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00余尾2龄中华鲟、6万余尾8月龄中华鲟在湖北省荆州市放归长江。随着此次中华鲟放流活动开展,2024年中华鲟放流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尾,为历史最大年度放流规模。
中华鲟是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是反映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性物种。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极度濒危,保护形势严峻。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中华鲟保护工作,持续扩大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规模,实现2024年放流百万尾目标,力争3—5年内达到年增殖放流500万尾规模,有效补充恢复中华鲟野外种群数量;实施“陆—海—陆”接力保种,提升人工保种中华鲟种质质量和遗传多样性;推进自然繁殖试验,尽快突破中华鲟自然繁殖技术瓶颈;开展全生活史跟踪监测,修复中华鲟产卵场和洄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地,努力重建野外自然种群,实现中华鲟系统性保护恢复。
本次放流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指导,荆州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放流活动结束后,有关单位将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及执法监管,实施放流后跟踪监测评估,确保放流工作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