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马有祥: 畜牧业发展的“优”与“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17-02-22  来源:🔗农经传媒网  💛3640
核心提示:2016年畜牧业工作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粮改饲、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政策,较好地完成了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年

2016年畜牧业工作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粮改饲、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政策,较好地完成了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年度目标任务。畜牧业发展形势较好,整体处于盈利水平。畜牧业效益整体较好,畜种之间盈利水平存在差异。预计2016年全年肉类产量将达到8480万吨,继2015年减产后继续减产147万吨,幅度达1.7%。猪肉产量也持续减产,2016年的产量预计与十三年前持平,约5200多万吨,但是效益很好。据监测,2016年前11个月平均每头商品猪的利润为410元,处于历史高位。蛋鸡、肉鸡都处于盈利的范围内。相比之下奶业盈利稍差,但不亏损。当前畜牧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有忧。

1 畜牧业现状喜忧参半

总体上看,2016年我国畜牧业主要在五方面得到了优化和提高。首先是畜禽养殖结构优化。2016年,猪肉产量5200多万吨,同比下降3.9%,占肉类产量62.1%,处历史低位,占比高时可以达到90%。这从肉类结构上来讲是好现象,改变了以往“一猪独大”的格局。禽肉占比逐渐提高至22.5%,增产83万吨。从肉品结构来说,逐渐向着节水、节粮、节地,效益比较高的禽类产品转移,整体上符合趋势。

其次是区域布局优化,南方水网地区饲养量减少。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生猪存栏减少8%,调减生猪3600万头。其中南方水网地区减少1600万头,猪的产能逐渐在往北方转移。从目前的产业布局来看,如果东北和内蒙古的大型生猪企业产能完全得以释放,将新增出栏1亿多头,生猪养殖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第三是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畜牧养殖产生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都大大减少,饲养环境明显改善,从业者的治理水平逐步提高。具体到草原畜牧业,监测数据显示,草原产草量约为10.4亿吨,草原覆盖度达到50.6%,处于历史高位。

第四是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从抽检合格率来看为历史最好时期,达到国际发达国家水平。畜产品在食品合格率中处于领先地位,抽检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饲料的抽检合格率在96%以上;瘦肉精的抽检合格率为99.9%。营养指标如乳蛋白、乳脂率、体细胞等营养卫生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

最后是经营主体优化,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从规模养殖占比来看,肉蛋奶规模养殖比例占56%,比2015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奶业前20家企业的产量占比和市场占有量都在50%以上。饲料产业年产100万吨以上的32家企业占到51%,6700多家饲料厂中有30多家占到行业产量的一半,产业集中度非常高。

但是另一方面,畜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环境也不容忽视,这主要体现在环保政策的影响与进口肉奶的冲击。

近年来的环保政策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并且非常深远。地方政府受环保问责的影响高度关注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各地都在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目前农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5%-48%,氨氮排放量接近氨氮排放总量的一半,面源污染占到全国面源污染总量95%以上,地方政府在治污时首先关注的就是畜牧养殖业,有些地方关停了80%以上的养殖场。这一轮猪周期,价格已经维持在高位20个月以上,非市场因素即行政力量的介入是造成商品猪产能恢复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畜产品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不容小觑。2016年猪肉进口第一次突破100万吨,预计全年将达到150万吨以上,约占我国猪肉总产量的3%,弥补了2016年减产的缺口。奶制品进口占我国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国内新增消费的市场80%是进口奶制品。苜蓿草和羊草进口量近几年增加比较快,其中苜蓿草的进口量相当于国产苜蓿草的总产量。西方国家之所以看好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市场的体量足够大,养猪量占到世界一半,中国进口一点儿就能把欧洲某些国家的养猪行业盘活。2016年猪肉的进口量虽然只有150万吨,但对中国养猪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没有进口的这150万吨肉,猪肉市场价格可能会比现在更高。

2 转变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年,中国畜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行业自身来说要认识到自身问题,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转变思路和扶持方式,为畜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提供好的治理环境,切实解决环保问题。

首先是转变观念,实现从重养殖轻环保向养殖环保并重转变、从重堵轻疏向疏堵结合转变,以畜禽粪便为例,要将其当做资源而不是污染来对待。如果按养分计算,畜禽粪污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化肥。目前我国畜牧业每生产一吨肉蛋奶就要产生2.5吨粪污,每年达38亿吨,量非常大,要想办法把其利用起来;如果将其变成天然气,就可以少进口三分之一的天然气。想办法将粪污转化为资源,而不是单纯采用关停的方式,这样会更有助于畜牧业发展。

其次是提高“三率”增强竞争力。“三率”是指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率。我国畜牧业“三率”的提升潜力非常大,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的养猪户约6万多户,中国是3000多万户,按厂户平均,中国每户养十几头,美国平均每户养1000多头,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有较大提高空间;资源转化率主要潜力在于提高料肉比方面,目前我国即使是效益比较高的白羽肉鸡的资源转化率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而每头猪的料肉比差距则达100多元;畜禽生产率方面,国内每头母猪所生产的商品猪数量大概在15头,国外则是23-24头,为了保持同样的规模,我们就要比外国多养20%-40%的母猪,造成养殖成本高。2016年畜牧业重点推行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母猪存栏处于近五年最低水平,生猪存栏量也减少了很多,由于生产效率提高,一头猪重达到119-120公斤,较原来提高了一公斤。抵消了整体饲养量下降对猪肉造成的价格影响,效益的提高弥补了整体存栏量的下降。

第三是融合“三产”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创新融合机制,奖励利益联结机制,顺应发达国家走过来的路径,延长产业链。奶业加工企业与养殖场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形成利益关系,屠宰场向养殖业延伸,饲料厂向养殖业延伸。目前我国产业链延伸的速度在加快,大型的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在加快融合,单一做某一个产业的越来越少,延伸产业链可以解决“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问题。二是创新业态,发展旅游休闲、体验牧场这一类产业,提高畜牧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目前畜牧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比较差,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如防疫、牧草机械、饲料等公司还比较少。“互联网+”对整个农业影响很大,对畜牧业也是一个机会。比如2016年“双11”期间,科尔沁牛业一天的销售额为3000多万元。三是创新金融服务,畜牧养殖业的风险比较大,利用期货和金融保险的手段来对冲风险,增加稳定、减少损失。

3 财政支持助力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7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畜牧业支持的重点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支持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在支持减量提质方面,将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减少养殖场户;严格饲料企业监管,进一步减少饲料生产企业数量,目前饲料企业已经从最多时的近20000家减少到6770多家,并将继续减少;加强奶站监管,目前奶站数量是7000多家,整体上还是比较多,要加强监管继续减少奶站数量;政策支持和监管都将向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厂、饲料厂倾斜。

财政在支持绿色发展上的投入将越来越大,用于提高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以企业为主体、地方负主责、国家引导、整县推进、试验示范、产业推广。目前财政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两年,2016年开始整县推进。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环境整治的大问题,所以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大;另外草原保护建设方面,财政每年投入苜蓿产业近190亿元,2017年会继续落实;还有涉及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除新出台的“土十条”“水十条”“大气十条”以外,还有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畜牧业的影响会非常大。因为法律法规的作用根本而又深远,所以农业部也在持续关注和协调,希望尽量减少养殖业负担,尽量避免负面影响。

对于粮改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养殖业降成本,配合种植业降库存,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双赢。粮改饲试点推行两年来,每年国家财政支持十多亿元,2017年还会继续支持。农民因为种植籽粒玉米价格低卖不出价钱,改种青储玉米或者牧草以后能够增加收入,对养殖企业来说又能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将持续支持奶业振兴、继续加强奶业监管,加强牧草、奶牛品种、生鲜乳、复原乳等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复原乳监管,通过标准制定、消费知识宣传做好进口复原乳监管,控制复原乳进口,给民族奶业的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农业部正在推动食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成立部级研究会议,希望把民族奶业从生产一直到产品(包括婴幼儿奶粉)整套产业链都做起来,既管好进口,同时做出我们自己的品牌。

此外,要推动精准管理。畜牧业管理相对粗放,统计是估计,监测是估测,数据互相之间对不上,造成数字之间互相打架不符合逻辑。比如奶牛的单产在提高,但是按统计局统计出来的奶牛头数和总产量来算是下降的,与产业发展的实际不相符。养猪的存栏、出栏、肉类总产量几个指标一配比,也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大量的数据出问题,造成发布信息缺乏权威性,政府、企业决策不敢用,起不到信息引导的作用,所以管理上有很大的问题。在现在的监管规模和技术条件下,进行信息管理是可行的,所以我们现在要设计一套制度,推动精准管理,解决各种数据不准确、不符合逻辑的问题,从而服务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将来用信息来引导市场,发布权威的市场监测信号以及生产和贸易数据,对整个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