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上,参展观众咨询展出的饲料产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摄
近日,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3天的展览吸引了参展观众超10万人,现场人气持续爆棚,观展人数再创新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本届展览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引领未来”为主题,秉持“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办展理念,积极适应时代和行业变化新特点,不断突破创新,旨在展示我国饲料行业科技创新前沿成果、促进饲料行业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全国各地区饲料工业蓬勃发展。
“饲料行业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同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王宗礼说。
为加快推动饲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出倡议: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充分认识节粮行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号召。积极践行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的综合措施,持续提升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产出率,促进全行业提质节本增效。发挥好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多出好经验、好做法,争创好典型,带动中小饲料企业和养殖场(户)落实节粮措施,营造全行业节粮降耗的良好氛围。
为大力推进养殖业节粮行动,饲料行业积极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实用技术。近年来,山东省聚焦提质提效、开源增效,积极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进饲料粮节能降耗,全省饲料豆粕添加量连续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累计减少豆粕使用300余万吨,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出了贡献。
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介绍,集团创新团队在低蛋白日粮和创新性原料的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在蛋白替代技术上,使用菜粕、谷物副产物等替代豆粕;在氨基酸平衡技术上,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在昆虫蛋白研发上,研发适用于再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原料。目前,海大猪禽饲料配方中豆粕平均用量均有所减少,部分育肥猪配方已经可以做到无豆粕配方。同时,集团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动物营养需求和原料利用数据库,开发新型蛋白原料并产业化应用,鱼虾低鱼粉或无鱼粉配方技术全球领先,促进了养殖业节粮降耗,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大热的背景下,饲料行业也积极向智能化、数字化靠拢。记者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展厅看到,一款由该研究所联合塬数科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配方工业软件“中农科·龙腾”软件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技术人员输入配方后,系统实时对配方进行合理性分析,并提供优化方向。“软件整合了全球生猪、肉鸡、蛋鸡、牛、羊等主要养殖动物营养公开数据资源,同时搭载饲料所自有知识产权的水产、水禽、反刍饲料原料数据库以及全球唯一的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塬数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逄振介绍,目前该软件已在通威、禾丰、澳华等8家饲料企业进行试运行,并通过了专家认证。示范企业与专家一致认为,该软件运算速度、工作效率、数据溯源能力、管理细度和数据接口拓展性均优于国外软件,更适合我国多元化饲料配方体系,与企业数智化转型匹配度更高。
近年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实行精准饲喂是养殖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饲料行业也不断尝试精准饲喂技术研发。在展览会同期举办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上,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人工智能在栏估重及过道盘点技术为生猪精准饲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精准饲喂系统纳入了自主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AI估重系统与猪生长模拟模型。该系统通过估重模块获得猪只每日体重及采食量数据,生长模拟模型依据每日体重和采食量计算出猪只每日营养需求,精准配料机再根据每日营养需要计算配合比例并进行自动化配料。”安佑集团信息中心总监王晓宇介绍,目前精准饲喂系统在生长育肥猪30~120公斤体重阶段的测试中,实现料重比下降0.2,头均饲料成本下降60元,猪只每公斤增重成本下降0.67元。
据了解,本届展览会设立了14个主题展区,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1000家。主办方还精心策划打造了多场高端技术论坛,吸引了行业内众多权威人士齐聚一堂,紧紧围绕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研判形势,共谋发展。