案”在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上,也把关键放在了联农带农益农上。
这方面,“河南方案”把核心放在以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手工业为重点,抓联农带农益农的全产业链。
具体工作中,突出四个导向:
一要聚链抓集群,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原则,突出“龙头企业+”,优化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载体,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三二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二要壮链强产业,通过加强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提升县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每个县、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或多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推动各产业间的联合与合作,提高产业链韧性,持续做强做大乡村富民产业链。
三要延链富农户,支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构建联农带农益农长效机制,坚持产业帮扶到乡到村带户,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能增收、能致富。
四持续推进“豫农优品天下行”活动,要尽快把标准制定出来,把模式总结固定下来,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进行复制推广,推动河南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06
“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运营”
报告强调,“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关键之年,如何建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南方案”给出的答案是:
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运营!
这方面,“河南方案”强调和美乡村建设一定要和农业生产相结合,重点是用片区化开发的理念来统筹推进,把县域分成几个片区,集聚所有“三农”元素,统筹考虑乡村建设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体运营,在区域内分类建设“和美引领村”“美丽示范村”“洁美达标村”,打造一个个点状根据地,最终实现连点成片、田村一体、产村融合。
同时“河南方案”还强调要办好“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实施千村引领乡村设计精品示范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数字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的未来乡村形态,引领中原“千村万村奔和美”。
以及,“河南方案”还要求要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围绕农民想干、愿干、能干的事,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多办成几件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07
主阵地在“田间村头”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暨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训班在豫北安阳县崔家桥镇双塔村举行。
现场观摩、专题培训、专家授课、研讨交流……三天时间,来自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及厅各处室和青年理论小组成员共谋三农发展大计。
全省农业农村会议开在田间村头,河南“三农”工作开创了全国先例。
老杨认为,这体现出了“河南方案”的一大关键特质:重视调查研究。
田间地头、猪圈禽舍、庭前院后是“三农”工作的主阵地,“河南方案”强调必须把调查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工作推进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四不两直”工作法,多聚焦“三农”重点难点任务和农民急难愁盼问题,小角度、小切口用“解剖麻雀”方式查问题、抓典型、找经验、求对策,真正发挥调研利器作用,为统筹做好“三农”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