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内 » 正文

屠宰“供应商”变“竞争者”:在1%的盈利“红海”中内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2024-12-09  来源:🔗财联社  💛338
核心提示:又是一轮猪肉消费旺季,一家上市猪企旗下屠宰生鲜企业负责人曲明发现,行业今年行业赚钱效应不如去年。位于屠宰大省山东的李源也

又是一轮猪肉消费旺季,一家上市猪企旗下屠宰生鲜企业负责人曲明发现,行业今年行业赚钱效应不如去年。

位于屠宰大省山东的李源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周围规模屠宰场的屠宰量同比普遍下降30%左右,全年还在亏损中,甚至有的屠宰场今年仅开工两三个月。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代表企业生猪屠宰量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但季节性的消费增量对缓解行业压力杯水车薪。与去年同期对比,今年屠宰量普遍下滑。

2018年非洲猪瘟以后,具有上游优势的养殖巨头为寻求产业协同大量涌入屠宰行业,布局速度远比产业预期要快——短短5年大量屠宰产能陆续达产,牧原股份(002714.SZ)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猪王”和“肉王”。曾经的上游养殖企业逐渐成为新龙头,其屠宰产能已成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在建和达产的产能已能覆盖自身出栏量。

在新一轮洗牌后,如今屠宰产业竞争格局生变:龙头易主、产能闲置,行业存量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同时令产业悲观的是,消费端对猪价的影响在日趋减弱,从长期趋势来看,居民膳食逐渐多样化,国内猪肉终端消费还将进一步下滑。

“对于屠宰业而言,1%的利润空间都需要全力以赴。”在日前牧原股份媒体交流会上,首席法务官袁合宾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上游养殖本是高风险行业,为何大量养殖企业还要投入真金白银去争夺仅仅1%的净利空间?极度内卷下的产业究竟是往上游协同还是往下游延伸?国内的肉食消费还能如何拓展?这些问题下的屠宰企业,不再是简简单单面临“突围还是出局”这一选择题。

“供应商”变“竞争者”

在曲明看来,屠宰行业有自己的“变与不变”——产业内竞争格局有了很大变化,但内卷没有变。

他坦言,除了代宰是稳定盈利,今年大部分屠宰场不论是产量还是利润,整体经营都不如去年。“宰量跟去年同期比,我这边是下降了20%。我们也统计身边的屠宰场,平均都是下降10%~15%之间。”

这不难理解,通常情况下,生猪下游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与上游养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生猪原材料成本是屠宰业务的最主要成本,猪价高势必意味着屠宰原料成本高。

曲明的感受并非孤例,今年三季度,熬过下行周期的猪企普遍交出亮眼的“成绩单”,相较之下传统屠宰肉食品加工企业有一丝黯淡,主业收缩,业绩分化明显。

双汇发展(000895.SZ)、得利斯(002330.SZ)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双降,其中得利斯前三季度利润下滑超70%,公司在财报中表示,主要系受市场行情及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公司屠宰量出现下滑,营业收入减少。而龙大美食、顺鑫农业(000860.SZ)和光明肉业(600073.SH)均是营业收入下滑,净利润同比增长。

屠宰行业业绩下降背后,是近两年大量养殖巨头涌入,屠宰行业已经越来越难赚钱。

国内最大的养猪企业牧原股份在布局屠宰五年后,已超越曾经屠宰龙头双汇发展,成为生猪市场名副其实的“猪王”和“肉王”。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中粮家佳康(1610.HK)、唐人神(002567.SZ)、ST天邦(002124.SZ)、*ST傲农(603363.SH)等前十大猪企基本都开启自身屠宰业务,而且大多数在建产能都能覆盖自身出栏量。

巨头纷纷涌入的屠宰肉食加工行业其实是一片“卷出天际”的红海,据公开信息,屠宰行业毛利率多数在5%以内,根据双汇发展今年三季度分部报告,公司屠宰行业利润率仅为1.56%。

不过,当前养殖、屠宰一体化企业当前也很难做到产能、产量完全配适,行业内尚未出现养殖和屠宰完全协同的企业。

诸如牧原股份屠宰设计产能在2900万头,截至目前,产能利用率在38%,还处于亏损状态。牧原股份肉食屠宰事业部总裁秦牧原表示:“公司肉食整体亏损最直接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不足。背后原因是销售能力不足,我们有多少订单买多少猪,就杀多少猪。销售问题的背后,是我们客户服务能力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屠宰这两年产能利用率提升比较缓慢的核心原因,在整个客户服务上是有差距的,现在也是把这一块作为一个重要的短板去补系统能力建设。”

温氏股份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屠宰产能比较大,但现在产出不是很大。我们现在竣工产能400万头,年初至今的屠宰量不到100万头。”

中粮家佳康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屠宰的不完全是自身猪源,养殖方面批次出栏相对来说可预测的,但是生鲜方面,是每天持续供应的,虽然现在地理位置上基本上做到了生鲜、养殖匹配,但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匹配。

宰量下滑竞争加剧

当前A股市场中,屠宰企业大致可分为“屠宰+肉食加工”的下游延伸模式和“屠宰+养殖”一体化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屠宰业属于产能过剩、低毛利行业,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位。在大型集团加入后,不具有猪源优势的屠宰企业话语权在逐步减弱.

李源透露,行业内这么多年开工率都很低,如果按照设计产能来算,产能利用率可能连20%都不到。“临沂今年好多屠宰场从年初到现在都没怎么杀猪,已经10个月了,有的屠宰场可能就杀了两三个月的猪,不杀比杀要亏得少。”

“这样下去,小规模屠宰场注定淘汰,这两年淘汰30%以上。现在北方养殖集团化更加明显,曾经养猪大省山东、河南等地养殖散户陆续退出。”在李源看来,养殖散户逐渐退出,小规模屠宰场经营会越来越被动。“东北屠宰场基本买的都是大集团猪,现在只剩规模屠宰场还在硬撑着,其实他们也不挣钱,效益也比较差。”

尤其是在猪价相对高位的时候,屠宰宰量一般会下滑,开工率低则意味着分摊固定成本会更高。

批发市场作为屠宰企业主要下游,到货量能直观反映市场消费情况。曲明经常观测的几个华东大型批发市场到货量今年同比均在下滑,下滑水平约为百分之十几。他列举称,“上海西郊国际往年这个时候的到货量应该在 5000-5500头左右,现在也就4500头。像无锡这一块的话,往年就是3600-3800头,现在就3000头。”

一位上市猪企区域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市场上毛白价差是公开透明的,猪源是一方面原因,现下屠宰能否盈利更多在于经营“操盘”能力。

他表示,“现在一些养殖集团来做屠宰更像是之前互联网企业打法,用养殖来反哺屠宰,但屠宰业并不像外界看来就是杀猪这么简单。”

“毛猪价格每天、甚至每个时间段都在变化,而且也不是标品,每天分割多少,销售多少,是否选择亏本销售这些都要在很快的时间作出反映,而且屠宰毛利又这么低,试错空间很小,这些经验都需要时间沉淀。像之前老牌屠企双汇发展能够稳定盈利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比较重视分割,另一方面产品结构、销售渠道和过程管理这块在行业做的不错,尤其下游还有肉制品深加工火腿产品支撑,这些都是屠宰能否盈利的关键。”上述人士表示。

为了应对不断变动的猪价,许多规模屠宰场还会做一些冻品业务。

龙大美食(002726.SZ)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解释,一般屠宰企业都会同时做鲜品和冻品,猪价高的时候鲜品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但是低价入的冻品就可以释放更多利润,二者可以平滑毛利。

曲明进一步表示,“去年猪价低,整体出栏量也是最近年份最大的一年,好歹还能做一些冻品,不少企业在去年年底存了冻品过年,今年都是被动入库,而当前冻品价格已经跌破去年同期。”

如何破局?

龙头易主的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不同的声音。

上游养殖本就是高风险行业,还要投入精力去争夺1%的盈利,在外界看来,集团猪企的屠宰业务一直争议不断。

秦牧原在近期交流中回应这一争议:“屠宰业务单从财务指标上来说,相对浅显。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屠宰这个行业有没有价值?后来看到行业、客户的现状,我们觉得屠宰这个行业是有价值的。中国的餐饮连锁化率大概就11%-12%左右,美国是40%左右。中国消费者在超市中购买食材,购买生鲜的占比只占15%,而美国是80%。我们今年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我们在全国的很多大的知名的农贸批发市场,客户们都在思考转型。我们在消费端能看到和国外产业的差距,如果能推动国内批发零售、食品加工业、餐饮业实现现代化,那这里边,现在能做的和未来能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刘博洋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养殖企业常年驻足生猪销售端,其下游白条销售渠道尚未充分拓展,面对业务发展成熟的老牌屠宰企业,初始竞争压价较大。同时需求端支撑有限,开工水平偏低,导致屠宰企业大量产能闲置,宰杀数量增加和胴体体重提升带来的是批发市场的供大于求,企业为争夺订单而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行业内卷严重,多数屠企低利润运行。

长期来看,受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未来终端猪肉消费会逐步降低。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未来十年展望期内,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逐步上升,产量总体下降并稳定在5400万吨左右。预计2033年猪肉产量5386万吨,年均减少0.3%。受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展望期内猪肉消费总量有所下降。预计2033年猪肉消费量下降至5479万吨,比基期减少5.0%,年均减少0.5%。

当前屠宰企业想要破局要从提高自身效益、探索新的需求增量两方面考虑。

秦牧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屠宰这个行业其实本质就是把一头猪的价值最大化,我们认为目前行业竞争不是内卷,而是消费更回归理性。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更加理性的消费必然会导致我们的客户去选择更有性价比的供应商,短期来看可能大家会觉得销售难做,生产难做,客户提的标准越来越高,但其实我们很多所谓的非常卷的客户,最关注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供应能力、服务稳定性和品质,价格永远排在最后一位。我觉得这反而对我们是一个机会,对我们所有的头部屠宰企业都是一个机会。”

山东省肉类协会副秘书长王建国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称,生猪屠宰企业想要走出当前的困境,要“上天入地”,上天是结合上游生猪养殖,锁定成本;入地是向下做市场,开发终端客户,向市场要效益。

他建议,一是去做终端,深度营销,例如直营店、加盟店、超市、学校团体等等,提高销售毛利,避开竞争最激烈、内卷最严重的白条批发市场。但做终端,需要有质量管理体系,有推广促销策略,更要有完善的营销组织体系,也就是营销团队。其二,生猪屠宰企业,可以利用生猪期货进行套保,提前锁定一部分生猪的采购成本,规避猪价暴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冲击。屠宰企业陷入亏损困境,大都是源于猪价超预期暴涨,采购成本陡然增加所致。和养殖企业战略合作,运用生猪期货套保,也是是未来生猪屠宰企业的战略选择。

除了在当前国内存量市场竞争,在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看来,养殖加屠宰全产业链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他表示,现在公司做的一切就是持续的跟国际对标,提升内部的生产效率,把猪肉品质做好。

(应受访者要求,李源、曲明均为化名)

 编辑:刘金娥

声明: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371-65778961 )。河南畜牧兽医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